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关注 科技 财经 汽车 房产 图片 视频 全国 福建

教育

旗下栏目: 教育 体育 网络 军事

多方位、多角度、多层次推动教育援疆工作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采集侠 人气: 发布时间:2019-06-01
摘要:近年来,在对口支援机制下,内地优质教育资源向新疆提供支持。近日,《“互联网+同步课堂”鲁疆远程教学策略研究》课题研究工作在新疆乌鲁木齐顺利开展,该课题

  编者按:近年来,在对口支援机制下,内地优质教育资源向新疆提供支持。近日,《“互联网+同步课堂”鲁疆远程教学策略研究》课题研究工作在新疆乌鲁木齐顺利开展,该课题是落实《山东省对口支援兵团十二师教育援疆合作协议》和《山东对口支援兵团十二师以教育信息化为重点推进教育援疆合作协议》的重要载体,推动各学校与青岛市结对学校开展网上远程同步课堂、互动教研、听课评课等教育教学帮扶共建活动,山东省对口支援兵团干部管理组对此高度重视。

  由此,我们对山东援疆干部和教育专家进行采访,详细了解山东省开展对口教育援疆工作的详细情况。

  自2017年起,山东省组织展开对口支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十二师的教育援疆工作,当年2月,山东选派干部人才进疆工作,以“干部人才援疆”的方式对口支援兵团十二师。在前期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针对人才援疆实际情况,援疆干部们制定了扬长避短的工作思路,以中小学生夏令营访学活动为突破口、以教育信息化为重点、以“组团式”援疆为导向、以教育督导评估为抓手,多方位、多角度、多层次推动教育援疆工作。

  一、以中小学生夏令营访学活动为突破口

  2017年至2018年,山东省分别组织开展了两批以“援疆相伴齐鲁行、访学寻根共圆梦”为主题的夏令营访学活动 ,同时开展“大手拉小手”“小手拉小手”“书信手拉手”等结对交流活动,通过网上和现场交流互动,加强两地中小学生的交往交流交融,深化两地青少年的情感和友谊,增进民族团结。

  对于深居内陆、远离海洋的营员们,泉水叮咚、红荷满湖、碧海蓝天是孩子们对美景的向往;静谧校园、设施优越、树木成荫是孩子们求学的梦想;载歌载舞、互换礼物、真诚相邀是孩子们“手拉手”活动的收获。每年一期的夏令营访学活动得到了良好的交流与教育效果,受到了全国媒体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山东省有着丰厚的文化积淀、悠久的历史痕迹,对于开展夏令营访学活动有着得天独厚的资源。访学活动使营员们既亲手触摸到厚重的历史,又亲眼见证了山东的新发展,在孟良崮战役纪念馆前,营员们重温入团、入少先队誓词;在曲阜孔庙大成殿前,师生穿汉服、祭孔子、颂论语、拜师恩;在青岛、威海等海滨城市,营员们观海听涛。

  交流活动开展后学生们对教育能给自己带来的改变有了更直观的认识。据活动重要组织者、山东省教育厅援疆干部冯天晓介绍,访学后他能感到孩子们知道了为什么“要好好学习”,有不少孩子甚至说“我要去山东上大学”。活动中所见所闻就像是一颗颗种子,深深地埋进他们的心里,有朝一日会在他们自己的灌溉下开花结果。

  二、以教育信息化为重点

  “信息化为中华民族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对教育来说也是一样。以教育信息化为重点,以提高教育管理水平为核心,山东省通过两地的交流交往合作,实现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教育质量的优化提升,促进兵团十二师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

  山东省充分利用教育信息化建设成果与资源,积极支持新疆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共享山东优质教育资源,其中,以教育援疆合作协议为载体、以教育信息化为重点,是山东省教育援疆的中心工作。一个重要表现就是以互联网技术为支撑,借助“互联网+同步课堂”鲁疆远程教学的方式,协助兵团十二师创新中小学课堂教学环境,变革传统教学。具体落实中,山东省遴选了青岛市11所中小学名校与十二师11所中小学建立结对帮扶关系,利用学校录播教室和网络技术,开展远程示范教学、课堂互动交流,听课、评课、交流研讨等帮扶共建活动,用“同课异构”+“互动教研”的“互联网+”教师发展模式,高效地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让十二师师生在学校就能享受山东的优质教育资源,推动教育精准帮扶。同时,依托山东省教师教育网,山东省面向十二师中小学推送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开通个人学习空间;推动十二师与科研机构、学术组织、国内知名教育品牌在教育信息化领域的合作,为全面提高十二师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均衡优质发展注入新的力量。

  本次启动的《“互联网+同步课堂”鲁疆远程教学策略研究》课题,就是对教育信息化的实践应用。据课题总负责人、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与社会发展研究院专职研究员杨玉春副教授介绍,“互联网+同步课堂”是从传统课堂延伸出来的网络教学环境,是现代教育的新模式、新业态。此次课题的开展,有助于促进区域教育均衡发展、推动民族团结融合,要努力完成好构建“互联网+同步课堂”下的远程教学策略理论支撑体系,提升教师研究能力与教学能力。

  三、以“组团式”援疆为导向

  山东省对口支援兵团十二师的教育援疆工作,以彰显山东元素、坚持“立体组团”为导向,立足受援地所需和支援地所能,多方位、多角度、多层次扎实推进教育援疆,通过开展“包班式”教学、“齐鲁名师”送教讲学等方式,搭建“组团式”的立体教育援疆平台。

  为形成“骨干带整体、内涵促发展”的教师队伍建设格局,山东省根据国家“万名教师支教计划”要求和十二师教学需要,加大教师支教培训力度,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为此,山东省教育厅先后派出数十名优秀教师赴十二师支教,并定期轮换;接受十二师中小学骨干教师、校长赴山东挂职学习锻炼、跟岗培训;每学年组织齐鲁名师、齐鲁名校长等教育专家,赴十二师开展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培训并进行现场授课指导。

  此外,山东省还采取“多帮一”模式援助,加快推动十二师职业教育跨越式发展。山东教育厅充分发挥山东省优质职业教育资源的辐射和带动作用,根据十二师职业技术学校专业建设和发展需求,采取“多帮一”等形式,由山东省办学实力强,专业特色鲜明的职业院校结对协作十二师职业技术学校,在学科建设、教师队伍培训、教学管理等方面深度合作,促进双方职业学校共同发展。

  四、以教育督导评估为抓手

  山东省教育厅根据自身先进的教育发展经验,提供“以县为主”义务教育管理体制的经验做法,加强教育督导帮扶力度,积极推进“以师为主”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对口援疆单位接受兵团十二师管理人员到山东进行教育考察交流,并派出教育督导专家指导十二师稳步推进“师办师管”教育管理体制改革进程,进而从教育管理体制、团场学校移交、行政管理体系、人事制度改革、经费保障机制和落实部门责任等六个方面积极推动教育改革,努力争当十二师改革的排头兵。

责任编辑:采集侠
首页 | 资讯 | 关注 | 科技 | 财经 | 汽车 | 房产 | 图片 | 视频 | 全国 | 福建

Copyright © 2015 新闻资讯门户站 版权所有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