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报 记者 李静令三节课和它的创始团队没有想到的是,2019年,他们从事的新职业教育培训正在成为当下教育行业的一个重要风口。 这家成立尚不满4年的公司,在5月21日,获得了由双湖资本领投的1.3亿元B轮融资,而这已经是它15个月内来得到的第二笔融资。 新职业教育概念不同于传统职业教育,它不以考证、承诺就业为目的,聚焦于长线学习和终身学习,以能力提升作为主要标志,培训领域是在一些诸如新媒体运营,电商领域的新销售、无人机驾驶员、大数据人才等新技术和新商业模式带来的增量就业空间内。“它瞄准的是初入职场,所学专业与实际工作间存在断层,急于突破自身知识瓶颈的新职业人群,对准的是现代职场人普遍面临终身学习的焦虑。”三节课创始人后显慧对经济观察报表示。 职业教育是2019年政策发力的重点,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扩招100万人后,政策方又相继印发了多份有关职业教育改革、能力提升的方案和办法。 政策利好因素作用下,运嗅觉敏锐的资本市场,察觉到政策端透出的潜在信号,纷纷将目光调准这一赛道。 根据i-EDU发布的2018年教育产业投融资事件统计分析显示,2018年全年教育行业共发生投融资事件640起,涉及金额达993.59亿元。其中,职业教育与K12培训合计占据2018年教育行业交易金额的60.6%,总金额为602.17亿元。 互联网教育资深投资人歪叔对经济观察报表示,最近被提出的“新职业教育“是一个很有趣的概念,作为投资人的他也在关注这一领域,尽管尚未出手。 三节课预估新职业教育行业将拥有400亿元市场规模,并且每年以18%——20%的速度增长,至2025年,这一市场规模有望达到千亿元。 在歪叔看来,新职业教育兴起是由两个因素所驱动:一方面人们长期学习的需求,从早期中华网校延伸出一个对教育服务体系的长期需求,包括:产品经理、设计师等相关职业,甚至是office培训,它可能不提供从业证书,但对职场人能力的提升和薪酬方面涨幅会有帮助;另一方面,知识付费时代的来临,让一些不需要拥有学校资质的人,能够将自己长期知识储备整理总结,并在网上进行分享、收费。 从前台到运营专员 此前在一家科技企业前台工作的吴仪是在2018年年初开始谋划跳槽,现在的她已经进入一家教育公司担任产品运营专员。“每天都是重复琐碎的事情,消磨了我不少耐性,更可怕的是随着年龄的增加,令我越来越恐惧这样的日子还能过几天”,谈起以前的工作时,吴仪表示。“青春饭”是吴仪对前台职业属性的定位,出于对未来职业生涯的规划,这一次她的选择比较稳妥:“前台技术含量低,这也让我看清楚,为了以后职业发展,尽量选一些有技术含量的工种。” 在科技公司的吴仪,接触互联网自然是最方便的选择,“但是技术,我不行,太专业,运营是基于对互联网产品的理解,有想法,懂一定产品概念,还能有自己一定创意,是我喜欢并且能从事的。” 基于这些因素,吴仪报名一所新职业培训学校,并在课程中选择了互联网产品运营方向。“反正课程也不贵,至于效果,至少在线上学习一段时间,能够让我这样的外行知道产品运营是干什么的”,吴仪说。 能力提升、更换工作,所学专业或第一份工作经历与今后想从事职业间没有太大关联,这些职场人习以为常的诉求,让三节课和它的三位创始人看到了机会。 在后显慧看来,大量大学生毕业后跨专业就职,它带来的是能力方面的鸿沟。“我学的是a,但从事的工作是b,之间差异需要后续市场化培训来解决,这也让我们切入到一个好的市场,即大学里不培养,但行业里很需要的新职业培训领域。”后显慧对经济观察报表示。 新技术和新的商业模式为这些新职业提供了空间。伴随着互联网时代的下沉,5G、人工智能加速来临,在面向业务经营管理中,诸多新领域开始诞生一大批新职业。它既包括:新媒体运营,电商领域的新销售,也包括:无人机驾驶员、大数据人才等岗位的出现,针对这些新岗位的培训,正在成为时代下的新需求。 2019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公布了以物联网工程技术人员、人工智能工程技术人员为代表的13个新职业为例,与之相对的是,2018年高等院校撤销本科专业416个。 新职业,新商业故事 每周,后显慧和他的团队都会就一个知识课程进行探讨、打磨、录播。尽管新职业教育红利期已经到来,但选择以何种商业模式切入,与知识付费相比,公司是做轻付费还是重培训等等,都在考验着这家最先切入这一陌生领域的年轻公司。 经过审慎思考,三节课在2016年的时候,决定按照线上教育培训机构的模式做新职业教育,确定三年只专注作三件事的目标:建立从ToC到ToB的商业闭环,对学习效果做强交付;重教研体系,打磨互联网课程快速迭代能力;重用户运营,和用户做朋友,建立口碑自传播。 后显慧说,区别于知识付费,尽管二者都是在线上提供课程,但知识付费是帮助人们解决从“不知道”到“知道”的问题,而三节课要做的是帮助从业者解决从“做不到”到“做得到”的问题。“为此,三节课更注重将学生成果做产品外化,与脉脉等招聘招聘网站合作,打通B端,让学生作品能够在网站中得以展示,并交付给企业做出选择”。 此前,职业教育巨头的商业经验可以为新职业教育的玩家提供参考。 与年轻的三节课相比,达内算是职业领域中布局较早的职业教育培训机构。这家2014年即在美股上市的老牌企业,早于17年前,就看到了市场对IT白领的需求,推出了一系列基于包括:JAVE大数据、UID、产品经理、网络营销、高级电商等IT全产业链的职业课程版图。 在谈到与新旧职业教育培训企业时,达内方面认为,二者的相同点都是关于职业技能教育,培养学生都是实操、实战的技术能力,而不同点则在于培养目标不同,达内偏向于IT白领、新东方和蓝翔偏向于蓝领培训;在教学内容的方面,达内教授的是IT技术,这一教学内容迭代要更快,教学内容和实战案例也需要不断更替,而新东方烹饪、蓝翔技术作为传统行业,教学内容相对固定,课程迭代速度也较为缓慢。 新投资风口? 后显慧认为,在经历过两轮职业教育波峰后,进入2019年,职业教育3.0时代正在来临。 具体而言,他把职业教育划分为三个时代——1.0时代,城市化进程打开,农村人口从城市迁徙,社会需要大量蓝领工人,诞生了蓝翔、新东方烹饪等职业教育机构;2.0时代,从1999年开始,由于高等教育大量扩招,催生了北大青鸟、尚德在内的一系列职业技能培训公司——而现在,进入3.0时代,伴随着互联网时代来临,大量新职业的诞生,在职人群终身学习成长需求,正在成为新的驱动力。 这种驱动力在市场端初现迹象,后显慧对经济观察报表示,尽管,今年三节课在营销端投入与往年相比,并没有明显的变化,但收入方面还是实现了300%的增长。 在快速增长的市场需求面前,新职业教育会成为新的教育投资风口嘛? 对此,歪叔认为,职业教育要做到盈利并不困难。职教消费属于半刚需状态,用户消费意愿和对金钱的承接能力都还不错,只要企业产品线搭建足够完善,能够实现进阶式服务,财务状况就会相对理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