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融大增有多少流向基建?周五央行公布1月社融4.64万亿(同增1.56万亿)总量大超预期,市场一大疑问是这些增量社融有多少流向基建领域?从社融结构上看,与基建领域相关的科目主要有对非金融性公司中长期贷款、企业债券融资、地方政府专项债、委托贷款和信托贷款。我们逐项分析一下: 1)企业债券融资1月同比多增3768亿元,它是统计各非金融行业的企业发债额,这其中应该有相当一部分是城投发债(也分布于各个行业中)。根据Wind对各行业债券发行金额的统计,1月与基建相关的建筑装饰、公共事业、交运三个行业同比多发债券994亿元,此外,统计中有“综合”这一行业发债同比多增730亿,由于“综合”行业的投向不明确,可能包括了相当部分城投基建,那么,我们大致认为社融中企业债券融资这一项的同比新增额中约有1000-1700亿流向基建。与此对应的是,根据Wind城投债的专项统计,1月城投债同比多发行2015亿,偿还旧债同比增加518亿,净发行额同比增加1498亿。结合两组数据,我们可以认为1月企业债券融资增量中有近一半流向基建,量级在1500-2000亿元左右。2)对非金融性公司中长期贷款1月同比大幅增长9668亿,这部分贷款既有可能流入基建(融资平台、项目贷款,或建筑企业),也有可能流入房地产或制造业。由于没有更细分的行业统计,我们假设对公贷款的流向与债券融资的行业结构是一致的,则有约新增4800亿流向基建。3)地方政府专项债1月发行1088亿元,去年同期没有发行量,因此是净增量资金。但专项债有明确的投向,我们统计2018年投向基建/土地储备/棚改的金额分别占32%/45%/23%,2019年1月投向基建/土地储备/棚改的金额分别占22%/54%/22%。2019年1月发行的专项债中约340亿投向基建。4)委托贷款和信托贷款与影子银行有关,也是以往基建资金的重要来源之一,1月两项合计同比基本持平,因此影响不大。但需注意的是,委托贷款和信托贷款从环比趋势上看已有改善迹象,后续趋势值得关注。综合来看,我们预计1月社融同比增加1.56万亿中有大约6600-7100亿元可能流向基建,渠道包括:融资平台的债券及贷款(预计是主要增量来源)+基建相关行业(建筑、公用事业、交运等)的企业债券及贷款+各类项目(包括PPP)的配套贷款+专项债(地方政府体内负债)。根据我们以上的分析,1月社融增量中有接近一半可能流向基建领域。这印证了我们此前对基建形势的判断,预计在货币宽松及基建发力背景下,基建资金来源将逐步充实,基建投资增速有望逐步提升。我们虽然也对1月社融大增的情况是否能持续持怀疑态度,但在2、3月数据出来之前,短期的策略应该更加积极一些。 关注同花顺财经(ths518),获取更多机会
责任编辑:yjj
0人
+1
收藏(0)
分享到: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