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条例》规定,要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将严的要求落实到党员教育管理工作全过程和各方面,党员领导干部带头接受教育管理。 党员是党组织肌体的“细胞”,党员有活力,党的肌体才能健康、强壮。当前,一些地方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中存在“走形式”的问题,导致教育管理吸引力不强、质量不高。新时代党员教育管理要在提高质量上下功夫,增强针对性和有效性,切实防止形式主义,确保党员教育管理高标准、严要求、管到位。 挺起理想信念的“主心骨”。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党员教育管理必须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教育引导广大党员时刻对标对表,校准政治方向,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要在日常培训中引导党员坚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精髓和实践要求。不断悟初心、践初心,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培育良好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生活作风和家风。 校准严格管理的“风向标”。当前,一些党组织还存在着重业务、轻党建的问题和,党员教育管理“宽松软”。要推动党支部切实履行好直接教育党员、管理党员、监督党员的职责,不断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战斗性,严格落实“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民主评议党员、民主生活会等制度。要以“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为载体,随时关注党员队伍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提高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水平。 注入关心关爱“源动力”。党员教育管理既要突出从严要求,也要突出对党员的激励和关怀。要在思想上解惑、心理上解压、能力上提升,让党的理论教育体现时代性、富于创造性、增强吸引力。要坚持谈心谈话制度,最大程度释放党员教育暖人心、聚人心的功能。建立党内互助制度,通过优秀、帮扶困难,进一步暖党员之心、聚党员之力,让党员感到组织的温暖,增强党员荣誉感、归属感和责任感。(马烨) (责编:木胜玉、朱红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