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疫情低风险地区逐步恢复事业单位线下招聘,为了帮助考生顺利备考事业单位考试,山东事业单位考试网特整理了公共基础知识备考资料,下面是2020山东事业单位考试政治知识:《2020年山东省政府工作报告中的“考点单”》。 公共基础知识|面试|时事政治 一、“五位一体” 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 二、“四个全面”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 三、八大发展战略 新旧动能转换、乡村振兴、海洋强省、三大攻坚战、军民融合、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区域协调发展、重大基础设施建设。 四、“六稳” 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 五、“五个过度依赖” 过度依赖低端制造业、过度依赖资源能源消耗、过度依赖劳动力低价竞争优势、过度依赖传统市场包括出口市场、过度依赖原有的经营方式和管理模式。 六、“现代优势产业集群+人工智能”十大工程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业、新能源新材料产业、现代海洋产业、医养健康产业五大新兴产业集群;高端化工产业、现代高效农业、文化创意产业、精品旅游产业、现代金融产业五大传统产业集群。 七、“七赛七比” 赛敢为人先、赛担当作为、赛优良作风、赛能力本领、赛精准服务、赛制度创新、赛纪律规矩;比谁更能抢抓机遇、比谁营商环境更好、比谁双创平台更优、比谁人才集聚力更强、比谁项目落地更多更快更好、比谁优势特色更突出、比谁稳中求进更有成效。 八、“四新”经济 “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经济形态。 九、“四减四增” 调整产业结构,减少过剩和落后产业,增加新的增长动能;调整能源结构,减少煤炭消费,增加清洁能源使用;调整运输结构,减少公路运输量,增加铁路运输量;调整农业投入结构,减少化肥农药使用量,增加有机肥使用量。 十、“十百千”工程 邹城市等10个县(市、区)、平阴县玫瑰镇等100个乡(镇、街)、商河县龙桑寺镇刘集村等1000个村。 十一、美丽村居“四一三”行动 打造胶东、鲁中、鲁西南、鲁西北4大风貌区,布局建设胶东海滨、沂蒙山区、黄河沿岸、大运河沿线、青兰-京沪高速沿线、日兰高速沿线、京沪高铁-京台高速沿线、滨莱-京沪高速沿线、荣乌-长深高速沿线、青银-荣潍-沈海高速沿线等10条风貌带,培育300个地域文化鲜明、建筑风格多样、田园风光优美的美丽村居建设省级试点,着力彰显“鲁派民居”新范式。 十二、“五个一工程” 一本好书、一台好戏、一部优秀影片、一部优秀电视剧(片)、一篇或几篇有创见有说服力的文章。 十三、“一窗受理·一次办好” 5个“一窗”,分别是升级“实体一窗”、整合“网上一窗”、优化“掌上一窗”、做强“热线一窗”、延伸“基层一窗”。 十四、“一云一网一平台” “一云”是建设“云上贵州一朵云”;“一网”是建设“一张网办全省事”;“一平台”是面向公众和公务用户,建设全省统一的政务服务平台、政务数据平台,实现“服务到家”。 十五、“政务服务一网通办” 山东省“政务服务一网通办”总门户。 十六、“双随机、一公开” 在监管过程中随机抽取检查对象,随机选派执法检查人员,抽查情况及查处结果及时向社会公开。 十七、“双过亿” 常住和户籍人口“双过亿”。 十八、“1+4”生态系统 在共同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基础上,精心打造精简高效的政务生态、富有活力的创新创业生态、彰显魅力的自然生态、诚信法治的社会生态,培育形成政策、环境、服务三位一体的集成优势。 十九、三大攻坚战 指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 二十、“四化” 产业智慧化、智慧产业化、跨界融合化、品牌高端化。 二十一、“零增地” “零增地”技术改造是以追求土地利用的质量和效益为中心,通过规范用地标准、鼓励盘活挖潜、加强动态管理等方式,引导企业在原有土地上实施技术改造、增资扩产、发展转型,实现新常态下的产业转型升级。 二十二、“两不愁三保障” “两不愁”就是稳定实现农村贫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三保障”就是保障其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安全。 二十三、“四权分置” 所有权、经营权、收益权、监督权。 二十四、“6+6”扶贫协作 济南市与临沂市、青岛市与菏泽市、淄博市与滨州市、烟台市与德州市、潍坊市与聊城市、威海市与枣庄市结成扶贫协作关系。 二十五、八场标志性战役 打赢打好蓝天保卫战、柴油货车污染防治、黑臭水体治理、渤海区域环境综合治理、饮用水水源水质保护、农业农村污染治理、危险废物治理、自然保护区问题整治。 二十六、“五水共享、四水共治” “五水共享”指天上水、地表水、特殊水、外来水、地下水;“四水共治”指治污水、防洪水、抓节水、保供水。 二十七、三大动力 改革、开放、创新。 二十八、“关键一招” 改革开放。 二十九、“双招双引” 招商引资、招才引智。 三十、“五个增量” 资本、技术、人才、管理、品牌。 三十一、山东的三大特色优势 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建设海洋强省,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是山东的三大特色优势。 三十二、“五个振兴” 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 三十三、农业“新六产” 农业新六产,就是农业产业化的升级版,是农业产业升级、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经过多年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实践,现代农业越来越呈现出一、二、三次产业相加相连、融合发展的特征,呈现出附加值增加、价值链相乘、综合效益大幅提高的特征,因1+2+3等于6,1*2*3也等于6,所以把这种现代农业的产业业态,叫做农业的六次产业。 三十四、“四型发展” 终端型、体验型、循环型、智慧型。 三十五、山东海洋强省建设“十大行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