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泉州欣佳酒店坍塌事件发生已超过96小时,已有28人遇难,尚有1人被困。 涉事建筑从二层到七层原本只有钢架,欣佳酒店开业前装修时,用混凝土浇筑三到六层的地板,并砌墙隔断出酒店房间。一位当时在涉事建筑经商的商户表示:“当时没在一层做任何加固,一层的五六块玻璃都爆了。” 多位曾与欣佳酒店法定代表人杨金锵有过接触的商户表示,杨金锵是一个特别看重利益的人,考虑问题不长远:“他和多家商户因为钱的事闹过不愉快。” 今日(3月11日)下午,泉州市常务副市长洪自强在新闻发布会上介绍,经初步调查,欣佳酒店在建设、改造和审批等方面存在严重问题。现已经将相关证据收集固化,对相关责任人员采取强制措施、财产保全措施,初步调查情况将上交上级调查组。 欣佳酒店是当地新冠肺炎医学观察点。洪自强说,将针对该建筑建设、改造、经营各环节,包括选定为隔离点的原因进行调查,对涉及的违法违规责任人决不姑息。 事发不久,救援人员正在搜救。 现场视频截图 经营者:多人称其特别看重利益 欣佳酒店占地5亩,建筑面积约7000平方米,共有7层,属于钢结构房屋,2013年开始建设,2018年改造为欣佳酒店,并于当年6月开业,酒店有各类客房计66间。 “通过现场图片看,房屋建造时使用的钢架材料偏细。”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教师、建筑师宋刚依据涉事楼房背景资料和现场倾斜倒塌图片分析,“可以肯定地说,酒店是违规改建的。”他解释说,普通的楼房变成酒店,属于改变了房屋最初的设计、建造用途,所以可以断定属于违规改建。 曾在涉事建筑经商的李思(化名)表示,他2013年入驻涉事建筑。当时涉事建筑才刚刚建成,楼里只有钢架,大部分都是空的,从二层抬头可以直接看到七层楼板。他介绍,此前建筑一层没有实墙,全是玻璃门窗:“有几根柱子看起来是混凝土的,其实是钢管外包了木板。” 工商信息显示,欣佳酒店注册登记的名称为鲤城区欣佳旅馆,于2018年3月28日成立。经营范围为住宿服务。2019年8月19日,欣佳旅馆的经营场所由六层扩充为地上一层大厅、四至六层。新京报此前报道,欣佳旅馆因未按规定办理住宿登记,曾3次被予以行政处罚,曾一次被泉州市工商行政管理局鲤城分局列入经营异常名录。 天眼查信息显示,鲤城区欣佳旅馆的100%股东与法定代表人是杨金锵。他也是泉州市新星机电工贸有限公司的法定代表人,执行董事兼总经理。 李思介绍,欣佳酒店开业前装修时,用混凝土浇筑三、四、五、六层的地板,并砌墙隔断出酒店房间:“当时没在一层做任何加固,一层的五六块玻璃都爆了。我们商户找房主说过这事儿,但房主没搭理。”他觉得有危险,随后便搬离。 宋刚告诉新京报记者,一般房屋建设的时候均需向住建部门提交建设规划和用途说明。2013年涉事房屋建造的时候,只有一楼和七楼,二楼至六楼为钢料支撑,属于中空状态。但在2017年重新用混凝土浇筑三到六楼楼板,并在每层打隔断,添置床、洗漱台等用品,无疑增加了钢材的压力。 杨金锵经营的买卖并不算多。最早在2006年2月成立泉州市新星机电工贸有限公司。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查询显示,这家公司注册资本330万,实缴33万元,主要经营范围有生产、加工机械配件,以及销售机电设备(不含特种设备)、电子产品、建筑材料(不含化学危险品)、五金、百货。 多位曾与杨金锵有过接触的商户表示,杨金锵是一个特别看重利益的人,考虑问题不长远:“他和多家商户因为钱的事闹过不愉快。” 欣佳酒店一楼只有钢管支撑整个楼体。 受访者供图 生还者:被困时用尿液浸湿床单增加湿度 事发69小时后,欣佳酒店405室房客、24岁的浙江泰顺人游绍峰被救出。他是目前搜救到的被困时间最长的生还者。现在他正在医院接受治疗。躺着病床上的游绍峰戴着口罩,手臂上接着血压计,精神良好。 “好酸,三天都没弓开了。背都没撑开过,都是弓在那里的,地板又不平,还没法躺。”3月11日,游绍峰对新京报记者回忆废墟里的69小时,“一秒钟都不敢想自己的家人,就是害怕内心崩溃。” 事发时,游绍峰正站在床旁边,上面有个铁板突然砸下来,与床、床头柜和桌子形成了一个狭小的空间,他刚好就在这个空间里。得益于这个空间,他当时只有脚被石块压着,其他部位没有受严重伤害。 被埋后,游绍峰判断,不可能自行出去,因此决定尽力保留体力:“我就是睡觉,睡不着就闭目养神。如果听到有救援人员的声音,我就拿石块敲击管道。” 虽然躲过致命伤,但是废墟下面没有任何水源,也没有食物,游绍峰一度口渴到无法移动身体。他告诉新京报记者,处于极限状态时,他将自己的尿液浸湿床单,然后把床单放在面前,希望增加空气湿度,不让自己过于干渴。 在废墟下,游绍峰多次听到有救援人员正救走附近房间的人员,甚至清楚听到有人喊“有人吗?”每次有类似的声响,他就加快手部的敲击动作。 “快撑不住的时候,听到消防员的声音,就感觉踏实了,起码还能再撑两天。”游绍峰回忆。 3月10日下午,泉州市消防救援支队指战员通过生命探测仪探测出现场疑似有生命迹象。消防员拿着喇叭喊:“如果有人,你就敲一声。” “咚!”14时许,消防员听到废墟里传来被困者敲击的声音。敲击的人正是游绍峰。 一名参与救援的福建省消防救援总队队员回忆,当时大家都一门心思寻找被困人员,希望听到声音:“结果,真的敲了一声。我们就觉得听到了希望。我说不然你就敲两声,结果他真的敲了两声。确定这个人真的在里面,然后我们就开始作业。” 一名参与救援的消防员告诉新京报记者,由于坍塌建筑物结构复杂,既有工字钢梁柱,又有钢筋混凝土楼板、砖混楼板,人工破拆难度大。消防员采用气割、液压破拆等手段,来打通救援通道。 15时3分,游绍峰表示自己看到光了。随即,现场消防指战员利用蛇眼探测仪等仪器再次确定位置。游绍峰表示,“能听到你们在打洞的声音。” 坚持在这个位置作业两小时后,救援人员打了一个很小的口。15时20分许,消防员继续把口开大,打通了一条仅够一人进入的救援通道,并匍匐进入洞中与游绍峰对话鼓励他坚持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