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高度重视“四风”隐形变异、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问题,从严治理教育领域“微腐败”问题,重点治理以水费、空调费、赞助费、押金等名义巧立名目和超标准乱收费;工程项目建设违规招标;校园土地租赁、房屋出租以及食堂、小卖部和超市外包等缺少必要程序,收入不列入学校账目,坐收坐支;在学生资助资金管理使用中贪污侵占、虚报冒领、截留挪用、优亲厚友、弄虚作假;违规接受管理服务对象、协会、民办学校(培训机构)安排的宴请、旅游及其他娱乐活动,收受礼品、礼金、礼卡,变相公款旅游,隐形公款吃喝,借婚丧喜庆敛财;在职教师组织、推荐和诱导学生参加校内外有偿补课,在职教师为校外培训机构或他人介绍生源、提供相关信息,在职教师指定、推介学生购买“一科一辅”以外的教辅材料、课外读物、杂志报刊从中谋利等问题。对发现的问题,要依法依规严肃查处,点名道姓通报曝光。 当前,招生季和暑期即将来临,这是教师有偿补课、学校违规招生、违规收取择校费等问题集中出现的敏感时期,各单位特别是一把手务必高度重视,负总责、亲自抓。要紧急动员、紧急部署,完善方案,成立专班,迅速进入战斗状态,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抓细抓实抓好各项工作。要加大宣传教育力度,通过签责任书、发明白纸、致公开信等方式,让教师、学生、家长了解专项整治要求以及招生政策。要畅通电话、举报箱、网络等举报渠道,建立台账清单,全程跟踪督办。要采取明察暗访、专项督查等形式开展专项拉网式排查,各级驻教育局纪检监察组要直接上手,深挖细查,查处一批典型案件。对于无视禁令、屡禁不止,继续出现违规违纪行为的校长和老师,要启动问责机制,先免职再处理,绝不姑息,形成有力震慑。 各单位要在大力度持续开展整治行动的同时,针对新问题新苗头,要进一步建立健全宣传教育、举报登记、明查暗访、公开曝光、考核奖惩、追责问责等各项行之有效的长效机制,要把整治中小学在职教师有偿补课和中小学违规招生行为作为学校发展性评价、学校工作考核的重要指标,纳入教育专项督导范围,严防各种问题反弹回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