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主义商业模式就是指企业把客户利益作为战略起点,站在人文关怀主义角度帮助消费者解决问题,经营用户的Costco并不致力于为消费者提供无微不至的服务,而是利用高质低价的引流商品,吸引用户成为Costco会员大家族的一员。 Costco应该如何考量国情,走出一条独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Costco之路? 开业首日火爆的Costco,沉醉于上海大妈们的哄抢式消费,难免陷入上海大妈们制造的“哄抢幻觉”中。 Costco通过定位于美国最广泛的中产阶级,设定预付费机制保持稳定的现金流支出。可惜商业世界从来不存在神话,越洋而来的Costco能否克服自身问题,迅速适用快速变化的中国市场。 日益庞大的中国中产阶级,与美国最广泛的中产阶级之间,Costco应该如何考量国情,走出一条独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Costco之路?Costco又是否能够打破外资零售“巨头”在中国的魔咒? 这些年外资零售“巨头”在中国混的都不咋地,首当其冲的是家乐福,法国家乐福集团不惜“贱卖”也要甩掉家乐福中国这块“荡手山芋”。 2019年6月23日,苏宁易购公告称,公司全资子公司苏宁国际拟出资48亿元收购家乐福中国80%股权。在这次交易过后,苏宁易购将成为家乐福中国控股股东,家乐福持股比例将降至20%。 家乐福中国曾经依靠其“大卖场”的新型零售业态成为行业内的首屈者,被誉为是零售界的“黄埔军校”。 每年门店数以十多家的速度迅速扩张,截止2006年,家乐福中国的门店数已经突破100家了,成为国内名副其实的大卖场龙头。、 然而就是在中国市场深耕了将近24年的法国零售“巨头”也将要改名姓“苏”。沃尔玛、家乐福、大润发等大型商超也在新零售的夹攻之下明显感觉到疲惫,“巨头”都集体出现业绩下滑、裁员、关店等无奈之举。 Costco又是否能够打破外资零售“巨头”在中国的魔咒?Costco经营模式固然神奇,但是要如何保持自己的新鲜感,征服喜新厌旧、日益庞大的中国中产阶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