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关注 科技 财经 汽车 房产 图片 视频 全国 福建

厦门

旗下栏目: 福州 厦门 泉州 莆田 宁德 漳州 龙岩 三明 南平

三场志愿填报讲座直播带来满满干货 吸引近20万人次观看(2)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采集侠 人气: 发布时间:2020-07-26
摘要:吴昕说,选学校、选专业,都有门道。首先,要根据分数对应的位次,确定可以报考的院校范围。那么,心仪的学校和专业该如何取舍?吴昕认为,如果是“双一流”等重点高校,可以优先考虑学校;如果是普通本科院校,则

吴昕说,选学校、选专业,都有门道。首先,要根据分数对应的位次,确定可以报考的院校范围。那么,心仪的学校和专业该如何取舍?吴昕认为,如果是“双一流”等重点高校,可以优先考虑学校;如果是普通本科院校,则要优先考虑专业。“选择学校时,可通过官网、微博、贴吧等渠道了解;选择专业时,则要着重了解优势学科、专业发展前景、学科建设资源等。”吴昕举例说,往年有很多考生及家长通过亲戚朋友咨询高校里的学长,了解他们的专业选择和职业体会,做了大量功课。“总的来说,要了解孩子,了解学校,了解社会。”

确定好院校范围后,提高被录取的可能性也有门道。“我们常说,志愿有‘冲稳保垫’四个梯度,我认为这四个梯度之间,学校往年的投档分要相隔5分至10分。”此外,对于提前批志愿,如果出现考生喜欢的高校但并不中意的专业,最好不勾选调剂,避免影响本科批次的志愿填报;而本科批次的平行志愿建议勾选调剂,确保不退档。

三场志愿填报讲座直播带来满满干货 吸引近20万人次观看

  林碧艺

注意避开误区

兜底志愿也要重视

>名片 厦门双十中学一级教师,高三年段长,物理奥赛金牌教练。曾指导学生获全国物理奥林匹克竞赛福建省一等奖,并入选省队参加全国决赛获决赛银牌。2018年获得全市教育系统创优工作突出单项奖。

林碧艺介绍,按照往年经验,考生及家长会有一些误区,比如,误认为平行志愿完全“平行”,没有先后顺序、可以多次投档,这需要研究透彻平行志愿政策;不仔细看招生章程,凭“口口相传”也是不对的,不应冷落招生章程,而是要跟进最新动态和政策;有的考生全部填报热门专业,而“冷热”专业结合填报,才更稳妥;只凭专业名称来选择,那就可能产生误解,应多了解课程设计、就业去向等;有的考生志愿之间没有拉开梯度,甚至不愿服从专业调剂,这可能带来严重后果,建议统筹考虑;照搬往年的录取分也是不可取的,应关注分数线与批次线的差值、分数线对应的考生位次等。

林碧艺还说,有的考生或家长选专业时有些盲从,不考虑兴趣和特长,一心扑向“热点”。对此,他认为,志愿填报要扬长避短、从兴趣和自身长处出发。“填报志愿不是家长的事,可以多把志愿决定权还给孩子。”

对于志愿的“冲稳保垫”,林碧艺建议:“冲”的学校,考生的位次应接近或大于往年的最低位次;“稳”则是参照平均位次;“保”和“垫”则是要接近或大于以往录取的最高位次,并且一定要重视“兜底”志愿的填报。

【观察】

高校变化:看重人工智能 多所院校新增专业

值得关注的是,今年有多所大学非常看重人工智能专业人才的培育,以满足国家对新兴产业发展的人才需求。例如,武汉大学和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都在计算机大类下新增人工智能专业,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也新设人工智能研究院,还给其所在的大类进行名额扩招。北京邮电大学新增的人工智能专业,今年计划在福建省招生16人。

学生变化:更关注内在需求 提的问题很专业

“请问北师大汉语言文学专业主要的培养方向是怎样的?和北大、南大相比,有什么特色?”昨日,一名家长向北京师范大学的招生老师“犀利”发问。

“今年的家长们明显是有备而来,问题很专业。”北京师范大学的孙老师告诉记者,相比往年,还有不少考生和家长关心学校的环境,比如,洗澡是在大澡堂还是单间、食堂餐食好不好吃等。“今年比较不一样的是,通过各种渠道咨询的考生,已经对学校有了一定了解,更关注自己的内在需求和兴趣等问题。”孙老师说,不少前来咨询的家长和考生对未来的专业发展有了初步规划,有针对性地询问专业的培养方向。

医学专业受欢迎 考生咨询量增加

“我想报名临床医学专业,不知道排名够不够报八年制?”昨日,李同学向四川大学的招生老师仔细询问医学专业的培养内容、未来发展等问题。李同学说,他原本想报考财经类或计算机类专业,但今年以来,他看了不少医护人员驰援湖北、奋战在抗疫一线的故事,深受感动,所以将来也想成为一名救死扶伤的医生。李同学还说,他的不少同学也在今年萌生了学医的想法。

“今年前来咨询医学专业的学生,明显比去年多。”四川大学负责招生工作的丁老师说。

【花絮】

高校老少校友 帮着母校“吆喝”

“同学你看,我们有位70岁的老校友也在这里,你可以请他讲讲学校的历史。”面对前来咨询的意向学生,电子科技大学的招生老师详细解答之后,还向学生介绍旁边一位白发老人。老人一直笑呵呵的,身穿带有厦门校友会标识的T恤,有时掏出手机拍下师生交流的场景,有时耐心解答学生的问题。

这位老人名叫叶俊生,出生于1951年。他告诉记者,自己是电子科技大学1973届无线电专用设备自动化专业的毕业生。“我退休后一直住在厦门,听说母校要来厦招生,就主动请缨来帮忙,薪火相传嘛!”叶老笑着说,他主要帮忙招生组联系交通、住宿、拍照等,“有时候‘倚老卖老’,给学生们讲讲学校的好。”

协助浙江大学教师招生的一张年轻面孔,是该校化学专业的在读研究生陈增。其实,陈增是厦门外国语学校2014届毕业生,作为学长,他现身说法,吸引不少学弟学妹。“家长们最关心专业前景,将来好不好找工作。学弟学妹则比较关心自己的排名能不能被录取,专业要学些什么。”陈增说,自己回中学母校,为如今就读的大学招揽新生,也是首次,“感觉很特别,也很有归属感。向学弟学妹介绍自己的身份后,一下子拉近了距离。”

此外,还有几名厦门外国语学校学生头戴小红帽,为活动忙前忙后。记者了解到,这些志愿者都是厦门外国语学校2020届的保送生。“咨询会总共要招近20名志愿者,保送生共有117名,大家都抢着报名!”保送中山大学日语系的刘同学说,马上就要上大学了,临别之前想为母校再做点什么,同时,这也是个了解大学的好机会。

责任编辑:采集侠
首页 | 资讯 | 关注 | 科技 | 财经 | 汽车 | 房产 | 图片 | 视频 | 全国 | 福建

Copyright © 2015 新闻资讯门户站 版权所有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