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认为市场对于中国建材价值认知存在显著的预期差,具体表现为: 1、中期视角来看,公司的杠杆压力有望转化为低融资成本下的资金优势,足以支撑本轮资产置换、业务扩张带来的竞争能力提升,同时相应也会伴随着公司资产质量的优化; 2、公司是熟料产能资源化的最大受益者,现有产能置换政策下产能质量提升潜力最大; 3、从公司的成长性来看,公司在水泥产业链依然具备较好的发展潜力,主要来自于水泥竞争力的提升、骨料和混凝土产能的扩张。但是我们认为,公司的发展潜力不止于水泥产业链,公司在泛新材料领域依然具备巨大的发展空间,比如锂电池隔膜领域和碳纤维领域,发展空间广阔。 同时,中国建材的现金价值有望中枢提升。 1、现在和未来的杠杆效果:企业杠杆适度降低,资金成本显著下降、盈利能力下限提升且波动降低的情况下,合意的杠杆水平会降低财务费用同时显著提升经营成效。 2、我们认为按照目前的盈利能力和对应的商誉减值进度,公司有望在未来数年内完全将商誉完全“挤出泡沫”,公司的资产质量有望进一步提升,中国建材的商誉金额有望快速达到非常合理甚至是低估的状态。 3、从 2018 年开始,中国建材的经营净现金流较海螺水泥的领先有扩大的态势。 我们认为从绝对估值的角度,中国建材的整体市值显著低估。即便考虑到现阶段公司真实盈利能力尚未充分显现,相对估值也是明显偏低,我们首次覆盖给予“强烈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房地产需求大幅下滑,基建需求不及预期,市场竞争格局恶化,水泥价格显著下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