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联邦通信、信息技术和大众传媒监督局局长亚历山大·扎罗夫预测,今后5年,互联网发展的核心地带和主要方向将发生改变,“5G技术的使用、数据通过网络所传输的容量正在迅速增长,互联网的结构变得更加复杂。” “数据已经成为水电一样的必需品。”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熊群力说,随着网络的快速发展,世界的万事万物都在被数据化,所有的信息都将通过数据表达,数据已成为人类生产生活的必需品和重要基础资源。 这是互联网之光博览会现场(10月18日摄)。 新华社记者 徐昱 摄 拥抱未来——携手共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今年是互联网诞生50周年。发展好、运用好、治理好互联网,让互联网更好造福人类,是国际社会的共同责任。“共同推进网络空间全球治理,努力推动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逐渐成为普遍共识。 面对互联网科技的加速发展和网络空间治理的挑战,面对智能化时代,如何扬长避短、趋利避害? 发展好、运用好互联网无疑是当前世界经济的主要潮流之一。在熊群力看来,当前世界还处于数字经济大爆发的初期,应当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导向,以相关领域和行业智能化应用为抓手,深度挖掘数据价值,提升数字经济的发展效率和效益,引领网络信息时代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发展。 对爬坡转型中的制造业来说,推进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已成共识。在传统产业占比70%以上的浙江省诸暨市,政府对袜业等主导产业的数字化改造出台专项扶持政策,引导传统产业越来越“聪明”。积极探索数字化变革的,还包括政府公共服务领域。 同时,互联网科技的双刃剑作用如影随形,治理好互联网仍然任重道远。 本届大会上,网络安全毫无悬念地成为热词。在网络安全面前,各个国家都不能独善其身。“近年来,全球网络攻击事件频发,网络安全风险日益加剧。”奇安信集团董事长齐向东表示,应对网络安全重要的是要让网络具备免疫功能,有自动报警和修复能力,做到内外兼修,安全体系可以自我进化。同时各个国家在抵制网络攻击方面联手合作,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合作共赢。 10月19日,两名工作人员走过乌镇互联网国际会展中心的大屏幕。 新华社记者 徐昱 摄 另外,如何摆脱“数字歧视”,让所有人公平地分享数字技术带来的增长红利,也是当下亟待破解的全球性问题。 蚂蚁金服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井贤栋说,网络早年间更多服务于科研或政府。而未来50年,人人都有机会分享不断增长的技术红利。 统计显示,2018年中国数字经济领域就业岗位达到1.91亿个,占全年总就业人数的24.6%。 上述数字出自20日发布的《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2019》蓝皮书。统计显示,2018年,中国数字经济规模达31.3万亿元,占GDP比重达34.8%,数字经济已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新引擎;截至2019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为8.54亿人,互联网普及率为61.2%;光纤接入用户规模达3.96亿户,居全球首位。 10月20日,清华大学代表在介绍“面向通用人工智能的异构融合天机芯片”。 新华社记者 黄宗治 摄 本届互联网大会上,互联网的商业文明和企业的社会责任引发不少讨论。比如,未成年人的网络安全和生态治理日益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腾讯公司首席运营官任宇昕20日承诺,腾讯旗下所有游戏今年内将接入防沉迷体系,无法接入的一律下架。 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首席执行官张勇认为,数字化时代的新商业文明是以合作为基石的发展新模式,数字化时代的新商业文明本质是要回到人本身,从关注流量、关注交易量,到关注客户、关注消费者,关注一个个具体的人,关注全社会的效益。 “世界互联网大会进入第六个年头,将最新技术成果向全世界分享,推进网络空间国际协同治理,做到了凝聚共识、弥合分歧,起到了拨云见日的效果。”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院长助理张力说,全球化进程正遭遇挑战,信息化发展也到了关键节点,希望各国政府能够携起手来,打破藩篱壁垒、突破技术瓶颈,努力推动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更好造福全人类。(参与记者:马剑、朱涵、李坤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