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关注 科技 财经 汽车 房产 图片 视频 全国 福建

建材

旗下栏目: 动态 建材 趋势 市场

浙江:加快水泥建材行业绿色发展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采集侠 人气: 发布时间:2020-07-28
摘要:浙江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关于加快制造业绿色发展的指导意见文号:浙经信绿色〔2020〕78号各市、县(市、区)经信局: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以新发展理念引领制造

  浙江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关于加快制造业绿色发展的指导意见

  文号:浙经信绿色〔2020〕78号

  各市、县(市、区)经信局:

  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以新发展理念引领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精神和建设美丽浙江决策部署,建设制造强省,加快绿色发展,现提出如下指导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考察时提出的“努力成为新时代全面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窗口”新目标新定位,全面落实制造强省战略,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以产业结构低碳化、生产过程清洁化、能源资源利用高效化、区域经济循环化为途径,实施绿色制造重点项目,构建以绿色工厂、绿色园区和绿色制造先行区等为重点的绿色制造体系,全面提升制造业竞争新优势,打造全国制造业绿色发展标杆地,让绿色成为浙江发展最动人的色彩。

  (二)基本原则

  ——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发挥政府在推进制造业绿色发展中的引导作用,加强机制创新与政策激励。进一步强化企业在推进制造业绿色发展中的主体地位,激发企业活力和创造力,积极履行社会责任。

  ——改造存量,优化增量。加快传统制造业绿色改造升级,鼓励使用绿色清洁能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淘汰落后设备工艺,从源头减少污染物产生。积极引领新兴产业高起点绿色发展,强化绿色设计,开发绿色产品,发展绿色产业。

  ——创新驱动,应用引领。积极推动制造业绿色发展科技创新、管理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研发一批先进适用的绿色工艺技术及装备。加快节能减排、工业节水和资源综合利用先进技术装备应用,推动实施一批绿色制造重点项目。

  (三)主要目标

  到2022年,绿色生产方式进一步普及,生产高效、空间集聚、资源循环利用的绿色低碳产业链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绿色制造产业快速发展。绿色产业增速高于全省GDP增速,八大高耗能行业占比持续下降,形成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骨干企业,节能环保技术、装备、产品和服务等绿色制造产业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能源资源利用效率明显提高。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保持国内领先水平,重点行业单位产品能耗达到或接近世界先进水平。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比2019年下降10%以上,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96%以上,规模以上工业亩均增加值比2019年提高10%以上。

  清洁生产水平大幅提升。先进适用清洁生产技术工艺及装备普及率进一步提高,推进清洁生产审核企业1800家以上,重点行业企业全面实施清洁生产审核,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比2019年下降4.5%以上。

  绿色制造体系加快建立。绿色制造标准体系进一步完善,创建国家级绿色园区12家左右,绿色工厂评价工作全面推进,培育省级以上绿色工厂达到300家以上,主要产业龙头企业初步形成绿色供应链。

  二、主要路径

  (一)推进产业结构绿色化。立足我省生态资源禀赋和产业发展实际,加快发展具有技术含量和环境质量的绿色产业。以纺织印染、化工、化纤、非金属矿物制品、有色金属加工等行业为重点,全面推行传统产业绿色化升级改造。严格执行钢铁、水泥、平板玻璃、铸造等行业产能置换办法,利用综合标准依法依规推动一批能耗、环保、安全、技术达不到标准和生产不合格产品产能关停退出。

  (二)推进生产过程清洁化。大力推进自主创新战略,推进清洁生产关键技术攻关。大力推广应用清洁生产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重点在冶金、建材、有色、化工、电镀、造纸、印染、农副食品加工等行业,推进清洁生产技术改造,树立标杆、示范推广。严格执行国家鼓励的有毒有害原料替代目录,从源头上防止污染物产生。

  (三)推进能源资源利用高效化。大力发展清洁能源,提高非化石能源在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重,推广新能源与传统能源相结合、小型分散与集中利用相结合的新型用能方式。推广中低品位余热余压制冷、供热和循环利用。大力推广新型节水工艺和技术,推进工业园区企业间串联用水、分质用水、一水多用和循环利用。持续深化“亩均论英雄”改革,实施全域低效企业改造提升行动。

  (四)推进区域经济循环化。大力推进企业、园区循环经济发展,在此基础上,发展区域循环经济,推动区域内资源的循环利用,形成循环经济的规模效益,促进循环经济的平衡发展。推进跨区域合作,促进企业、行业、区域链接共生和协同利用,构建循环经济产业链,实现区域经济与循环经济协同发展,从根本上改变“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增长模式。

  三、重点举措

  (一)实施一批绿色制造重点项目。以化工、建材、化纤、纺织印染等行业为重点,每年组织实施一批重点节能减排技术改造项目,推进关键节能减排技术示范推广和改造升级;以纺织印染、造纸、石油炼制、食品发酵、化工、有色金属等重点用水行业为重点,每年组织实施一批工业节水技术改造项目,开展节水型企业建设活动;结合无废城市创建,每年组织实施一批工业“三废”综合利用技术改造项目,推动工业企业主动开展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实施绿色新兴产业培育工程,不断壮大节能环保、新能源等绿色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构建自主可控、安全高效的绿色产业链,加快形成绿色发展新动能。

  (二)培育一批绿色工厂。按照厂房集约化、原料无害化、生产洁净化、废物资源化、能源低碳化原则,结合行业特点,推动企业优化制造流程、采用先进节能技术和装备、加强生产制造管理等,创建绿色工厂。制定出台省级绿色工厂标准规范,择优确定一批省级绿色工厂。推动各地结合实际开展绿色工厂分级评价。积极开发推广具有无害化、节能、环保、高可靠性、长寿命和易回收等特性的绿色产品,构建以全生命周期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为导向,涵盖采购、生产、营销、使用、回收、物流等环节的绿色供应链。

  (三)创建一批绿色园区。对标工信部《绿色园区评价要求》,选择一批基础条件好、代表性强的工业园区,优先推荐申报国家级绿色园区。从空间布局优化、产业结构调整、企业清洁生产、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环境保护、组织管理创新等方面,推进现有各类园区进行循环化改造。鼓励园区建立能源监测管理平台,对各类园区内主要用能单位的能源利用状况进行实时、量化、准确的动态监管,构建智慧的能源管理系统,鼓励工业园区开发应用园区大脑、第三方环保管家等新型管理模式,实现工业园区智慧管理。

责任编辑:采集侠
首页 | 资讯 | 关注 | 科技 | 财经 | 汽车 | 房产 | 图片 | 视频 | 全国 | 福建

Copyright © 2015 新闻资讯门户站 版权所有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