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关注 科技 财经 汽车 房产 图片 视频 全国 福建

厦门

旗下栏目: 福州 厦门 泉州 莆田 宁德 漳州 龙岩 三明 南平

“厦门拌面” 缘起化隆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采集侠 人气: 发布时间:2019-06-01
摘要:原标题:“厦门拌面” 缘起化隆 本报记者 罗 珺 沿着快捷的高速公路,翻过青沙山,随着“拉面之乡欢迎

原标题:“厦门拌面” 缘起化隆

本报记者 罗 珺

沿着快捷的高速公路,翻过青沙山,随着“拉面之乡欢迎您”牌子的指引,海东市化隆回族自治县巴燕镇在初春阳光的照耀下,显得很温暖。大街小巷,大大小小的拉面饭馆里人头攒动,美味飘香。

用牛肉面的手法将面煮熟,均匀地平摊在餐碟上,配上自制的纯肉酱浇头,撒点葱花,即成一盘地地道道的“厦门拌面”。这个几乎在化隆县每家拉面店里都卖得火热的面,便是当初第一个走出化隆的拉面匠韩录自创的。

上个世纪80年代末,韩录还是生活在化隆县一个偏远小山沟里的农民,有想法的他不甘心就这么贫穷下去,带着东拼西凑的7000元钱,毅然决然来到了改革开放最前沿的厦门市,红红火火开起了拉面店。

当时,南方人对牛羊肉和面食都不太习惯,为了吸引眼球,韩录就把店里的后厨搬到了店门前,摆了个拉面案子,在上面揉面、和面、拉面,每天把自己的拉面技艺展示给大家,他的行为吸引了不少食客走进店里品尝牛肉拉面。就这样,韩录很快在厦门打开了局面,当年纯收入就达到了5万元。

尝到甜头的韩录决定乘胜追击,又开起了一家名叫“厦门第一家拉面馆”的饭店。“那个时候厦门还没有拉面店,来厦门游玩的很多游客看中拉面的经济实惠,来店里吃面人的就越来越多,我还把在化隆的亲戚朋友们全都叫来一同帮忙,还帮着很多老乡在厦门开起了自己的拉面店。”韩录回忆道。

在厦门开店期间,韩录还通过仔细得观察,根据厦门人的饮食习惯,首创了厦门拌面。“厦门拌面是我根据厦门人吃不惯热腾腾的面而改进的,改进以后卖得相当好呢,这种面出了厦门市,别的地方还找不到相同的,到现在很多拉面店里虽然在做厦门拌面,但不知道它的来历。”韩录打趣说着。

时间一长,韩录在厦门通过拉面挣到钱的事情在化隆县迅速传开,于是,全县有着拉面手艺的人们都坐不住了,再加上化隆县当时大力度的政策扶持,化隆拉面经济迅速风起潮涌,化隆拉面馆在祖国各个城市星罗密布,甚至开到了东南亚,走向了世界,成为各个地方快餐消费的主力军。

“走出一步天地宽”,在厦门海边最美的路上,一家叫“西北拉面”的饭馆里,放着一块这样的牌匾。这个从一九九四年挂到现在的牌匾,正是改革开放以来化隆的发展和青海拉面经历的印证。“当时谁也没想到,当初的韩录从一个普通的庄稼汉,竟带动了青海拉面经济的腾飞,彻底改变了众多原本靠天吃饭的西北庄稼汉们的生活轨迹。” 海东驻厦门劳务办事处主任马成祥感叹。

在厦门这么多年的时间里,韩录不仅生活条件变好了,而且见识也广了、眼界宽了、思想先进了,两个孩子也都大学毕业,在西宁找到了好工作。“以前,在化隆农村三代人也培养不出一个大学生,现在我一代人就培养了两个大学生,真的要感谢这碗面。”韩录颇有感触。

韩录正是以这种“敢为天下先”的创业精神,带着高原人民的睿智和吃苦耐劳精神,闯开了一条脱贫致富的康庄大道。

责任编辑:采集侠
首页 | 资讯 | 关注 | 科技 | 财经 | 汽车 | 房产 | 图片 | 视频 | 全国 | 福建

Copyright © 2015 新闻资讯门户站 版权所有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