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厦门促进人员往来便利化的力作。此外,为了推进国际交流合作,厦门积极争取更加有利于人才流动的出入境和居留政策,用足高崎机场口岸部分外国人72小时过境免签、五通客运码头口岸外国人落地签证、特区旅游签证、台湾居民来往大陆便利等政策,扩大受惠面和影响力。争取企业引进使用外籍人才政策,包括海外高层次人才和自贸试验区人才入境及永久居留、过境免签、在厦制作涉台出入境证件、自贸试验区内企业招聘用外国人简便手续等。借助华侨大学等侨校优势,打造厦门与海外交流合作平台,聚集更多海外资源,更好地服务社会经济发展。
原标题:厦门:让广大客商有更多获得感 □本报记者林世雄 日前,思明区与中国市场最大的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企业之一赛伯乐(中国)投资集团签署共建世界一流的创新创业孵化体系战略合作协议,此举标志着赛伯乐(中国)投资集团正式落户思明,将为思明区的转型升级注入新的活力。 这是厦门市招商引资的一个缩影。今年以来,厦门市发挥自贸区试验区改革创新优势,结合建设“海上丝绸之路”、对台战略支点城市,对标国际一流,加快建设与国际投资贸易通行规则相衔接的制度体系,着力打造国际化、法治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形成开放发展新优势。上半年,厦门市境外投资额已超去年全年总额,达34.5亿美元,增长2倍,同时境外投资项目数、中方投资额、实际投资额也均已全面超越去年全年水平,再创历史新高。其中,对海丝沿线国家投资增长迅猛,中方投资额8.5亿美元,增长5.4倍。全市实现进出口2427.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0.3%,其中出口下降3.8%,进口逆势增长7.6%。 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 记者昨日从厦门市政府了解到,今年以来,该市全力实施“降成本、优环境”专项行动,打出“组合拳”,力争将该市打造成为“全国企业经营成本最低、营商环境最优的城市”。 厦门市对标新加坡等先进地区,着眼于打造国际化、法治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突出降低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通关成本、财务成本、人工成本、物流成本、环保成本、用能成本等,提升企业、区域经济竞争力。在去年已出台实施20项降成本措施的基础上,今年又推出两批共15条措施,预计可为企业减负54亿元。今年上半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成本仅增长2.1%,销售费用、管理费用仅分别增长2.7%和3.7%,财务费用下降11.1%,企业利润总额增长11.6%,同比提高17.5个百分点。养老保险单位缴费比例12%,为全国最低,企业社保费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厦门市推动简政放权和优化政府服务。努力补齐营商环境涉及的办理施工许可、获得电力、保护少数投资者、纳税、获得信贷、执行合同、办理破 产等7个方面短板,建立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 加快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 日前,厦门市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了《厦门经济特区促进中国(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厦门片区建设规定》。明确规定,自贸试验区应当围绕国家战略,立足于深化两岸经济合作,立足于体制机制创新,重点建设两岸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合作示范区、国际航运中心、两岸贸易中心和两岸区域性金融服务中心,营造国际化、市场化、法制化营商环境。 厦门片区自去年建区以来,敢试敢闯,大胆改革创新。全面完成省、市试验任务,出台123项政策措施,推出194项创新举措。省自贸办通报的160项创新举措中,厦门片区有80项,属全国首创30项。“一照一码”在全国复制推广,国际贸易“单一窗口”被评为最佳实践案例。 厦门着力推动区内区外协同发展。发挥政策创新的示范作用,成熟一批,推广一批,及时将政策创新红利向区外推广;发挥自贸区“窗口”与“平台”独特的作用,与区外地区紧密联动,在联动招商、产业对接、公共设施共享等方面开展深入合作,形成区内区外协同发展的互动格局。 建设“海上丝绸之路”战略支点城市 8月24日,“厦门境外投资服务平台”发布会暨“厦门走出去服务联盟”成立仪式在厦门人民会堂举行。厦门走出去服务联盟由该市12家与境外投资有关的权威服务机构组成,分为金融、财税、法律和投资促进四个小组。他们将发挥各自专业优势,围绕企业“走出去”的财税、法律、风险等问题,为该市企业赴境外投资和开展经贸活动提供专业服务与支持。 这是厦门促进人员往来便利化的力作。此外,为了推进国际交流合作,厦门积极争取更加有利于人才流动的出入境和居留政策,用足高崎机场口岸部分外国人72小时过境免签、五通客运码头口岸外国人落地签证、特区旅游签证、台湾居民来往大陆便利等政策,扩大受惠面和影响力。争取企业引进使用外籍人才政策,包括海外高层次人才和自贸试验区人才入境及永久居留、过境免签、在厦制作涉台出入境证件、自贸试验区内企业招聘用外国人简便手续等。借助华侨大学等侨校优势,打造厦门与海外交流合作平台,聚集更多海外资源,更好地服务社会经济发展。 同时,厦门市全力打造国际交流平台。积极承接国际知名会展活动和高端专业学术会议。提升厦门国际马拉松等赛事国际影响力,承办更多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国际顶级单项赛事。缔造更多知名度高、与厦门产业互补性强的国际友城及友好交流城市。提升“9·8”投洽会、国际海洋周、国际时尚周等重大平台国际影响力。 厦门与中东欧国家经贸往来密切,去年8月,厦门开通了至波兰罗兹的中欧班列,一年来,累计运送货物2万多吨。近日,厦门市长裴金佳在会见马其顿总统内政事务顾问卡德里乌率领的中东欧国家高级别官员访华团一行时表示,愿意与中东欧各国加强旅游、经贸、文化往来。中国快速发展取得的成就给卡德里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说,中东欧国家与中国长期保持着良好的关系,希望今后能多合作。 厦门市积极打造互联互通枢纽,做强厦门-罗兹(厦蓉欧)、厦门-阿拉木图国际班列,加强厦台海运合作,加强与“海丝”沿线国家和地区港口之间的互联互通,形成海陆联运枢纽,打造“一带一路”国家物流新通道。 邮轮游已成为厦门市民出游的热词。9月5日,皇家加勒比“海洋神话”号邮轮厦门至越南真美、芽庄航次的启航,是厦门邮轮母港今年开出的首个“一带一路”邮轮航次。邮轮产业是厦门市经济产业版图中又一个新兴亮点,近年来已成为厦门现代旅游业最活跃、发展最迅猛的产业之一。继去年厦门邮轮母港游客吞吐量增长突破200%后(2015年共接待17.58万人次),今年上半年继续保持90%以上的增长,进入七八月暑期后,多个邮轮艘次实现满载成行,市场表现得到各方称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