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智慧厦门你我共享 瑞景社区的智能停车系统。 智能投递柜已经普及厦门许多社区。 智慧社区 编织便捷服务网 率先全市投入使用的智能投递柜“鸟箱”、建在小区里的智能停车收费系统、刷身份证24小时可供使用的健康小屋……说起如今瑞景社区里那些智能化的“家伙们”,居民们无不竖起大拇指,为这些围绕四周、触手可及的便捷服务“点赞”。 说到智能停车,曾经,停车难问题是困扰瑞景社区居民的一项“老大难”问题:大量社区外的车辆占位停车,停车混乱致使社区内交通拥堵不堪,物业实行人工收取停车费引起居民质疑收费不透明……然而,种种问题在瑞景社区管理者们下定决心建设智能停车收费系统后得到了有效解决。 23日,记者在瑞景新村地面停车场路口看到,本小区居民的车辆一驶近,智能停车系统就自动识别,打开停车闸放行。“停车场共有地面车位268个,本小区居民凭借相关证件登记后,每次进出小区,智能停车系统都自动识别自动放行,居民每月只需交100元的停车费,”瑞景社区书记方英介绍道,对于进入小区的外来车辆则区别采取即停即收的方式,如此一来,最大地方便了本区居民,停车难、停车乱象都得到有效缓解。 据悉,去年5月起,瑞景智慧社区网格化服务管理信息平台在瑞景社区投入运行。方英介绍道,以前社区工作人员要为居民办理计生、人社等服务,得分别打开不同的系统服务窗口,操作重复度高,许多精力浪费在重复的行政工作上,真正走到社区居民身边去服务的时间很有限。而自从有了网格化平台,社区的网格员只需要一台电脑,登陆一个端口,就可以搞定网格管理、计生、人社、工作台账等几乎所有社区工作,社区工作越来越得心应手。 “i厦门”搭建“网上行政服务中心” 想要上医院看病,市民小陈不再使用“老办法”——打人工服务热线一一查询各大医院电话致电预约挂号了。在网页上输入“i 厦门”一搜索,“i 厦门”一站式惠民服务平台的门户网站便展现在小陈眼前。蓝色的界面简洁大方地呈现了预约挂号、生育险在线申领、公安网上办事服务等精品应用推荐,可供搜索的门类包括政务、健康、教育、社保等。用自己的身份证件号码点击注册个人实名账户登录后,他轻轻一点鼠标,厦门各大公立医院的预约挂号入口便呈现在眼前,考虑自己的时间安排后,他从容地预定了第二天早上十点到离家最近的中山医院就诊,顺便还给自己选了个专家,挂了个专家号。 预约挂号、生育服务证办理、公交线路查询、民生价格信息查询、交通违法查询与缴交……诸多的民生服务都可以在这个由厦门市政府整合各方面资源,为市民提供的一站式惠民服务平台“i厦门”上操作办理。现在,平台已经有200多项业务进驻,据悉平台最终将整合2000余项服务,真正让市民办事“少走马路 多走网路”。 大事记 自厦门市启动创建国家信息消费示范城市工作以来,积极与工信部等国家有关部委、福建省对接,务实开展部、省、市合作,形成多方协同、群策群力共建的工作格局。 2013年11月,工信部与福建省、厦门市签署协同创建中国软件名城合作备忘录; 2013年12月,国家发改委批复厦门为开展国家下一代互联网示范城市; 2014年6月,国家发改委批复厦门市为创建信息惠民国家试点城市; 2013年12月,工信部批复厦门为首批国家信息消费试点市; 2014年5月,工信部批复厦门市为创建国家数字家庭应用示范基地; 2014年10月,工信部、国家发改委联合批复厦门为2014年度“宽带中国”示范城市。 交通事故自助处理 三步定责定损 “砰……”,一声闷响,小王的爱车与他人刮擦了。只见小王迅速下车查看情况,随即掏出手机,点开“微信交通事故自助处理”平台输入手机号,连续拍下三张现场照片后,便上车离去。整条道路就像没有发生过事故一般,依然有序。 2014年1月10日,交通事故视频远程定责定损平台正式启用。目的就是为了提高交通事故处理效率,解决因轻微交通事故引起的道路拥堵问题。 据厦门市公安局指挥中心图像应用处介绍,这个平台启用以来,轻微的交通事故平均处理时间是6-10分钟,最短的仅花了3分钟时间,而传统的110接警-分派警力-赶往现场-处理事故-疏导交通的程序一趟下来,至少需要20分钟,高峰期这样的时间还会继续增加。 目前,该平台已成功处置思明区、湖区里10604起轻微交通事故,共节约警力约1.5万人次,厦门岛内交通堵塞报警量同比下降16.8%。而随着视频监控系统在全市范围内的发展,今后两年内,该平台还有望覆盖全市主干道。 数字家庭 指尖上的智能服务 清晨起床,卧室音响自动播放音乐;刚走进盥洗室,灯光就自动亮起;厨房的咖啡机正在煮热腾腾的咖啡…… 吃完早餐,轻点击手机上的“离家模式”,所有灯光全部关闭,预设的电器电源全部切断,窗帘自动放下,安防系统3分钟后自动设置布防状态。 外出旅游,通过手机就能给家中的小鱼喂食,为花园里的花草浇水…… 这不是科幻电影,而是思明区中华街道镇海社区鸿山二期小区的两个数字家庭体验屋的真实场景。 23日,记者走进体验屋时,工作人员拿起手机轻轻地说“打开客厅所有电灯”,顿时客厅所有灯饰全亮了起来。工作人员笑了笑说:“这还只是最普通的功能呢!” 关闭灯饰后,记者接过工作人员的手机轻轻一按“回家模式”按键,神奇的一幕出现了:客厅里的窗帘、灯饰全都自动打开,空调、机顶盒、电视、热水器和电饭煲全都自己运行了起来,手机上同时显示室内温度、亮度供参考控制空调和灯饰。 最让人省心的是,实现这样的数字家庭,不需要开墙布线改造,不用改变原来的装修。只需要在控制面板上安装上一个小芯片,窗户装上机械手,将窗帘改成电动窗帘即可实现。数字家庭系统同时保留了传统的手动操作模式,不懂智能化的老人还是可以回归手动操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