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从旧社会过来的穷孩子,从小父母双亡,没有感受过父母之爱,是党解放了我,把我从一个只有初中文化的穷孩子教育培养成一名共产党员、痕迹检验专家,党给了我第二次生命,我要报恩,完成好党交给我的每一项任务,永远听党话、跟党走,这是我一生的信念和精神力量。”谈及此,崔道植哽咽了。 “我是1953年12月6日入党,入党介绍人是闫明信,刘永祥”,对于自己的入党时间,已85岁高龄的崔道植脱口而出。崔老说,入党对他而言,是政治生命的开始,意义非凡,他将永远铭记,并且一生以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 “崔老师不管路程有多远,也不管自己多大年纪,到现场办案,他能坐火车,绝不坐飞机,能挤公交、地铁,绝不让人派车接送。用他自己的话说‘为国家省点钱’。”与崔老共事多年的黑龙江省公安厅刑侦总队副总队长曹华说。 他的学生,黑龙江省公安厅常务副厅长吴刚也领教过崔老的“倔脾气”。“一次和同事出差回哈尔滨,碰巧与崔老师同乘一个航班。飞机到达后,已是深夜,单位来车接我们,我邀请崔老师一同回市区。但崔老师坚决不肯,反复说:‘我已经退休了,不能再占公家的资源。’到底还是花钱坐大巴回家。”这件事让吴刚终生难忘,也时刻鞭策着他。 崔道植不仅自己一生献给共和国的刑侦事业。受他影响,三个儿子也投身警营。特别是小儿子崔英滨继承父业,也从事痕迹检验工作。 “忙”是崔英滨小时候对父亲的唯一印象。“父亲早出晚归,有时候连续1个月在外面办案或者在实验室,根本见不到面。看到母亲吃苦受累,我非常不理解,甚至一度很恨他。”崔英滨说,“后来我从事与父亲一样的工作,才开始慢慢体会,要干好这份工作就要把自己全部奉献出去。每次出去培训的时候,全国各地的公安干警每每提起父亲都很是敬佩,现在我为他骄傲。” 崔道植的老伴患有阿尔茨海默症,近两年病情愈加严重。夜晚,在养老院的公寓里,崔道植照顾老伴入睡后,自己悄悄从床上爬起来,轻轻关上房门,来到客厅,打开电脑,一直工作到深夜。 “剩下的时间不多了,我想把60多年来经历过的经典案例,做成一个个PPT,集合成册留给新一代刑侦人员做个参考。另外,只要公安部和省公安厅有指令,我马上出发去现场。”崔道植的话掷地有声。 【短评】 弹道有痕 忠诚无悔 回首崔道植的从警人生,就像翻开了一本厚厚的卷宗,这是一部共和国刑侦技术的发展历史,也是一件件大案要案的真实记录。他缜密而精确的鉴定报告为一个个疑难案件的侦破,提供了明确的方向。 辨痕知枪,观弹知人,崔道植在长期而艰苦的实践中练就了一双“火眼金睛”。从警以来,由他检验鉴定的痕迹物证,超过了7000件,无一差错。他研发的痕迹图像处理系统、弹头膛线自动识别系统填补了国内刑侦技术的一项项空白。 功勋是奉献的力量,忠诚是信仰的见证。“神探”之神来源于精神的力量,来源于永不磨灭的忠诚。当谈及党和国家将他从一个只有初中毕业的穷孩子教育培养成一名共产党员、痕迹检验专家时,崔老曾一度哽咽。他说党给了他第二次生命,他要报恩,完成好党交给的每一项任务,永远听党话、跟党走,这是他一生的信念和精神力量。 “我是1953年12月6日入党。”对于自己的入党时间,已85岁高龄的崔道植脱口而出,时间精准到天。因为,对他而言,入党是政治生命的开始,意义非凡,他将永远铭记,一生以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 “要坚持政治建警、全面从严治警,着力锻造一支有铁一般的理想信念、铁一般的责任担当、铁一般的过硬本领、铁一般的纪律作风的公安铁军。”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公安工作会议上强调。字字千钧,重托如山。 63年履职尽忠,63年无怨无悔,崔道植用他一生的付出与奉献,生动诠释着“四个铁一般”的公安队伍之魂,更让我们看到了一名共产党员的赤诚初心和使命担当,他用信仰树起了一座丰碑。 (本报记者 张士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