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4日,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工业司指导,汝阳县人民政府主办的绿色建材产业发展论坛在汝阳县产业集聚区召开。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等工业和信息化部门相关负责人,行业协会、科研院所、骨干企业和新闻媒体等共150余人齐聚一堂,共话国内建材高质量发展之路。 工业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工业司副司长邢涛、省工信厅副厅长郝敬红、洛阳市副市长侯占国、汝阳县委书记潘峰出席论坛并致辞。邢涛在致辞时表示,大力发展绿色建材符合国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方向,符合新时代建材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是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具体举措。党中央、国务院对发展绿色建材做出了总体部署,工业和信息化部等部门出台了一系列具体政策和措施。希望社会各界人士继续支持和帮助汝阳县建设绿色建材产业园区,助力汝阳县早日脱贫摘帽。 论坛上,中国建筑材料工业规划研究院院长曾令荣、住建部工信部绿色建材评价管理办公室主任刘敬疆等有关专家学者、骨干企业代表分别作了发言。大家围绕绿色建材产业转型,畅谈发展前景。 据悉,汝阳县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和秦巴片区扶贫开发重点县,也是工业和信息化部定点扶贫的4个县之一。自2013年以来,工信部作为国务院对口帮扶单位,先后派多名同志到汝阳县驻点帮扶,投入大量的资金、项目助力脱贫攻坚,指导当地长期持续发展绿色建材行业。近年来,汝阳县抢抓国家大力发展绿色建材产业的政策机遇,提出了发展绿色建材,争创国家级绿色建材产业示范基地的目标。汝阳县委、县政府不断创新方法,实施精准招商,不断完善配套设施,拉长产业链条,使汝阳绿色建材暨装配式建筑产业迎来“聚”变。围绕绿色建材暨装配式建筑产业,严格按照“建链、补链、强链”“招大、引强、选优”的要求,规划建设4平方公里的拓展区为绿色建材产业园。在开放招商工作中,该县高度重视招商引资工作,对“大、好、高”项目继续实行“一事一议”的协商机制和“一案一策”的决策机制,全透明服务、全跟踪保姆式服务,倾力打造“亲商、安商、富商、护商”的发展软环境,实行“一费制”项目收费、“一站式”领办服务、“两个零距离”办结。 截至目前,全县绿色建材企业24家,绿色建材年产值超80亿元。形成了以国邦陶瓷、强盛陶瓷等为依托的陶瓷产业集群;以洛玻龙昊、优克玻璃等为依托的玻璃产业集群;以鸿路钢构、北玻硅巢等为依托的装配式建筑的产业集群;以泰石岩棉为依托的保温装饰材料产业集群;以安华科建、中电建(洛阳)、中泰弘义等为代表的全产业装配式建筑和绿色建材大型在建项目。汝阳已成为洛阳市主要的绿色建材和玻璃产业发展区,唯一一个装配式建筑重点推进县,全县初步形成了种类齐全、规模集聚、配套完善的绿色建材产业带。 中国建筑材料工业规划研究院院长曾令荣 推动绿色建材产业的品质革命 绿色建材有一个被大家逐渐认识接受的过程。1999年首届全国绿色建材发展与应用研讨会上,我国首次提出绿色建材概念,2014年年初住建部、工信部联合印发《绿色建材评价标识管理办法》,正式明确了绿色建材的定义。一般而言,绿色建材是指在全生命周期内可减少对天然资源消耗和减轻对生态环境影响,具有“节能、减排、安全、便利和可循环”特征的建材产品。 党的十八大提出,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的总体战略布局中,突显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地位。进入新时代为绿色建材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机遇。如城市综合管廊和海绵城市建设,将为绿色建材管廊、管道以及透水建材、防水材料、高性能混凝土制品等提供广阔的市场空间。 下一步,绿色建材行业应以质量变革为导向,推动绿色建材产业的品质革命。而其中的关键就是抓创新,创新中的关键是抓智能制造,将持续推进建材产品迈向高端化、高性能化、高质服务化、品牌化发展。这就需要在以更高效为导向的投资升级,以更强劲为导向的动力升级,以更高端为方向的产业升级,以更公平为方向的营商环境升级,以更精准为方向的服务升级等五个方面持续发力,着力用新的技术、新的业态、新的模式来引导改造传统产业。 住建部工信部绿色建材评价管理办公室主任刘敬疆 建设更高水准的绿色建材认证评价体系 国务院2016年发布意见,明确提出要按照统一目录、统一标准、统一评价、统一标识的方针,将现有环保、节能、节水、循环、低碳、再生、有机等产品整合为绿色产品,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绿色产品认证与标识体系,统一制定认证实施规则和认证标识,并发布认证标识使用管理办法。 从我国整个绿色体系看,涉及绿色建材方面的绿色体系基本包括了绿色制造、绿色评价和绿色认证三大体系。 我们的目标是以全国绿色建材评价标识管理信息平台为载体,坚持市场主导,动员广大企业进入平台,实现到2020年,城镇新建建筑中绿色建筑面积比重超过50%,绿色建材应用比重超过40%的具体目标。 下一步围绕建设更高水准的绿色建材认证评价体系,我们准备做好如下工作:一是要升级现在全国绿色建材评价标识管理信息平台,调动市场主体的积极性,扩展绿色建材入库条件,建立负面清单管理制度。二是由住建部牵头建立并发布绿色建材框架(准入)目录清单。三是采信现有绿色建材标准和规范并尽快发布。四是与市场监管总局协商,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现有绿色建材评价机构开展认证机构的备案工作。五是发展绿色建材产业联盟,吸纳绿色建材企业,鼓励非绿色建材企业开展绿色建材评价,组织开展宣传和推广活动。 中国非金属矿协会副会长唐靖炎 加大非金属矿保护性高效开发 我国非金属矿资源总体丰富,已探明储量的93种非金属矿产资源。国内非金属矿业起步于上世纪五十年代,大致经历三个发展阶段,也就是工业原料阶段、原料与深加工并举阶段、矿物功能材料阶段,目前已基本形成地勘、采掘、选矿、功能材料加工等完整的工业体系。 与此同时,非金属产业也存在着集中度低,行业科技创新碎片化等问题。 新材料产业是国际经济竞争的制高点,也是国民经济战略性的先导产业。发展非金属功能矿物材料产业,是非金属矿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调整产业结构的关键举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