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第四小学,学生们在教室里上课。 北京市第十二中学教师在复学前演练体温检测环节。 江西省樟树市洲上乡青年志愿者辅导农村学生学习。 云南省曲靖市罗平县思源中学复课,久违的同学又见面了。 开学复课,牵动千家万户。抓实抓细校园疫情防控,确保校园安全复课,是当前教育系统乃至整个社会面临的重要问题。各地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本期周刊,我们通过“精细”“协同”“匠心”等关键词,梳理各地各校所做的努力,希望各方共同配合,营造一个安全、温暖、朝气蓬勃的校园环境。 ——编 者
精 细 围绕疫情防控,征集八大类共108个问题,并逐一解决 4月12日周日下午,宁珂菡拉着行李箱,在贵州贵阳第一中学门口,排队进校。 “先找到班级固定位置,根据地面标记有间隔地排队。”宁珂菡熟练地向记者介绍,“挨个进入值班室后,面朝机器进行人脸识别,然后登记信息、测量体温,一切正常才能入校。” 3月16日,贵州全省高三年级正式复课。“围绕疫情防控,我们提前20多天就开始准备,征集了八大类共108个问题,并逐一解决。”校长李华荣介绍。 拖着行李箱,宁珂菡径直来到行李存放点。“每周回学校,就得先把行李放这儿,学校会集中进行消毒。”层层把关尽管有些繁琐,但也十分必要,宁珂菡说:“学校每周都会发口罩,大家随时都戴着。为了减少交叉,同桌也变成单人桌。” 高考临近,宁珂菡的复习任务更重,每天的课间操成了她最期待的事。“活动一下,能放松心情,也有利于疫情防控。此外,每个楼层的学生也会轮流去空旷场地休息一下。” 中午12时20分,开饭时间到。“食堂工作人员会用消过毒的不锈钢饭盒把饭备好,然后抬到教室门口。”学校教育处副主任鄂芳说,“饭后学生将餐具放到回收点,再集中清洗消毒。” “各位同学请注意,3分钟后,请第一组3班、8班、20班、25班做好准备,返回宿舍。”广播响起,全校高三年级32个班分成8个组,依次回宿舍午休。 记者注意到,从教室到寝室,每个班都有固定路线,地上贴着不同颜色的指示标,遇到重合路段则分批通过。路上每隔一段就有一名老师维持秩序。 “围绕‘全’‘精’‘细’‘实’,学校摸索出了一套防控举措。学校把我们想到的、没想到的都做到了,校园是最安全的地方!”没了顾虑,宁珂菡和同学们一起集中精力,安心备考。 协 同 家庭与学校“点对点” 4月17日早上8点整,江西宜春市第九中学高三学生王乐戴好口罩从家里出门。步行5分钟来到定点乘车点,出示纸质版“赣通码”后,坐上了复学“家校专线”公交。20分钟后,他抵达学校,排队测量体温后进入教室。 王乐的上学之路,是江西各地各校落实学生复学家庭与学校“点对点”闭环管理要求的缩影。明确“两个不”,即学生不在上学、放学途中进入除家庭和学校之外的其他场所,不与除家人和学校人员之外的其他人员接触。 “落实闭环管理,确保安全复学是学校的应尽之责,请家长放心、社会放心!”南昌二中校长蔡爱民介绍,在路途闭环管理中,学校精准掌握每个学生的出行方式,对家长接送、骑车或步行上下学之外的学生,一律乘坐定制公交专线上下学。 早上上学发车时间6:55、7:05、7:20、7:30,中午放学发车时间11:45,中午上学发车时间13:10,下午放学发车时间16:40、17:10,这是江西省九江长运集团共青公交公司根据学生复学需求推出的“专线”发车表。目前全省采取定时、定线、点对点方式开通的定制公交线路超过500条。 复学工作点多面广,需要社会各界协同护学。在江西,全省各级卫健、公安、交通、市场监管、发展改革、宣传等部门建立联防联控和信息共享机制,共同抓好抓实校园环境卫生、交通安全、食品安全、校园周边环境治理及宣传教育。 对此,江西省委教育工委书记叶仁荪表示,按照“一校一案”要求做好完善预案、人员排查、物资保障、环境整治、培训演练和逐校验收等工作。同时细化管控措施,加强教学管理、食宿管理、健康教育、应急处置,坚决把好闭环管理的每个环节,防止疫情向校园输入。 匠 心 “当你发觉这段路难走时,一定是上坡路,加油!” 4月7日,福建省高三年级复学。当福州延安中学的周宇走进教室时,发现桌上多了一张名牌卡,上面写着同学给他的寄语——“当你发觉这段路难走时,一定是上坡路,加油!” “在家学习了两个多月,越学心里越没底,这次回归课堂,有种难以言喻的亲切与温暖。”周宇说:“尤其是桌上的这张名牌卡,让我一下子振奋起来。” 面对即将到来的高考,怎样给同学们加油鼓劲?延安中学高三(3)班班主任林东梅和班委商量,决定让同学们制作名牌卡,每个人写一段话,可以激励自己,也可以寄语他人。 “愿你成为自己喜欢的样子,不抱怨,不将就,有信心,有光芒”“成功没有快车道,幸福没有高速路,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同学们说,这张小卡片不仅激励着他们最后的冲刺,也将永远铭记在他们心底。 除了名牌卡,带给延安中学高三学生惊喜的,还有一份特殊的“复学励志纪念卡”。 这是一张A4大小的卡片,右上角写着学校对同学们的期望,“春光正好争朝夕 不负韶华追梦想”,左边是一张中国地图,背面则印有学校原创的“防疫三字经”。 复课前,学校召开了两次高三复课动员会。校长蔡叶涛提议,特殊时期的复学,应该给同学们特别的仪式感。于是,老师们群策群力,制作了“复学励志纪念卡”。 “卡片上的地图,既寓意着全国上下团结一心抗击疫情,也引发学生思考,高考的目标是哪所大学,未来的4年想怎样度过,现在应该怎样做,等等。”杨旭老师介绍。 “我在心愿卡上写下了梦想——福建医科大学。”学生许佳告诉记者:“疫情期间,最美逆行者令人钦佩,我也想成为一名救死扶伤的医生。在高考最后的冲刺阶段,我会努力拼搏,向自己的理想迈进!” 成 长 这堂课打磨了一个多月,有些话刚一张嘴,泪水就在眼底打转 4月14日下午2点,山东济南外国语学校高三学生王嘉豪坐在教室里,收看学校“开学第一课”网络直播。 “听完第一课,我很感动,爱国之情、奋斗之志油然而生。”王嘉豪下定决心,“要珍惜当下、努力奋斗,担负起年轻一代的使命!” 作为第一课的主讲人,济南外国语学校高三教师张静也很激动:“这堂课我和同事们精心打磨了一个多月,稿子反复修改了六遍,有些话刚一张嘴,泪水就在眼底打转。” 按照统一安排,4月14日,济南市寄宿制高三年级返校报到,4月15日走读制高三年级返校复课。两天时间里,全市69所高中毕业年级4.6万学子以不同形式上了“开学第一课”。 “我们不仅要给学生讲好疫情防控知识,更要引导他们珍惜健康、敬畏生命,让他们选择相信、选择坚持,全力以赴,用最佳状态迎接高考。”山东省实验中学校长韩相河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