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其实不无道理。有些导师在选择学生时,会这样考虑:二本院校的学生,尤其某些考研名校,大多很早就开始准备考研,基本上都是考试能力强、综合能力差。而985的学生往往不会像二本学生那么重视考研,他们可能在做实验、做项目、写论文,最后才为考研做准备。虽然他们可能不会像二本学生那样得高分。但在理论上能接触到更广的知识面,这对今后的学习研究更有帮助。 一位负责研究生招生的985高校老师透露:985/211院校导师更愿意接收985/211院校的本科生。高校都希望自己的生源质量好一点,985/211的生源占比高一些,学科评比时也会占优势。 4就业:名校是最简单粗暴的筛选网 最近,左鹏飞(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14级直博研究生)因为拿到华为高薪offer,备受关注。 其实,他在还没毕业时,就已经被华为“盯上了”。12月,他作为华为“天才少年”被聘任,年薪高达200万! 左鹏飞 除了华为的offer,他还拿到了阿里、腾讯、深信服等企业的offer,薪资也都相当可观。 在华为最新公布的年薪管理通知中,公布了关于8名2019届应届顶尖学生的年薪方案,其年薪的最低为89.6万元,最高为201万元! 而这8名顶尖学生,无一不是毕业于名牌大学! 2. 秦通,毕业于香港科技大学机器人研究所,于2015年获得浙江大学控制系学士学位。 3. 李屹,毕业于北大数学学院,硕博连读生,今年7月刚刚毕业。 4. 管高扬,毕业于浙江大学创新软件研发中心,研究方向为物联网和边缘计算。 5. 贾许亚,本科直博,毕业于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时获得数学建模国家一等奖,获得“2017人民网优秀技术课题”一等奖。 6. 王承珂,毕业于北京大学,本科直博,电子信息科学类专业。2007年从贵州遵义航天中学获全国信息竞赛一等奖,保送北京大学。 7. 林晗,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8. 何睿,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计算数学所,计算数学专业。 其实,有时候也不见得是因为歧视,企业知道普通高校也有人才。但简历实在太多,企业需要花最短的时间和成本找到能力较强的人,一个一个来筛选,人力、物力和时间成本会比较高,没企业愿意出。所以,用名校(双一流)这样的标签来筛选人才,就成了成本最低的方法! 千万不要小看环境的影响 仔细想一下,你有没有过这样的感受: 刚进入高中的时候,每个人都怀着努力学习的心态。无论是重点高中、普通高中,还是职高,都会有特别努力勤奋的人。 但是,为什么走着走着,就会消失一大半呢? 《精进》中有这样一段话: 一个成熟的人,他的标准来自他的内心,而大多数人,却受环境所左右。一个年轻人,进入一所不那么优秀的高校,对自己的标准会不由自主地降低,以适应这个环境,减少自身与环境的冲突,而这种做法对他们的人生也许是致命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