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关注 科技 财经 汽车 房产 图片 视频 全国 福建

教育

旗下栏目: 教育 体育 网络 军事

助力雪域教育驶上“快车道”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采集侠 人气: 发布时间:2019-08-01
摘要:一个是湘江边的百年名校——湖南省长沙市第一中学,一个是雅鲁藏布江旁、西藏山南市最年轻的高中——第三高级中学,两所相距几千公里的学校,因为教育人才“组团

一个是湘江边的百年名校——湖南省长沙市第一中学,一个是雅鲁藏布江旁、西藏山南市最年轻的高中——第三高级中学,两所相距几千公里的学校,因为教育人才“组团式”援藏而有了血脉联系。

2015年,中央召开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明确提出每年选派基础教育阶段若干名教师进藏支教,并组织西藏教师到内地培训。2015年12月,教育部会同多个部门联合印发《“组团式”教育人才援藏工作实施方案》,正式开始实施“组团式”教育人才援藏工作,每10—50名教师组成一个团队,集中对口支援一所中小学,开启了教育援藏新篇章。

3年多来,17个对口支援省市的20个援藏团队帮助受援学校切实加强党对教育事业的领导,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引领、辐射、带动作用,全面提升受援学校管理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书育人全过程,教育人才“组团式”援藏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助推西藏教育走上“快车道”。

打造家门口的内地西藏班

补上西藏基础教育短板,全面提升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打造“家门口的内地西藏班”是教育人才“组团式”援藏工作的重要目标。

2016年夏天,45名湖南首批“组团式”援藏教师来到山南市第三高级中学。他们面对的是一个尚在建设中的全新学校,学校教育教学设施极为缺乏,学生大多来自农牧区。援藏教师团队在教学上确立了“低起点、降难度、重双基、强训练、抓反复、反复抓”的基本策略与指导思想,侧重抓课堂教学实际效果,强化汉语学习,激发理科兴趣。2018年山南三高高考录取率一次性提高26个百分点,体育、美术、音乐、舞蹈专业上线人数占上线总人数三分之一,学校突出小专业教学、强化素质教育的办学特色逐渐彰显。

在日喀则市上海实验学校,学校制定了“把党支部建在教研组、把党小组建在备课组”、实施“党员先锋岗、支部风景线”等党建特色项目来激发全体党员的带头作用。上海援藏教师郑东刚借助自主自动阅卷系统,只需5分钟就能了解学生对课堂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当地教师也纷纷主动将新技术引入课堂,现在全校的数学、英语、物理等科目的教学和考试都用上了这套智能教学辅助系统。同时,学校还建设了“智慧校园”云平台,学校可以第一时间借助上海市共康中学、各区县重点学校的名师名课程资源,实现经常性师生培训辅导。

在拉萨江苏实验中学,江苏援藏教师团队重点提高教师团队协作水平,打造团队教学示范、课改领航、科研引领三项“领军工程”。深化学校课改,引入江苏“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并结合学生特点进行了“学案导学”的本土化、校本化改造。

在拉萨阿里高级中学,河北援藏教师团队立足课堂,开展教学技能大练兵,形成了“比、学、赶、帮、超”的竞争氛围。援藏教师团队逐步配齐了物理、化学、生物、通用技术实验设备和师资,使学校的实验教学步入正规化常态化。

3年多来,“组团式”援藏教师和受援学校紧盯薄弱环节,强化理科和实验教学,带动西藏全区基础教育质量稳步提升,全区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学科平均合格率由2017年的35%提高到2018年的96%。

留下带不走的支教队

教育质量提高关键在教师,建立一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是西藏教育发展的迫切需要。教育人才“组团式”援藏工作要着重解决的就是教师队伍建设问题,从“输血供氧”转变为“造血制氧”,为西藏当地培养一批带不走的教师队伍。

天津援藏干部和教师以推进教研教改为着力点,成立昌都二中青年教师专业发展学校。援藏团队积极做好“传、帮、带”工作,从备课、上课、课后辅导、学科教研等方面对当地青年教师进行“一对一”“一对多”帮扶,共与当地82名教师建立了师徒关系。福建3年来有多名教师申请延期在藏支教,有两名教师正式调入昌都工作,还有多名教师正在申请,体现了援藏教师对西藏教育事业的热爱和情怀。

在拉萨,北京援藏教师普遍承担年级组长、备课组长、班主任等岗位角色,把更多的时间精力放在教研、带徒弟、带队伍上。针对西藏教师教研能力弱的实际情况,北京援藏团队在拉萨设立高中学科基地校,建立援藏教师兼职教研员机制,帮助拉萨市建立起一整套规范的教学教研制度。

在林芝,广东还将林芝市部分师资培训纳入广东省“强师工程”培训项目,近年来,通过“请进来,送出去”,长短结合培养培训,共培训教师超过3000人次。通过系列培训活动,林芝市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和教育教学质量都有了明显提高,援藏教师参与和助推林芝市参加“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评选,连续4年蝉联教育部部级优课和自治区省级优课全自治区第一名。

除定点帮扶外,援藏团队还深入县乡开展送教下乡活动,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辐射范围。河北、陕西实行学科教师“双组长制度”,奔赴阿里四县送教下乡,助推阿里教师队伍建设;教育部直属高校附属学校选派优秀援藏教师,积极参加“百名专家下基层服务”等活动,深入拉萨县区和阿里、林芝、昌都等地学校听课、评课、上各类示范课。3年多来,先后有3批共计1100多名管理人员和骨干教师赴内地跟岗研修。

助推受援学校内涵式发展

在日喀则市第三高级中学校园里,有一片“融林”,有28棵桃树、28棵杏树,寓意桃李满天下和56个民族大融合。还有一片“求是林”,44棵杨柳树寓意学校对党忠诚、实事求是。这是吉林省援藏教师团队为改善学校办学环境在支教期间种下的。

3年多来,受援学校借鉴内地先进管理理念和教育教学方法,完善学校管理制度,学校内涵式发展稳步前行。

浙江组织5名援藏教师管理团队提前入藏,深入调查研究对口支援的拉萨那曲高级中学,围绕教师科研能力、教师业务能力、青年教师研修、援藏教师管理等方面,制定工作方案,完善德育、教学、科研等28项管理制度,明确“四引领、三帮扶、两融合、一提升”的工作思路。

黑龙江援藏团队针对受援学校位于乡镇接合部、农牧民子女较多、辍学现象突出、学生走读等特点,建立学年管理体制,实行教学、德育、教科研“三位一体”的管理机制和目标,改变教师评价制度,实行年度绩效考核。

拉萨那曲第二高级中学建校时间短,辽宁援藏教师团队从完善规章制度入手,主动协助学校领导制定班主任工作量化考评实施办法,完善学校保安管理制度等多项学校规章制度,使工作考核有制度遵循,教育管理有规章依据。

安徽援藏团队在受援学校高一年级稳步推进班主任竞选、教师聘任制,在高二年级实施精细化管理,在高三年级实行目标管理,将学校15个管理部门精简为11个,选派年轻教师到中层岗位上锻炼,激发调动了广大教师的积极性,提高了行政效率。

责任编辑:采集侠
首页 | 资讯 | 关注 | 科技 | 财经 | 汽车 | 房产 | 图片 | 视频 | 全国 | 福建

Copyright © 2015 新闻资讯门户站 版权所有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