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关注 科技 财经 汽车 房产 图片 视频 全国 福建

教育

旗下栏目: 教育 体育 网络 军事

新东方与好未来的一哥之争:中国民营教育十年变化缩影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采集侠 人气: 发布时间:2019-08-11
摘要:“你愿意投资我,总会给我一些支持、一些交流,品牌上也有帮助。但最好不要百分之百,这种收购,收的是团队的梦想。” 很多年前,当学而思还只是一家高速发展的创业公司,俞敏洪想将学而思整个团队并入新东方时,学而思创始人张邦鑫如此表示。但这种全盘收

“你愿意投资我,总会给我一些支持、一些交流,品牌上也有帮助。但最好不要百分之百,这种收购,收的是团队的梦想。”

很多年前,当学而思还只是一家高速发展的创业公司,俞敏洪想将学而思整个团队并入新东方时,学而思创始人张邦鑫如此表示。但这种全盘收购的方式让张邦鑫难以接受,“哪怕控股也可以,但要留些股份给团队”。

时移世易。几年之后,险些被“大老哥”全盘并购的学而思在变身好未来后,逐渐成了新东方最1、险些被“大老哥”全盘并购的学而思在变身好未来后,逐渐成了新东方最强劲的竞争对手。

2、未来几年,谁能坐稳“教培一哥”的位置?K12培训业务的发展趋势或起到决定性影响。

3、如果说2013年之前,新东方和好未来在K12业务的较量主要集中在线下,那么2013年之后,这两家巨头的较量开始向线上转移。

4、教育是个慢行业,中国教培市场又有零散、分散的特点,很难像互联网行业那样在几年内形成“赢者通吃”的局面。1、险些被“大老哥”全盘并购的学而思在变身好未来后,逐渐成了新东方最强劲的竞争对手。

2、未来几年,谁能坐稳“教培一哥”的位置?K12培训业务的发展趋势或起到决定性影响。

3、如果说2013年之前,新东方和好未来在K12业务的较量主要集中在线下,那么2013年之后,这两家巨头的较量开始向线上转移。

4、教育是个慢行业,中国教培市场又有零散、分散的特点,很难像互联网行业那样在几年内形成“赢者通吃”的局面。强劲的竞争对手,成长为中国教培行业双巨头之一。

新东方与好未来的一哥之争:中国民营教育十年变化缩影

新东方与好未来的一哥之争:中国民营教育十年变化缩影

纵观这两家公司上市以来的业绩,新东方在营收、归母净利润、市值这三个指标上曾一直稳居教培行业第一的位置。2017年这一行业态势被打破。

美东时间2017年7月28日,好未来以127.43亿美元的市值,首次超过新东方市值(126.15亿美元),成为教培行业市值最高的公司。虽然此时好未来的营收只有新东方的一半多,但营收增幅却远高于新东方。

一时间,关于“教培一哥易主”的言论甚嚣尘上。

新东方与好未来的一哥之争:中国民营教育十年变化缩影

作为中国最大的两家民营教培企业,近两年新东方和好未来一直被业界拿来比较。

好未来创立于2003年,主营业务为K12课外辅导,2010年在纽交所上市。公司业务包含小班教学、1对1辅导和在线课程三种形态,其中小班教学业务贡献的营收占八成以上;新东方创办于1993年,2006年登陆纽交所,早期专营大学生出国英语考试,后来随着留学市场逐渐饱和,重点发力K12业务。从2011财年开始,新东方K12业务营收占比34.64%,首次超过留学考试业务,成为其最大收入来源。

未来几年,谁能坐稳“教培一哥”的位置?K12培训业务的发展趋势或起到决定性影响。

意想不到的“对手”

2003年某天《北京晚报》的中缝上,一则关于北京 “迎春杯”数学竞赛班招生广告吸引了不少家长的注意。这是张邦鑫花了1500块钱为自己的奥数培训班打的广告。意料之外,这则广告为培训班招来了100个学生。

此时离北京市实施“就近入学与重点中学自行择优录取相结合的小升初模式”已经4年之久。在这一政策下,奥数成绩就成了重点学校“择优”的重要标准之一。在北大读研时就兼职家教的张邦鑫敏锐的抓住了奥数市场这一商机。2003年,张邦鑫和同学曹允东凑了10万元,在北航南门的知音商务写字楼租了一间不到20平方米办公室,开始创业,主打奥数小班培训。《北京晚报》那个豆腐块大小的广告就是张邦鑫为了扩大生源想出的对策。

就在张邦鑫在简陋的办公室里给前来“考察”的家长免费讲试听课时,俞敏洪创办的新东方已经走过了10年之久。 3年之后,新东方在纳斯达克上市,成为第一家上市的中国教育公司,稳坐教培行业一把手的“交椅”。

俞敏洪曾在公开场合表示,“新东方在很多年里都是没有对手的”。至少在2010年之前,新东方的发展可谓一马平川。

对于学而思,业界都有这样的感受,在早期,基本有没同行能感到这学而思会给自己带来多大的威胁,但随着学而思的发展,这家公司的能量逐渐爆发出来。

2005年,学而思营收突破了千万元。据学而思的招股书显示,2007年,好未来的营收0.088亿美元,仅为新东方当年营收(2.01亿美元)的4.38%。

2008年至2010年,学而思进入高速发展通道。2008年(对应2009财年)学而思营收0.37亿美元,同比增长321.92%。2009年(对应2010财年),学而思营收同比增长85.70%,至0.7亿美元。2010年10月20日,学而思正式登陆美国纽交所挂牌交易,成为继新东方后国内第二家在美国上市的教育培训机构。此时年仅30岁的张邦鑫成为美国纽交所最年轻的敲钟人。

2010年学而思营收1.11亿美元,新东方营收5.58亿美元。虽然那时学而思的营收还不到新东方的五分之一,但学而思的上市却让俞敏洪感到前所未有的压力。因为2010年登陆美国市场的不仅有学而思,还有安博教育、环球天下、学大教育这三家公司。

从2010年在美国上市的这4家教育公司主营业务看,除环球天下外,剩下三家公司都主打K12课外培训,这向市场释放了一个信号,K12课外培训市场竞争激烈,而且还是资本的“宠儿”,。而K12教培业务恰恰是当时新东方的弱项。

表面上看,主打留学培训的新东方和主攻K12教育培训的学而思没有直接的竞争关系,但 K12培训是留学业务的上游,也是其生源的入口。

“从当时的市场竞争格局看,如果新东方在当时选择不重视K12教培这个市场,新东方在未来失去的不仅仅是K12教培市场,也可能失去整个新东方”,有教培从业者对《深网》表示。

学而思上市后,俞敏洪内部下达“铁令”,新东方必须拿下K12教培这块市场。很快,新东方集团下达新政策,将优能进行项目优化运营。这意味着优能可以建立单独的中心,配备独立的销售、客服、市场体系,组件单独的作战部队。自此,新东方和好未来在K12教育市场的正面较量开始了。毕竟,每年近千万的高考生和不到100万的出国留学生,孰轻孰重,新东方和学而思看的都很清楚。

K12赛道的较量

责任编辑:采集侠
首页 | 资讯 | 关注 | 科技 | 财经 | 汽车 | 房产 | 图片 | 视频 | 全国 | 福建

Copyright © 2015 新闻资讯门户站 版权所有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