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法治报-海峡法治在线9月23日讯 昨日,向“漳州110”学习二十周年纪念大会在漳州召开。20年来,“漳州110”面对不断变化的社会治安形势以及人民群众的需求与期待,始终坚持在实践中探索、在发展中完善、在改革中创新,努力践行“人民公安为人民”宗旨,不忘初心,当好人民群众的“贴心人”。9月22日,《人民公安报》头版头条位置刊发了《升级版110不改初心 公安“老字号”更显勃勃生机》一文,细数了“漳州110”20年发展历程中的变与不变。本报特转发该文,以飨读者。
不变的信念,更丰富的内涵 依托110基地锤炼新型队伍 9月16日21时许,正在巡逻的漳州市公安局巡特警支队直属大队二中队中队长王建龙接到指挥中心指令,战备大桥有一名女子落水。王建龙与所在的618梯队队友迅速赶到现场,询问现场群众情况后,他们穿上救生衣,毫不犹豫地跳入江中救人。 桥下没有灯光,到处是乱石,水最深处近3米,给搜救带来一定难度。王建龙和队友经过30分钟的搜寻,终于找到了落水女子,并紧急将她送往医院救助。 一条生命就这样得到了挽救。医院里,落水女子的父母看到王建龙和队友正在流血的脚,感动得热泪盈眶,他们连声说:“‘漳州110’,好样的!” “我们是人民的110。换任何一个队友,都会这么做。”王建龙说。 吴荣辉是“漳州110”里20多年的老民警了。1995年,吴荣辉和队友接到报警赶往一个车祸现场时,看到一名群众倒在路边,额头被撞得凹进去。“我们把他抬上三轮摩托车,我把他抱在怀里,队友开车,一路向医院狂奔,最后医生把他救活了,我和队友抱头痛哭。那种从死神手里抢回生命的成就感,那种为人民服务的自豪感,是无以名状的。” 20多年过去了,为人民服务的使命感在代代传承。在漳州市委、市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下,坐落在江滨路上的一处闲置厂区改建成“漳州110”基地,为110队伍学习、工作、训练和接处警提供了坚实的硬件保障。225名110队员在这里集中管理、集中教育、集中训练,规范每一个执法、勤务动作,确保队伍正规化。 注重纪律作风建设和思想政治建设是“漳州110”的传统。7月27日,在中国工农红军攻克漳州纪念碑前,110队员们面对党旗,郑重地举手握拳,重温入党誓词,誓言铿锵有力,掷地有声。他们纷纷表示,要以老110民警为榜样,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立足本职,牢记职责,艰苦奋斗,把“漳州110”精神发扬光大。 二十年风霜如火,初心不改;二十年风雨兼程,壮志如歌。“漳州110”走过了不平凡的发展历程。站在新起点上,“漳州110”将以勤务改革为引擎,继续肩负起“人民的保护神”的神圣使命,踏上新的征程。 (王文硕 陈庆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