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攻坚时期,教育事业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深化教育改革创新是新时代推进教育事业发展的必由之路。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新时代我们的工作需要继承党的尊重群众、相信群众、向群众学习的优良传统和优良作风。深化教育改革创新需要充分调动全社会,尤其是教育工作者、学生、家长对教育改革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尊重其意愿、保障其权利、推广优质经验、鼓励创新发展,由点及面地实现教育整体的创新发展。 以人民为中心深化教育改革创新需尊重人民的首创精神。人民群众是教育改革发展的主体,他们既是教育改革发展的受益者,也是教育改革发展的实践者和推动者。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新时代教育事业要紧紧依靠人民,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从人民群众中汲取智慧。尊重人民群众首创精神,须在深化办学体制、管理体制、经费投入体制、招生考试制度改革、深化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尊重基层探索,善于从人民的创造性实践中总结发展经验,不断提炼升华,努力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教育改革创新发展的经验。 3.教育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教育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指明了教育发展的成果不是少数人的战利品,应由全体人民共享,这亦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关键之举。 全民共享教育发展成果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具体表现。人民共享发展成果强调了共享主体的全面覆盖。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让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全民共享教育发展成果包含两层含义:一是覆盖面涉及全体人民,强调让最广大的人民共享教育发展成果。二是全民共享中对于“教育蛋糕”的分配。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强调人人都有享有优质、公平的教育成果的权利。 坚持促进公平、提升质量、服务民生 公平正义是人类社会共同的价值追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让发展更加平衡,让发展机会更加均等、发展成果人人共享”,他强调:“我们要随时随刻倾听人民呼声、回应人民期待,保证人人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在如何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问题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要不断促进教育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以教育公平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1.促进教育公平回应了人民最根本的期待 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就是要把教育公平作为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抓手,满足人民群众公平接受教育的迫切希望,回应了人民最根本的期待。 实现教育公平,需要夯实教育发展的基础,切实解决教育发展中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新时代促进教育公平,首先需要把教育的“蛋糕”进一步做大,立足发展促进教育公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公平正义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最主要的还是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我们必须紧紧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进一步把‘蛋糕’做大,为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奠定更加坚实物质基础。”其次,着力解决发展中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要高度重视农村、偏远地区、特殊人群、困难群众的教育需求,切实保障全体人民特别是处境不利群体公平接受教育的权利。 2.提升教育质量才能满足新时代人民对教育的新需求 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要求我们更加注重不断提高教育质量,把提升教育质量始终作为新时代赋予教育的历史使命与重大责任。 提高教育质量,需以人为本,内外兼修,多管齐下。首先,遵循人才发展规律,“坚持立德树人,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书育人全过程”,要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其次,要着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努力提高教师政治地位、社会地位和职业地位。“教师是教育的第一资源,是发展教育事业的关键所在。”提高教育质量“需要我们大力培养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再次,坚持教育领域的对外开放,统筹推进“双一流”建设,以竞争促质量。“任何一个民族、任何一个国家都需要学习别的民族、别的国家的优秀文明成果。中国要永远做一个学习大国”。加强教育领域的开放融通,可在国际交流与竞争中谋求教育质量的提升。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中央作出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战略决策,就是要提高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 3.以就业为核心服务民生关乎人民最根本的获得感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针对民生问题发表系列论述,十分关注就业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根基工程,必须抓紧抓实抓好。”解决就业问题,就是抓住了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关乎人民最根本的获得感。 解决就业问题关键在于依托政策,拓展高校毕业生就业渠道,提升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能力。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关系个人价值实现、家庭幸福和社会的稳定发展,是就业工作的重中之重,需要政策大力扶持。完善的就业政策,应搭建多渠道、多形式的就业、创业服务体系,改善就业环境,从而提高就业质量。 参考文献: [1]刘国习.科学理解马克思群众史观的四个维度[J].党政论坛,2018(2).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4]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5]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