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教育赛道正从原来的野蛮生长进入合规化阶段。 文 | 铅笔道记者 南柯 “暑期第三期的课程是7月30号开始,您需要考虑给孩子报名嘛?” 一家在线教育机构的电销人员正在为用户讲解暑期特惠课程。8天补习完成小学四年级数学,每节课2个小时,采用在线直播大班课模式,人数在50人~100人。现在报名1科99元,两科100元。在其官网上,能看到“上课互动领红包”的宣传字样,却并未找到任职教师的资质公示信息。 7月15日,在线教育首份监管政策出台,对培训机构、培训师资、培训内容等进行监管。多位业内人士向铅笔道表示,新出台的政策较想象中宽松,在教育机构准入门槛、违规调整等方面释放重大利好。 然而,在线教育的经营模式却将迎来“变革”。在新政下,在线一对一的模式因师资需求大、合规成本高、对资金依赖度高,遭到更猛烈的质疑。尚有盈利先例的在线直播大班课模式,或成为大多数教育机构转型的参考和尝试。 同时,业内也认为,K12在线教育机构将面临合规大考。教师资质、预收费的要求对中小机构的经营产生较大影响,尤其是一些严重依赖烧钱跑用户数据的在线教育机构。互联网产业资深观察家歪叔预测,接下来将有一批K12领域的企业传出破产或者被兼并的消息。 在线教育赛道,经过2015年和2018年近500亿资金的催熟,已从原来的野蛮生长进入合规化阶段。随着投资人对在线教育项目续费率、转介绍率及完课率数据的关注,在线教育口碑化经营逐渐成为业内共识。 “暑期第三期的课程是7月30号开始,您需要考虑给孩子报名嘛?” 一家在线教育机构的电销人员正在为用户讲解暑期特惠课程。8天补习完成小学四年级数学,每节课2个小时,采用在线直播大班课模式,人数在50人~100人。现在报名1科99元,两科100元。在其官网上,能看到“上课互动领红包”的宣传字样,却并未找到任职教师的资质公示信息。 7月15日,在线教育首份监管政策出台,对培训机构、培训师资、培训内容等进行监管。多位业内人士向铅笔道表示,新出台的政策较想象中宽松,在教育机构准入门槛、违规调整等方面释放重大利好。
然而,在线教育的经营模式却将迎来“变革”。在新政下,在线一对一的模式因师资需求大、合规成本高、对资金依赖度高,遭到更猛烈的质疑。尚有盈利先例的在线直播大班课模式,或成为大多数教育机构转型的参考和尝试。 同时,业内也认为,K12在线教育机构将面临合规大考。教师资质、预收费的要求对中小机构的经营产生较大影响,尤其是一些严重依赖烧钱跑用户数据的在线教育机构。互联网产业资深观察家歪叔预测,接下来将有一批K12领域的企业传出破产或者被兼并的消息。 在线教育赛道,经过2015年和2018年近500亿资金的催熟,已从原来的野蛮生长进入合规化阶段。随着投资人对在线教育项目续费率、转介绍率及完课率数据的关注,在线教育口碑化经营逐渐成为业内共识。 注:本文内容主要来自铅笔道记者采访和网络公开信息,论据难免偏颇,不存在刻意误导。 政策指向行业合规化 政策指向行业合规化 7月15日,教育部等六部门发布了《关于规范校外线上培训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提出对培训机构、培训内容和培训人员等进行备案,2019年12月底前完成对全国校外线上培训及机构的备案排查。 互联网产业资深观察家歪叔在接受铅笔道采访时表示,《意见》关注的对象是学科类校外线上培训活动,主要还是K12领域,对职业教育没有做出要求。从去年的线下培训机构到今年的线上机构,义务阶段的教育是管理的重点。 结合去年线下培训的整治力度,该《意见》又是在线教育的首份监管文件,一些业内人士表示在线教育大考来临。不过,创业者、投资人、业内人士等都传达出政策利好的观点。 “《意见》其实是重大利好,监管政策整体比之前放风的版本要宽松许多,考虑到了企业发展的因素。”一位关注教育的投资人表示,利好首先体现在于办学门槛的要求上。文件完全没有提到办学许可证的问题,这点其实是线下机构较为难受的部分。 歪叔也提及,这次《意见》对培训机构的资质要求是进行ICP(互联网信息服务)备案,没有网络视听许可证、办学许可证等要求,ICP是所有正常提供互联网服务的机构都需要办理的。 《意见》正式发布之前,办学许可证、网络视听许可证及教师资格证一度被认为是教育机构所必备的三证,网络上甚至有专门为企业提供办学许可证办理的服务。 “政策并没有将在线教育的门槛设置的很高,这说明国家还是支持在线教育发展的。”高徒教育联合创始人彭伟表示,《意见》对正规经营的教育科技公司而言,并没有太大压力。不过这个行业确实存在着大量使用应届毕业生作为授课教师或者是提前大额收费这些不规范的现象,从这个角度看,《意见》本质上还是规范乱象,要求教育机构保证教育品质,这能对整个行业起到正向推动作用。 业内人士认为,政策宽松的另一表现在预收费的规定上。在《意见》中,教育机构收费的表述是:按课时收费的,每科不得一次性收取超过60课时的费用;按培训周期收费的,不得一次性收取时间跨度超过3个月的费用。 上述投资人表示,《意见》的预收费要求放宽,机构现金流不至于受巨大影响。“新政对预收费的要求确实是网传的60课时或者3个月,但没有提及之前广泛传播的‘60课时如果消耗时间超过3个月的,则以3个月为限。’如果按照之前传的无论如何都不能突破3个月,那很多企业的现金收入短期至少会减半,现在看来影响最多是短期减少1/3。” 同时,《意见》中整改时间表整体宽松,“备案”多于“审查”。 根据《意见》,在线培训的机构应于2019年10月31日之前提交备案资料,有问题的机构可以在2020年6月之前完成整改。2019年12月之前完成全国排查,2020年12月之前建立全国统一的监管体系。 在上述投资人看来,这一规定让新政整体推进的计划较为宽松,企业能够有充分时间去应对。另外,文件以备案为主,审查字眼提及不多,除了一些硬性要求必须遵守外,其他都较为宽松,甚至文件中还直接要求省级教育主管单位要根据“减证便民”的原则实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