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 洁 如今一些教育机构为了鼓励孩子们按时上课,并能有所收获,都会开展换购活动。只要孩子们通过上课或完成作业攒够一定数量的积分或该教育机构的主题卡片,就可以挑选相应等级的玩具。可在这些玩具中,却出现了模仿某些热门网游而制作的玩具,这一现象引发了家长的担忧。 市民王女士的儿子今年5岁,在我市一家教育培训机构学习。最近,她发现该教育机构的换购区多了一款玩具枪,其外包装背景图是一款网络游戏的图案,上面赫然写着“今晚吃鸡,大吉大利”几个醒目的大字。这让王女士先是一惊,随后不由得担心起来。 “这款玩具枪个头不小,它是模仿一款网游里的枪械设计制造的,而且在外包装上还那么明显写着网游的宣传语。我认为用这样的玩具来奖励孩子不妥当,很可能会误导孩子,给他们带来负面影响。”王女士说出了她的担忧。 笔者认为,用与热门网游相关的玩具作为鼓励孩子上课或完成作业的奖励确实不合适。这会使孩子不自觉地想要去了解这些网游,而且会诱导孩子过早地接触网络游戏,很可能会被其中暴力、血腥场面所影响。家长一旦监管不到位,孩子会渐渐沉迷其中,不利于他们的身心成长。 笔者认为,玩具生产商、销售商蹭热度生产和销售与网游相关的玩具属商业行为,但作为教育培训机构应当秉承教育初心,处处严谨,把好准绳,对给孩子发放的奖品应严格把关,承担起教育机构应有的社会责任和担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