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大学2020招生政策解读 人民网北京7月23日电 (记者何淼)中南大学坐落在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湖南省长沙市,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2017年入选世界一流大学A类建设高校。学校跨湘江两岸,依巍巍岳麓,临滔滔湘水,环境幽雅,景色宜人,是求知治学的理想园地。 中南大学是由原湖南医科大学、长沙铁道学院与中南工业大学于2000年4月合并组建而成。原中南工业大学与原长沙铁道学院的主体学科最早溯源于1903年创办的湖南高等实业学堂的矿科和路科。原湖南医科大学的前身为1914年创建的湘雅医学专门学校,是我国创办最早的西医高等学校之一,可以说中南大学是一所有着百年历史,积淀深厚的名校。 近日,学校本科招生办公室主任刘铁雄就考生和家长关心的2020年学校高招工作的热点问题作出了权威解答,同时欢迎广大考生报考中南大学。 问题一:学校学科专业优势、特色是什么? “师资雄厚,巨擘云集;学科齐全,专业突出。”刘铁雄用一句话概括了学校学科、专业的优势和特色。 学校拥有一支道德高尚、业务精湛、实力雄厚的师资队伍。包括校长田红旗院士在内,学校目前有中国科学院院士2人,中国工程院院士15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6人,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24人,“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19人(其中青年项目2人),教授及相应正高职称人员1800余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434人,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 学校学科门类齐全,拥有完备的有色金属、医学、轨道交通等学科体系,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等10大学科门类,辐射军事学。现有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6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2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59个。 材料科学、工程学、临床医学、化学、药理学与毒理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神经科学与行为学、数学、计算机科学、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社会科学总论、免疫学、精神病学与心理学、地球科学、环境科学与生态学、农业科学等16个学科ESI排名居全球前1%,其中材料科学、工程学、临床医学排名居全球前1‰。 学校还设有30个二级学院,106个本科专业。2019年获得教育部双万计划的专业有52个,其中国家级26个。 特色专业方面,刘铁雄表示,学校始终致力于彰显“中南特色”,强化优势学科专业培育,形成了以工医为主、工医理优势互补的特色鲜明的学科体系,尤其是在有色金属、轨道交通和医学等领域都有鲜明特色和较高的办学水平,拥有一批国家特色和优势专业。 在有色金属学科方面,学校有世界最完备的有色金属学科体系,从地采选到冶金材料机械加工等系列学科链,有与李四光先生的“板块学说”齐名的陈国达院士的“地洼学说”,有为我国航空航天事业做出杰出贡献的材料学科,有面向经济建设、面向民生建设的重金属污染防治工程研究。 粉末冶金材料在航空航天领域也有突出贡献,其中黄伯云院士领衔“高性能碳/碳航空制动材料的制备技术”课题组,成功研制出高性能碳/碳航空制动材料,使我国成为继美、英、法之后,第四个能够应用自主知识产权生产飞机刹车片的国家,运用于国产大飞机C919。相关特色专业是材料科学与工程、冶金工程、测绘工程、矿物加工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工程,自动化等 在轨道交通学科方面,学校主要专业为土木工程,铁道工程,交通运输。为我国铁路6次大提速、高速铁路、青藏铁路、城市轨道交通等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学校研建了世界上规模最大、国内唯一的“列车气动性能模拟动模型试验装置”,在“列车空气动力学”及“列车多体耦合撞击动力学”两个领域的研究形成了鲜明特色,在修建天路--青藏铁路的工地上,70%的技术骨干毕业于中南大学;中南大学还多次参与录制中国高铁研发的纪录片,片中介绍学校交通运输工程学院在其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在医学方面,学校拥有100多年的医疗和医学教育历史,是全国建立最早的西医医院和最早开展西医医学教育的院校之一,享有“南湘雅”的美誉。毛主席曾经给予高度赞扬;2012至2018年先后6次获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大学生临床技能竞赛全国总决赛特等奖,系全国唯一获此殊荣高校。主要特色专业为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基础医学、护理学,入选中国校友会网五星级学科专业。 文科专业有金融学、会计学、法学、行政管理、社会学,外国语言文学类(英语、日语、法语、西班牙语),中国语言文学类(数字出版,广播电视学、汉语言文学)等。 此外,刘铁雄还提醒考生家长:“学校新生刚入学不允许马上转专业!”依据中南大学本科生学籍管理规定(中大教字[2017]41号)和《中南大学本科生转专业实施办法》(中大教字〔2018〕58号)文件规定,学生完成第一学年学习后,根据学校转专业的相关条件,可以申请转专业。 优秀生转专业条件如下:第一学年结束时,无课程考核不及格,第一学年所有教学环节(含全校性选修课)加权平均成绩(不含各类政策性加分)专业年级排名前 25%的学生可以申请转专业。第三学期开学时,学生可向所在学院提出申请。学院对申请学生资格进行审核,各专业转出人数比例不超过该专业总人数的10%,各专业接收人数比例不超过当年该专业计划招生数的10%。 问题二:请介绍下学校奖助学金发放及学生出国交流的情况? 刘铁雄指出,在奖学金方面,对于刚进入学校的大一新生,学校设立了新苗奖,凡是被学校录取、且按时到校报到注册的全日制普通本科新生,都可以根据条件申请新苗奖的评选,最高可达50000元。学校设立了新生绿色通道、国家助学贷款(含校园地、生源地贷款)、奖学金、助学金、勤工助学、临时困难补助、学费减免、基层就业补偿代偿、服兵役国家教育资助、社会资助等资助工作体系,用于保障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和基本生活。2019年资助金额2.9亿,资助学生22.6万人次。济困助学系统健全,至今学校没有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 在出国交流方面,刘铁雄表示,学校一直以来非常重视推进国际化发展战略,对学生的国际交流能力的培养也很重视。学校坚持开放办学,国际合作与交流活跃,先后与美、英、澳、加、日、法、德、俄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00多所大学和科研机构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与众多跨国企业集团广泛开展产学研合作。现有来自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留学生在校学习。采取“2+2”、“3+1+N”等模式以及境外实习、暑期计划、短期留学等形式,提高学生出国(境)学习交流比例,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提高学生的国际竞争力。通过建立校际交流渠道、拓展海外交流项目、遴选优秀学生赴海外大学交流学习的方式开展,赴海外交流学习的院校包括美国、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法国、挪威、西班牙、韩国、日本、新加坡、台湾、香港等国家和地区。 中南大学本科教育“1326”行动计划的六大工程中就包含了国际合作育人拓展工程,通过实施“国际合作育人拓展工程”,培养一流国际化人才。 问题三:学校毕业生就业具体情况如何? 据了解,在就业方面,学校近五年毕业生总就业率逐年增高,近两年就业率保持在98%以上。2019届毕业生总就业率为98.16%,其中,本科毕业生就业率为97.73%,硕士毕业生就业率为98.69%,博士毕业生就业率为99.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