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谈话两个多月之前,时任周邓纪念馆副馆长李力因违反组织纪律,受到党内严重警告处分,行政级别从正处降为副处。那段时间,李力感到迷茫、无助,内心复杂又沉重,担心组织不再信任,同志们看不起,沉重的思想包袱甚至一度使她意志消沉、心灰意冷。 在她最为起伏不安时,纪检监察组同志代表组织的回访,如同一场及时雨,助她抚平心里的波澜。 此后,纪检监察组又陆续做了4次回访。一次次暖心的谈话和帮助,使李力树立起认错改错、再次启程的信心和勇气。同时,少儿图书馆党总支书记、馆长马忠庚也及时对李力进行思想引导,使李力进一步燃起工作激情,很快适应并投入到新的工作岗位。 2018年3月,正是巡察整改的关键时期,反馈中“存在3名长期留职和长期歇病假人员”是少儿馆历史遗留的“老”问题。这件事,就在李力的分管范围。她也知道这个问题不好处理,一旦处理不当就可能引起矛盾。但她想到了组织的信任,没有任何推脱,而是把它当作一次对自己的考验。在走访调研、咨询律师、查阅法规后,李力多次与3名当事人及家属进行沟通,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最终2人辞职,1人回岗。化解了矛盾、解决了难题,也让大家对李力刮目相看。 “没有组织的回访帮教,就没有我如今履职尽责的勇气和魄力。”在工作中,李力对可能违反有关规定的事项,敢于在会议上提出不同意见,她还充分发挥自身原来业务特长,在市图书馆系统成立了第一家宣讲小分队,走出馆区做宣传,提议建立职工食堂,解决就餐等难题……她用感恩之心,迎接每一项工作;她用实际行动,回报组织的关怀。 2019年5月24日,李力的处分影响期满。这500多个日日夜夜,对李力来说,既是负重前行,也是重新出发,而她最深的体会是:“严管背后,凝聚的是组织的厚爱。处分,也不是前进的‘紧箍咒’,而是自己回归正确航道的引路‘灯塔’。” (曹雅丽) 回访暖人心,压担子提精神——“党像母亲一样扶着我、领着我” “党组织和党员之间,就好像母亲和孩子一样。母亲教育孩子,是为了让他更好地成长。”在谈到帮扶回访工作时,身为母亲的李洪艳,用了这样一个生动的比喻。 李洪艳原任天津市东丽区副区长,2017年8月,她因环保工作被问责,受到党内严重警告处分并被免职。一时间报纸、网络关于其被问责的消息纷至沓来。“当时思想压力很大。”李洪艳坦言。 孩子犯错,母亲最心疼。天津市委、市纪委以及区委相关领导同志多次与李洪艳谈心谈话,首先关心的就是她能不能正视问题、会不会就此消沉。让人欣慰的是,李洪艳心态始终摆得很正:“我有压力,但不委屈。环保整改不到位,跟我没到现场实地查看和督促有关系,我有责任。” 然而,李洪艳还是哭了。“组织对你的处分是一种警醒,并不是否定你之前的所有努力,组织没有忘记你,更不会抛弃你。”天津市纪委监委先后两次对李洪艳进行了回访教育,回访人员的话让她至今想起来心里还暖暖的。谈话中,回访人员对过去成绩充分肯定,让她不由回想起自己从一名普通工作人员成长为副局级领导干部的历程,李洪艳百感交集、潸然泪下:“是党组织培养自己一点点成长起来,而面对自己的过错,组织没有‘一处了之’,更没有因为一件事情而全盘否定。我只有更加努力工作,才能不辜负组织多年的培养。” 提振精神再出发。东丽区委区政府将一件件专项任务交给李洪艳,她汲取教训、改进作风,到现场、抓落实,把各项工作盯得紧紧的、做得实实的。区里大棚房改造工作涉及的700多个点位,她走了个遍,全覆盖、无死角地全面排查;在历史遗留项目产权证办理工作中,她带领相关部门和街道把办理点设到社区,让群众跑一次就能拿到产权证,在一个半月时间完成了7万多份产权证办理……李洪艳以新的作为和成绩,得到组织肯定和群众认可。 “党像母亲一样扶着我、领着我,教会我走路,我每成长一分前进一步,这里面都渗透着党的亲切关怀和苦心栽培……”李洪艳用《雷锋日记》中这段话,道出了自己的深刻感触。她由衷感恩组织给予的信任和关怀,也把这段不同以往的历程,视作对自己工作能力的再磨砺、党性修养的再淬炼。(宋梁缘) 惩前毖后、治病救人,对党外干部不例外——“伸出手拉一把,站起来再出发” 马骁,天津市滨海新区塘沽街道人大工委原主任、现任区住建委副主任,农工党党员。2018年8月,马骁因在街道分管民生工作期间,对辖区存在违规享受低保待遇的问题未能及时发现,负有领导责任,被给予行政记过处分。 让马骁没想到的是,2019年3月滨海新区纪委监委组织对全区446名受处分干部开展回访工作,她也是回访对象之一,由区纪委副书记、区监委副主任李林根与她作了回访谈话。 “最近怎么样,有什么困难没有?林根同志的开场语,一下子拉近了我们的距离。他叮嘱我不要因处分而背上思想包袱,更不能影响工作,让我加油干。听着这些暖心的话,我的‘委屈’全都涌了出来。”马骁告诉记者,她以前从未对人完完全全地说过心里的压力和想法,也认为自己已经调整好心态,没想到有些其实是闷在心里、不得倾诉。这次回访,彻底打开了她的心结。那天后,她感到包袱真正放下了,轻装上阵、继续前行。 不止于此,回访还有一点让马骁深受触动、深为感动:“我是一名党外干部,但党组织惩前毖后、治病救人,没有把我排除在外,这让我由衷感到温暖。” 事实上,对受处分党外干部的教育帮助,并不限于马骁。“随着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实现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监察全覆盖,‘惩前毖后、治病救人’方针、‘四种形态’的理念也要应用于监察工作之中,覆盖到所有公职人员。”滨海新区区委常委、区纪委书记、区监委主任赵金存认为,“不管是党内干部,还是党外干部,都是组织培养起来的。对受处分的党外干部,组织同样要伸出手、拉一把,用关心关爱让他们站起来、再出发。” 2019年6月3日,滨海新区纪委监委向区委提交了一份关于对表现突出受处分干部重新任用的请示,建议处分影响期过后,在干部调整使用中作为重点对象予以考虑。 马骁的名字,就出现在这份建议名单中。(曹雅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