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钢结构安装监理工作控制要点 1)认真熟悉施工图纸设计说明,明确设计要求,主持图纸会审和设计交底工作。 2)审查《钢结构加工制作及吊装》等专业施工方案。重点审查施工单位的组织质保体系,主要分项工程的施工方法、焊接要点和技术质量控制措施。 3)钢结构安装单位、施工人员及监检人员必须具有相应的资质,切应符合国家等有关规定。 4)钢结构安装单位应在施工现场建立《钢结构安装质量保证体系》,其主要成员应由相应资质人员担任,施焊人员应持有相应焊接位置、且有效期内的焊工合格证;进入现场的施工机械,应保证设备的完好率,同时应具有相应的安全操作性能(如电焊机配备的电压表、电流表,塔吊饿安全操作准运证等)。 5)钢结构构件及钢结构附件等进入现场后,按到货批次进行检验。 合作合作钢结构工程报价 (2)钢结构制作质量控制要点: 1)督促施工单位实施场内制作机械加工,编制加工制作图,梁板接点应放大样校对,经检查确认后加工。 2)针对工程的实际情况,督促施工总承包方专人负责对分包单位的生产管理和质量控制,如制作用尺、钢构件放样、切割、矫正、边缘加工、制孔(螺栓孔、穿钢筋孔、混凝土振捣孔等机械钻孔)、组装、工程焊接和焊接检验、除锈、编号等,并对首件制作进行重点监控。 3)对型钢(劲型)构件制作过程中不定期抽检,重点放在构件的母材的验收、复试、焊接试件的试验、焊接、焊缝的超声波探伤检验以及外观检验上。 4)对批量制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应及时会同有关单位予以协调加以控制,确保构件的制作满足吊装的需要。 5)型钢构件制作的允许偏差应符合《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2001)附录C钢构件组装的允许偏差规定。 (3)钢结构构件储存、运输和验收的质量控制要点: 1)督促加工方将钢构件按照构件编号和安装顺序堆放,构件堆放时,应在构件之间加垫木。 2)检查加工方依据构件进场计划单安排运输,装车时应绑扎好,以避免构件变形,确保运输安全而进行控制。 3)劲性钢构件制作完成并经自检合格填写自检表和报验单并报验后按照钢结构制作和验收依据进行验收,同时检查文件是否齐全。 4)对各种钢构件的进行100%检查。 5)所有劲性钢构件在加工厂的验收仅为初验,终验在吊装现场进行。 (4)劲性钢构件安装质量控制要点: 1)劲性钢构件进入施工场地必须进行一下检查验收; 2)督促施工方依据塔吊(或汽车吊)的位置和起重能力,确定构件堆放的位置,钢构件存放的场地应平整、坚实、无积水,钢构件按种类、型号、安装顺序分区堆放,钢构件的底层垫木应有足够的支撑面,相同型号的钢构件叠放时,各层钢构件的支点在同一直线上,以防止钢结构变形压坏。 合作合作钢结构工程报价 3)构件安装吊点和绑扎方法,应保证钢结构不产生变形,正式吊装前应进行试吊、 4)对吊装过程实行操作工艺流程监控,上道工艺流程不符合验收要求条件,不得进入下道工艺流程。 5)严格控制地脚螺栓和钢板预埋设的精度,检查螺栓的预留长度及标高,位置必须符合图纸和规范要求,精确控制柱底面钢板的标高,以保证埋设的牢固性,并应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 6)首层劲性钢柱安装前,复核基础混凝土的同条件试压块强度是否达到设计要求。并对钢柱的定位轴线和标高、地脚螺栓直径和伸出长度(钢板尺寸、高度)等进行检查验收,并对钢柱编号、外形尺寸、螺栓孔位置及直径等进行检查,确认符合设计图纸后,方可开始钢构吊装。 7)楼层段钢柱应按编号进行吊装,按图纸要求检查钢柱接头处连接板搭设、固定,复核柱顶标高和垂直度,符合要求后方可进行钢柱焊接。督促检查钢构件吊装过程中的质量通病,如钢柱位移、钢柱垂直度偏差超差、安装孔位偏移,构件安装孔不重合,螺栓穿不进等。 8)吊装前应对吊耳及有效焊缝进行检查,符复核吊装用的钢丝绳吊点是否符合要求(柱子吊点为两侧)。 9)安装控制,当劲性钢骨架吊装就位后,底部紧固螺栓临时固定,再进行轴线对中,必须满足偏移小于3mm,垂直度偏差严格控制在5mm范围内。待调整合格后方可施焊,焊接前应该预热控制好温度。 10)检查钢梁吊装现场焊接的焊接顺序、焊接方法、焊接保护等。督促施工单位吊装及其焊接时应注意天气情况变化,如风、雨、潮湿以及阳光的照射的影响,并要求制定有预控措施。 11)对所用焊条要严格检查产品的质量证明书,焊条必须用干燥筒携带。焊接施工结束冷却24小时后,根据设计和规范要求,在监理的见证下焊缝进行超声波探伤。 12)型钢柱、梁连接件应采用焊接性能良好的材料制作,并保证和钢梁的焊接可靠。 13)在浇筑混凝土前,应控制引弧板、弧板加工临时控制变形的多余支撑割除,对临时扩孔(穿梁筋孔洞等)补偿工作加强检查,以消除质量隐患。 14)型钢构件安装的允许偏差应符合《钢结构割除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2001)附录E钢结构安装的允许偏差规定:(表E.0.5多层及高层钢结构中安装的允许偏差)。 合作合作钢结构工程报价 2、安装项目,(1)编制与审核施工方案和施工组织设计,确保工程质量有可靠的技术措施。(2)审核正式开工报告,下达开工指令。(3)审核进入施工现场各分包单位的技术资质证明文件、人员上岗资质证书。(4)审核有关材料、成品、半成品的质量检验指靠、材质证明书、试验报告。(5)审核施工图、设计变更、修改图纸与通知、协议、指示。(6)编制与试验有关应用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新结构的技术鉴定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