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关注 科技 财经 汽车 房产 图片 视频 全国 福建

教育

旗下栏目: 教育 体育 网络 军事

扶智、扶業、扶志,是教育扶貧之根本(2)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采集侠 人气: 发布时间:2020-06-30
摘要:教育要努力成為新型縣域產業的孵化源。教育脫貧攻堅需要重視知識、科技賦能產業、農業,關注制約發展的突出問題,致力於推動綠色經濟發展,設計開發文化和生態產業鏈,為美化環境和社會建設增添文化氣息,大幅度提

教育要努力成為新型縣域產業的孵化源。教育脫貧攻堅需要重視知識、科技賦能產業、農業,關注制約發展的突出問題,致力於推動綠色經濟發展,設計開發文化和生態產業鏈,為美化環境和社會建設增添文化氣息,大幅度提高產品的附加值,推動貧困地區增強自我發展的能力,使縣域經濟活躍起來。學校要充分利用自己的人才、知識、科技、文化、信息綜合優勢為發展朝陽縣域產業服務,這些產業包括數字經濟、生態農業、地區文化、休閑旅游等,致力推動發展地方經濟和貧困人口能夠廣泛受益的產業。

教育是人才的蓄水池,有了學校就能吸引來相應的人才﹔教育是經濟的活力源,有了人才就會積聚更多的人才,就會開創相應的事業,教育事業因為人的活動會帶來更多的信息流和資金流﹔教育是科技的創新源,教育與創新往往緊密地聯系在一起,高層次人才所創造的事業最有可能成為新興產業的發源地。我們需要重新認識教育匯集人才的功能,合理布局相關學校,使學校成為地方的知識中心、技術中心、致富中心、文化中心。

高等學校要為解決貧困地區生態脆弱、產業匱乏、經濟落后問題貢獻聰明才智,把能發展什麼產業、如何發展當作自己的科研任務。高水平大學要通過創新幫助打造新型產業源頭,地方高校要扶持和融入縣域農村綠色產業,真正實現“扎根中國大地辦大學”。職業院校應順應產業發展需求,開展技術服務和技術技能培訓,特別是開展種植養殖、休閑旅游、電子商務等培訓,促進學歷教育、繼續教育、農民培訓、技術推廣相結合,實現產教融合開門辦學,把科學研究、技術開發與社會服務融為一體,將自身發展與地方產業發展融為一體。普通中小學要在教育和文化的融合中推動鄉風文明,助力建構地方的人文特色,努力成為鄉村文化中心,通過文明氣息和特色文化為地方產業賦能增值。

3.教育扶貧“魂”在扶志

扶貧既要富口袋,更要富腦袋。貧困地區發展相對滯后,既有區位因素、生態原因和歷史積澱,也有觀念差距。表面看來貧窮是一個物質條件問題,但從根子上講更是一個文化問題,包括進取心、良好風俗和眼界。教育其實也是一種文化存在,學校的育人過程是一個有組織有目的的文化過程,學校的存在、活動是科學知識、文化精神、理想信念、核心價值、國家意志的體現。學校是文化的棲息地,既是教育機構,也是文化普及和科技傳播機構,還是一批有志改變命運理想者的精神家園。

知識就是力量,教育助力人生,文化浸潤民風。教育是一代代人的事業,是人類自身進化和個體發展的途徑,是通向美好生活理想的橋梁。教育扶貧本質上就是人才科技文化理想扶貧,學校的健康發展其實是抵御農村文化荒蕪、科學精神衰敗的重要手段。在脫貧攻堅中加強貧困地區社會建設,豐富貧困地區文化活動,提高貧困地區群眾的綜合素質,振奮貧困地區群眾的精神面貌,同樣是教育的使命和責任。教育要把扶貧與扶智、扶業、扶志緊密地聯系在一起,要使青少年腦海憧憬美好未來,內心澎湃奮進動力。

今天,我們全面普及了九年義務教育,職業教育已成為改善民生的重要手段,高等教育已進入到普及化時代。但社會變遷、人口流動都在加劇,仍需要思考在鄉村振興中建設新農村、使人才留在鄉鎮的問題,需要考慮基層社會年輕人的志向問題。除了正規教育作用,我們需要有意識地增強學校的社會教育職能,利用教師、人才、教育智慧紓解百姓精神困惑,開啟鄉村文明的新境界,移風易俗,抵御陳規陋習和不良文化侵蝕,把學校建設成為鄉村健康文化的輻射源。

普通中小學要通過“五育並舉”全面開展素質教育,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精神文明,讓孩子們樹立遠大理想,認識知識就是力量,理解未來靠勤勞創造,高奏理想信念文化﹔職業教育要加強務實文化建設,注重培養培育致富能手和共同富裕帶頭人,使人們在現實中看到榜樣的力量,弘揚奮進文化﹔高等教育要扎根中國大地,用創新科技培植生態產業,勇當鄉村振興的領路人,培育科學文化。學校既是當地的教育中心也是科技文化中心,讓教師成為社會基層最受人們歡迎愛戴的人士,使教育激人奮進,用文化浸潤鄉風,涵養鄉村的和諧富裕文明。

责任编辑:采集侠
首页 | 资讯 | 关注 | 科技 | 财经 | 汽车 | 房产 | 图片 | 视频 | 全国 | 福建

Copyright © 2015 新闻资讯门户站 版权所有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