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深化教育改革创新,就是要改革评价导向机制,把“立德树人”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加快形成有利于人才成长的培养机制、有利于人尽其才的使用机制、有利于竞相成长各展其能的激励机制、有利于各类人才脱颖而出的竞争机制,培植好人才成长的沃土,让人才根系更加发达,一茬接一茬茁壮成长。”凡是不利于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做法都要坚决改过来,让那些针对学生能力与综合素养的教育教学方法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课程与教材体系建设等,真正成为教育改革创新的主流。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旗帜鲜明地提出,“要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健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坚决克服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顽瘴痼疾,从根本上解决教育评价指挥棒问题。” 四是全面依法治教,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法治体系 依法治国是党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作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全面依法治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宏大目标。从“法律体系”到“法治体系”这个“一字之变”深刻表明,我国的法治现代化的基本范式正在发生从以规范为基础的制度体系现代化向以执行为导向的运行模式现代化的重大转变。具体到教育领域,全面依法治教,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法治体系是坚持深化教育改革创新的内在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凡属重大改革都要于法有据。在整个改革过程中,都要高度重视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发挥法治的引领和推动作用,加强对相关立法工作的协调,确保在法治轨道上推进改革。”只有将改革的“破”与法治的“立”结合起来,高度重视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教育改革,才能为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提供法治保障。要加快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法律规范体系,努力实现不同法律规范间的兼容协调;要着力实现法律运行不同环节之间的协调与配合,推进教育行政执法体制改革,构建立法与执法环节之间的良性互动关系,建立高效的教育法治实施体系。 深化教育改革创新要树立系统思维 习近平总书记将马克思主义普遍联系的观点运用到全面深化改革问题上,提出“中国改革经过三十多年,已进入深水区,可以说,容易的、皆大欢喜的改革已经完成了,好吃的肉都吃掉了,剩下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如果说在改革开放初期,本着“各自为战、先易后难”的原则,摸着石头过河,通过在单一领域内统筹改革实现了快速发展,那么随着改革逐步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各领域的关联度和依存度不断增强,单项改革的外部性明显提升,改革的复杂性、敏感性、艰巨性与改革初期不可同日而语。解决这些问题单靠某个领域、某个部门、某个地区“小修小补”式的碎片化改革已难以为继,必须具有系统性的思维、全局化的视野和协同作战的智慧,抓好各项改革的协调配套和系统集成,实现各个领域、各项改革之间的相互兼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深化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加强顶层设计和整体谋划,加强各项改革关联性、系统性、可行性研究。我们要在基本确定主要改革举措的基础上,深入研究各领域改革关联性和各项改革举措耦合性,深入论证改革举措可行性,把握好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关系,使各项改革举措在政策取向上相互配合、在实施过程中相互促进、在实际成效上相得益彰。” 作为具有基础性、先导性作用的关键部分,教育事业在党和国家整体战略布局中应当居于优先地位,其他相关领域应当服务于教育事业的改革发展,应当尊重教育事业发展规律,并为教育事业改革发展创造有利条件,下好优先发展教育事业这枚推动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发展的重要先手棋。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深化改革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单靠某一个或某几个部门往往力不从心,这就需要建立更高层面的领导机制。”不仅如此,习近平总书记并未将教育改革视为一个单纯的政府建构过程,而是将其视为一个更为宏大的社会建构过程。在全国教育大会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办好教育事业,家庭、学校、政府、社会都有责任。”“教育、妇联等部门要统筹协调社会资源支持服务家庭教育。全社会要担负起青少年成长成才的责任。”这就要求我们在给多头管理“做减法”的同时,也要在政府、市场、社会、家庭等多方主体间“做乘法”,努力构建协同网络,凝聚全社会的改革合力。 坚持深化教育领域改革创新,需要我们深刻把握新时代我国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以推进党和国家机构职能优化协同高效为着力点,突出制度建设与机制创新的基础性、战略性、前瞻性作用,秉持系统思维,加强顶层设计与整体谋划,立足教育领域改革发展的特殊性,充分发挥多方主体、多种力量在推进教育事业改革发展中的积极作用,协调好、处理好教育行政部门与其他相关行政部门之间、教育行政部门同市场主体、社会主体之间的复杂关系,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高效的教育改革多方协同体系,形成制度合力,保障教育改革切实、有效、深入推进。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十讲[M].北京:学习出版社,2018. [2]贾立政.在坚持问题导向中开创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7-09-14. [3]刘复兴.教育政策的价值分析[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4]坚持深化教育改革创新——七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全国教育大会重要讲话精神[N].中国教育报,2018-09-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