首页 资讯 关注 科技 财经 汽车 房产 图片 视频 全国 福建

教育

旗下栏目: 教育 体育 网络 军事

学前教育“卡脖子”之痛:幼儿园缺教师更缺编制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采集侠 人气: 发布时间:2019-08-30
摘要:目前全国幼儿园专任教师尚缺52万人,公办园专任教师在编比例偏低,教师队伍不稳定。

“同岗不同酬的情况下,教师的心态不会平衡,就不可能在工作中表现出爱心和热情。”邱勇委员说。

“在基层调研的座谈会上,有的老师眼含热泪和我们说,非在编教师每个月收入两千多元,只有在编教师工资的一半,而且没有‘五险一金’,做同样的工作却享受不到同样的待遇。”杜玉波委员说。

一份对西部八省市三千多名农村公立幼儿园教师和幼教干部的问卷调查显示,有无编制与社会保障有非常重要的关系,94.15%有编制的农村公立幼儿园教师有“五险一金”,92.81% 的无编制的农村公立幼儿园教师没有任何保障。

一个地区几乎每年都会招聘幼儿园教师,但并不会每年都投放编制。

“投放编制最主要的方式是组织统一考试,并且根据工作年限、所获奖励等情况酌情加分,但这样的统一考试是不定期的。”上述教育局工作人员说,“实际上编制是有额度的,但不知道为什么没有及时补充。”

庞丽娟委员认为,面对新形势,亟需有个国家编制标准,指导各地可高于这个国家标准,但不能低于这个标准,以保障事业发展。

1987年,当时的劳动人事部、国家教委曾颁发了《全日制、寄宿制幼儿园编制标准(试行)》,规定了班级规模、师幼比等,但对于教职工人员编制,则规定由编制部门根据实际情况具体掌握。

庞丽娟说,这份标准因为没有编制部门和财政部门参与,最主要是当时的形势下不少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对学前教育重要性、对它的公益普惠的属性定位缺乏应有的认识,实际中未能很好执行、落实。

实现“同岗同职同待遇”

幼儿园缺编的问题正在得到缓解,一些地区作出了尝试。

陈宝生作报告时指出,目前有19个省份出台了公办园教师编制标准,贵州省2018年在编幼儿教师数量比2010年增加了7倍,山东省2018年核增人员编制六千余名。

他指出,要继续推动地方结合实际出台公办园教职工编制标准,及时补充公办园教职工,严禁有编不补、长期使用代课教师。

“有了编制,不仅能带来物质上的收入提高,更是一种思想上的依靠,有的教师觉得‘有了编制就万事大吉’,也许就不会离开幼教岗位了。”李莎莎说。

提高幼儿园教师待遇其实不必等待编制。庞丽娟委员建议,抓紧研究建立面向广大公办园非在编教师、公办性质园非在编教师、普惠性民办园教师的“同岗同职同待遇”制度,同待遇包括工资性收入、社保、培训、职称评定、评优评先等。

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今年8月发布的《西部学前教育发展问题及解决方案》报告则建议,大胆创新幼教志愿者管理体系和用人机制。这份报告建议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创新师资补充形式,本地中职幼师专业的毕业生和其他专业的大专毕业生,考试合格可聘为志愿者,入职后为其缴纳养老、医疗等保险。对于工作达到一定年限并通过考核的志愿者,在公办幼儿园招聘和公务员选聘时,优先录用。

这需要对幼儿园加大投入,且将更多投入用于教师薪酬。

“近两年各地对公办园陆续出台了生均公用经费标准或生均财政拨款标准,但普遍偏低。据我们调研了解,有11个省份低于每生每年600元。加之严格控制的公办园保教费收费标准普遍偏低,长期不能调整,普遍200元-500元/月。两项相加起来,普遍的每生每月300元-600元不到,也就是生均成本的一半,造成幼儿园运转困难,教师工资待遇得不到保障。”庞丽娟委员说。

对于普惠性民办园的扶持力度,杜玉波委员认为也不够。他介绍,调研中有的地方反映,一些民办幼儿园转成普惠园后,保育费以前收两三千元,现在只能收几百元,政府的补助又远远不能弥补差额。幼儿园为平衡收支,有的就降低了教师工资,好的教师就不一定能留得住了。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副教授李敏谊向记者介绍,在学前教育比较发达的挪威,幼儿园办学成本分担中,中央政府约承担50%,市政承担约30%,剩下的20%由学费承担。而在政府承担的经费中,约80%用于生均经费和教师工资,20%用于幼儿园运营。

责任编辑:采集侠
首页 | 资讯 | 关注 | 科技 | 财经 | 汽车 | 房产 | 图片 | 视频 | 全国 | 福建

Copyright © 2015 新闻资讯门户站 版权所有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