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配送被称为物流链条中最后一公里的配送,在整个供应链环节内起着极为重要的起承作用。随着城市产业布局的调整、现代消费方式的不断升级、电子商务技术的广泛应用,以及城市工商业发展模式的日趋多元,这种小批量、多频次、时效性强的直接配送、住宅配送以及“门到门”配送需求日益增长。 在全国经济大环境向好发展趋势下,以及我国物流需求回升的大背景下,同城货运行业市场前景十分广阔!数据显示:中国同城货运行业市场规模从2014年的7381.3亿元增长至2019年增至9898.1亿元,预计2020年中国同城货运行业市场规模将突破1万亿。 ▲数据来源:艾瑞咨询、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同城货运未来发展趋势 1、零售模式转型升级将孕育新的需求结构 新零售模式的兴起,重塑供应链的同时也在持续的为同城货运市场注入新的增长活力;消费结构的转变为特地的领域带来巨大增量,零售巨头通过布局城市基础零售设施革新了传统的终端消费形式。新的终端业态几大的提升了城配物流的使用频率,使得众多货运公司在垂直整合和服务升级上迎来新的机遇。 2、技术成为搭建行业底盘的基本工具 在未来,互联网+物联网还将持续影响企业运营管理模式,数字化渗透入同城货运的各个场景,越来越多的传统货运公司、区域货运企业,都将持续面对数据化改造,运营方式也将从传统的人工决策人工运营,转变成数据驱动数据决策的智能化运营模式。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将从运力货源向技术平台转型。 3、融合发展加速行业优胜劣汰 物流市场宏大复杂,但诸多相邻业务又具备一定的同质化特性,同城货运与其他运输配送环节的融合发展,将会加速行业内的竞争压力,快速洗牌或能过滤出优质的产品模式和强大的货运巨头。市场通过产品融合和企业战略拓展两种方式来加速融合,无论是同城货运行业内部还是其他物流企业,都具备基本的竞争能力和融合条件。未来相邻行业的边界或将不在明细,取而代之的是综合性物流企业用强大的供应链能力来拿下新市场。 快递行业 1、中国快递业务量逐年增加 根据相关信息,2015年全年快递服务企业业务量完成206.7亿件,2019年我国快递业务增长635.20件,我国快递营业量范围一连五年稳居世。2020年上半年,全国快递服务企业业务量累计完成338.8亿件,同比增长22.1%;中商产业研究院预测,2020年中国快递业务增长量预计达到732.65件。 ▲数据来源:国家邮政局、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2、中国快递企业业务收入逐年上升 中国快递企业业务收入逐年增加。2015年全国快递企业业务收入2769.6亿元,2019年全国快递企业业务收入完成7497.8亿元,同比增长24.2%。2020年上半年全国快递企业业务收入累计完成3823.8亿元,同比增长12.6%。中商产业研究院预测,2020年中国快递企业业务收入预计达到8545.97亿元。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车货匹配平台行业 1、车货匹配市场潜力大 公路运输是我国的主要运输方式之一,且近年来,在零担运输市场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由于物流信息的不对称性,货主找不到可靠的车源,车主苦于没有稳定的货源,这就导致了我国公路运输的效率较低。车货匹配平台通过互联网手段将货主的货源信息集中在一起,让有找货需求的人在平台上按需获取信息,最后达成货物运输交易。国内公路货运市场巨大,据交通运输部数据,2019年全国公路货物运输量416.06亿吨,同比增长105.1%。2020年上半年受疫情影响,全国公路货物运输量143.22亿吨,同比减少9%。 ▲数据来源:交通运输部、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2、车货匹配平台存在两种运营模式 目前市场上车货匹配平台的运营模式主要有2种形式:一是纯平台模式,最早期的纯平台模式是一些货运发布网站,如全国物流信息网,它们主要是提供平台,当货主或车主注册后,便可将货源信息或车源信息发布在网上,为车主或货主提供信息服务。后来,当“互联网+”提出后,一些公司开始研发有关车货匹配的各种APP,他们通过整合货源和车源,打通线上线下,连接货主和运力,做无车承运人,而平台自身不参与物流的实际运营和管理,只是以软件为核心的信息传递、匹配和交易平台。二是线下+线上模式,这类车货匹配平台公司通过线下在全国范围内布局,建立服务节点,整合当地运力资源,建立可控的运力资源网络,形成一个“运力池”,以此为基础在线上提供车货匹配业务。这种模式的思路核心是整合车货资源,保证车货匹配平台上的车源信息的真实有效和统一服务规则,一次为基础进行车货匹配。 近年来行业内涌现出不少车货匹配平台,如满帮集团、货拉拉、路歌、云鸟科技、快狗打车等,同时京东、顺丰等企业也盯上车货匹配业务。但就整个行业而言仍存在效率提升、成本降低的空间。中国物流学会特约研究员杨达卿曾表示,车货匹配平台的竞争在于掌握服务全链条的数据,也在于运用数据打通服务全链条。 下游 冷链行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