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痴呆症即阿尔茨海默氏病(简称AD)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神经退行性疾病,是一个连续统一的过程,分为临床前期(无症状但有病理改变)、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期(前驱期)、痴呆期(痴呆期常被称为老年痴呆)。多发于60 岁以上老年人,早期多表现为记忆障碍,以近期记忆力受损为主,随着病情的进展,病人可出现分析判断理解能力、视空间能力和语言能力下降,行为异常以及日常生活不能自理等表现,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
数据显示,2015年全球痴呆患者人数已达4680万人,其中50%~75%为AD患者。我国现有痴呆患者约为900万,其中痴呆期AD患者约有600万,已居世界第一,同时也是全球增速最快的国家/地区之一。但仅有少数患者得到了规范诊断。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如果再没有有效的防控手段,2040年中国痴呆人数将等于世界发达国家痴呆人数的总和。 鉴于此,厦门市世界语学会以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将关注的焦点锁定恩慧养老院的老年群体,他们和厦门大学翔安校区“闽南语社”的大学生合作,试点开发语言预防老年痴呆课题,以期通过让老年人学习新语言训练和刺激大脑,从而达到预防老年痴呆的目的,为家庭和社会减轻负担。
厦门市世界语学会和厦门莲花恩慧养老院负责人及部分老人一起 厦门市世界语学会秘书长邓小忠表示,虽然老年痴呆症很可怕,一旦患上根本无法治愈,但这种病可以预防。在日常生活中如果不断地对大脑进行刺激和训练,可能有效预防老年痴呆。对于老年人而言学习一门新语言,不仅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还能有效预防老年痴呆,何乐不为呢?
厦门莲花恩慧养老院 事实上,厦门市世界语学会和厦门鸿山书院联合开发的《世界语智慧学习与科学普及活动》课题已经被厦门市社科联正式批准为2019年度厦门市社科学会重大社科活动,在申报的21项课题中脱颖而出,和其他九项课题同时获批。值得一提的是,该课题在厦门市2019年重大社科活动立项评审会上,是唯一进行直播的项目。 2019春节前夕,厦门市世界语学会秘书长邓小忠来到厦门莲花恩慧养老院,和有关负责人商量,拟邀请厦门大学翔安校区的大学生来调研,为这里的老年人做语言预防“老年痴呆症”的“话聊”,根据不同籍贯的老人说方言的特点,寻找有老年人或养老课题研究方向的大学生来支持,得到了养老院负责人和老人们的欢迎和认可。
世界语学会邓小忠秘书长和厦大翔安校区“闽南语社”负责人洪德鑫和陈三庆同学 2019年4月初,邓小忠秘书长回到母校厦大翔安校区,和厦大翔安校区的“闽南语社”大学生积极探讨语言刺激大脑预防老年痴呆课题,引起“闽南语社”负责人洪德鑫和其他大学生们的极大兴趣,他们决定和世界语学会合作,将观摩厦门鸿山书院语言脑力提升课程的同时,开发语言预防老年痴呆课题,通过定期到恩慧养老院和老人们讲家乡语言和大声喊一种新语言(世界语)词汇,刺激大脑,为老年人健康幸福地安度晚年做一些实实在在的事情。 事实证明,学习新语言可以调动大脑众多控制中枢,包括运动性语言中枢(说话中枢),听觉性语言中枢(韦尼克区的一部分),书写性语言中枢(书写中枢)和视觉性语言中枢(阅读中枢),使得大脑得以全面充分锻炼。各语言中枢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之间有密切联系,语言能力需要大脑皮质有关区域的协调以及配合才能完成。毫无疑问,语言学习可以帮助人实现从智力平平到强健大脑的巨大飞跃,对于老年人而言,同样会起到提升脑力、增强记忆力预防老年痴呆的作用。 目前,厦门市世界语学会和厦门大学“闽南语社”的大学生正在着手制定《语言预防老年痴呆》课题安排,来自厦大国际学院社会实践小组的大学生夏梦岩,已经着手和厦门市世界语学会以及厦门莲花恩慧养老院一起探究厦门的养老产业的发展。我们有理由相信,《语言预防老年痴呆》课题一定会让恩慧养老院的老人们受益良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