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关注 科技 财经 汽车 房产 图片 视频 全国 福建

教育

旗下栏目: 教育 体育 网络 军事

2020安徽事业单位考试:将战“疫”进行到底!(2)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采集侠 人气: 发布时间:2020-02-26
摘要:体育场馆、会展中心,甚至客运车站、空闲厂房,迅速被改造成方舱医院。72支援助医疗队全力护航,在武汉三镇筑起一座座安全岛屿。加上扩建计划,到2月25日,武汉市储备的方舱医院床位要达到3万张。 重症和危重症患者

体育场馆、会展中心,甚至客运车站、空闲厂房,迅速被改造成方舱医院。72支援助医疗队全力护航,在武汉三镇筑起一座座“安全岛屿”。加上扩建计划,到2月25日,武汉市储备的方舱医院床位要达到3万张。

重症和危重症患者救治,是最难攻克的“娄山关”“腊子口”——

“肺功能逐渐好转,血氧饱和度上升至98%—100%,心肌损伤标志物肌钙蛋白稳步下降至6700……”看到患者黄先生脱离危险,同济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周宁松了一口气。

2月20日,同济医院光谷院区,周宁所在的心内科护心团队与上海华山医院国家援汉医疗队合作,为64岁的黄先生在床边实施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治疗,给这名遭遇心肌梗死合并新冠肺炎、病情一度十分危急的患者带来生机。

秉持初心,牢记使命。

“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精神,发挥火线上的中流砥柱作用,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首位,全力以赴救治患者,打好武汉保卫战、湖北保卫战。”

截至21日,武汉市累计治愈出院7206人,既有年过九旬的老者,又有仅出生17天的新生儿。随着治愈出院患者数量增多,速度加快,22日武汉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发布第16号通告,要求新冠肺炎治愈出院患者应到指定场所隔离观察14天,进一步巩固治疗效果。如今,武汉全市隔离治疗点和观察点可使用床位超过7.4万张。

坚定信心、科学防治,一系列积极变化正在战场中逐步显现:

武汉市急救中心的120急救专线,从每天超过1.5万人次呼叫的最高峰,到现在回落到3000人次左右;多家定点医院发热门诊接诊量已逐步减少,微博、武汉城市留言板等网络平台中的收治求助信息明显减少;收治重症患者数量最多的同济医院,病亡率从5.85%下降至3.5%左右。

“援”源不断:疫情防控人民战争如火如荼

21日7时,汽笛声中,载着1.9万套防护服,星夜飞驰,由北京西开往南宁方向的Z285次列车抵达武昌站。

21日全天,仅武昌站就有9批次防疫物资运抵,包括药品、医疗器械、口罩等共计近33吨,火速送往战“疫”一线。

“经过全国上下的共同努力,目前医疗物资短缺的状况有了很大改善。”中央指导组成员、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连维良介绍,这仍然是一种紧平衡,下一步总体考虑是“增加数量,保障质量,应保尽保,特事特办”。

战“疫”攻坚,是党中央统一指挥、统一协调、统一调度下全国一盘棋的具体实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充分彰显。

疫情发生之初,湖北确诊人数不断增加,缺床位、缺医护、缺设备、缺物资。以防护服为例,当时全国所有的医用防护服储备,尚不能满足武汉一天的需求!

全国之力,闻令而动——

“只想尽快抵达!”一批批来自全国各地和部队的援助医疗队陆续赶到:

1月24日,首批上海医疗队136人在上海虹桥机场集结,飞往武汉;

1月26日,抵达武汉仅12小时的陆军军医大学医疗队,就开始大批量接收确诊患者;

……

组织19个省份对口支援湖北除武汉之外的地市(林区);

以生命守护生命,把白衣作为战袍。

面对疫病肆虐,3万多全国驰援的医务工作者和湖北武汉同行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坚守在一线,挺身在前沿,在最危险的防疫阵地上昼夜拼搏。

集中优势,合力攻坚。在疫情发生后第一时间,国家新冠肺炎医疗救治专家组成员就抵达武汉,指导规范化诊疗和重症病例医治。目前,全国10%的重症医务人员聚集武汉,达1.1万名,抢救重症和危重症患者。

书记、院长亲自挂帅,带领重症、呼吸等专科医护团队,整建制接管重症病区,按照“一人一策”制定方案,提高救治的科学性和精准性。“发挥我们的人才优势、技术优势、学科优势,一定要打赢这场阻击战。”北大一院院长刘新民说。

“为了一线的战士们!”一家家企业紧急开工全力生产,送往湖北和武汉的物资源源不断;

……

产品不停供、质量不降低、价格不上涨……疫情防控关键时刻,来自四面八方的物资援助,牢牢守住湖北和武汉的战“疫”保障线和民生保障线。

面对严峻考验,武汉人民艰辛抗击、顽强坚守——

大年初一,看到中建三局一公司的招募令,武汉江夏的危龙、危凤、危超三兄弟立即报名。雷神山医院建设工地上,三兄弟并肩战斗,开起了运输车、挖掘机。

身后约80米,是集中收治重症患者的金银潭医院;右侧约百米,是武汉客厅方舱医院。这些天来,武汉宏图大道加油站经理马婷一直坚守岗位,“医生为生命加油,我们也要为他们加油!”

危急关头,人心愈坚。更多人在平凡的坚守中付出,共同支撑着这座城市的运转。

“尽己所能,使命必达!”

经营一家餐馆的武汉小伙郝乐,每天早晨7点起床赶到店里,跟员工一起用储备的食材炒菜做饭,准时将盒饭送到医护人员手中。春节以来,他累计为9家医院免费送出盒饭超过3500份。

在蔡甸区新民村,村干部日夜不停奔忙,大家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家家户户出人出力。“目前,村里有30多人报名参加路口值守、测量体温等工作,排班表已经列到了2月底。”60岁的村民曾学鹏说。

一家家餐馆为医护人员免费送餐;一批批爱心车主义务接送医护人员;一名名退伍军人报名参与社区“拉网”排查……江城街头巷尾,爱心在流淌,彼此的支持在交融、传递。

战斗在一起的,何止武汉人民。

大年三十凌晨,河南退伍老兵王国辉就开始敲响村民的家门。“请大家一起干活,开始人家不情愿,我说这一车菜不是卖钱是捐给武汉,大家伙儿马上就响应了。”

他带着20个村民,一上午采摘5000多斤蔬菜;顾不上歇口气,自驾400多公里,当晚赶到武汉,将蔬菜捐给火神山医院项目部。“我是种菜的,就想为武汉尽一份心。”

武汉不是“孤岛”,武汉不是孤军作战。

武汉是湖北人民的,也是全国人民的,所有中国人都与武汉人民一起守护着这片美丽的土地,守护着共同的家园。

大江奔腾,潮落潮起;众志成城,共克时艰。

责任编辑:采集侠
首页 | 资讯 | 关注 | 科技 | 财经 | 汽车 | 房产 | 图片 | 视频 | 全国 | 福建

Copyright © 2015 新闻资讯门户站 版权所有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