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关注 科技 财经 汽车 房产 图片 视频 全国 福建

三明

旗下栏目: 福州 厦门 泉州 莆田 宁德 漳州 龙岩 三明 南平

药费降了医生工资涨了 福建三明模式会全国推广吗?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采集侠 人气: 发布时间:2019-06-03
摘要:药费降了医生工资涨了 福建三明模式会全国推广吗? 医药网6月27日讯自5月31日国家医保局正式挂牌后,首任局长胡静林的第一次公开调研活动引发了外界关注。据福建

  医药网6月27日讯 自5月31日国家医保局正式挂牌后,首任局长胡静林的第一次公开调研活动引发了外界关注。

 

  据福建日报6月19日消息,15日至16日,国家医保局局长胡静林一行来闽调研医疗保障工作。胡静林一行考察了三明市医管中心、市第一医院、沙县高桥镇卫生院和新桥村卫生所等,并听取了福建省、三明市医改工作汇报。

 

  引发关注的不仅是胡静林首次调研活动,还包括调研的地点——三明。三明因其独特的医改探索而备受关注,其中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成效明显,并因此获得过国务院通报表彰,也一直是众多专家推崇的医改样本:

 

  第一,医药费用明显降低。通过压低药价,压缩回扣空间,大大降低了医生开“高价药”“大处方”的动力,药品量价齐降,患者自然少花钱。数据显示,2014年,三明市三级医院、县二级医院、基层一级医疗机构出院者平均医药费用分别为6806.75元、3906.95元、607.79元,而福建省相应的平均费用为11826.23元、4236.25元、1390.19元。这些数据表明,三明群众看病负担明显减轻。

 

  第二,医保基金扭亏为盈。通过实行单病种付费、次均费用限额付费、进口药品限价、中药全额报销结算等措施发挥医保控费、促发展的杠杆作用。同时,建立住院周转金制度、第三次精准补偿、便民门诊等为患者减负。改革前的2010年、2011年三明医保分别亏损1.43亿元、2.08亿元,改革后的2012年、2013年、2014年分别结余2209万元、7517万元、8637.48万元,三明医保基金扭亏为盈,财政压力明显降低。

 

  第三,医疗服务价格、医务人员薪酬双重提升。提高医疗服务收费、增加医院可支配收入。通过医保核算,调整床位费、护理费、治疗费、手术费、诊察费等劳务性收费水平。提升医务人员收入,建立科学考评体系,实行院长年薪制,医务人员目标年薪制、年薪计算工分制等,实现医务人员由平均年薪4.2万元到8.9万元的大幅增长。

 

  医保局长首次调研选定三明,不由引发外界猜测:三明模式是否会为未来医保工作提供重要借鉴与参考?

 

  三明医保由亏空转为结余

 

  新一轮医改启动以来,在全国各地诸多医改的探索当中,“三明模式”尤为受到关注,且获得了许多“点赞”。

 

  2016年3月,国务院批转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2016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的意见》,提出“在部分综合医改试点省份推广福建省三明市医改做法和经验”,正式从国家层面对三明医改给予了肯定。

 

  这与三明模式取得的显著成效有关。以降低药品耗材价格为例,海通证券数据显示,自2012年三明医改启动以来,药品耗材占比大幅下降。三明市22家公立医院药品和耗材占比,从2011年的60.08%降至2015年的35.22%。

 

  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朱恒鹏认为,从1997年算起,药改已经20多年,能在整个地级市将药占比由50%左右降到27%的,唯有三明一例。药改之难,可见一斑。而三明取得如此成就,如何称赞都不为过。

 

  这样的成就让人关注的同时,也更好奇背后的改革逻辑。公开资料显示,三明医改起因是城镇职工医保基金面临入不敷出的崩盘风险。2010年,三明市城镇职工医保基金亏损1.4亿多元,到2011年,实际亏损量达到2亿多元。

 

  在此情况下,2012年,三明启动医改,在国内率先实现“三保合一”,并成立了医保管理中心,启动三医(医药、医疗、医保)联动改革。三明医改重点关注降低药品价格和控制医保次均费用,使医药总支出得以下降,最终实现医保基金扭亏为盈,药品招标采购趋于合理,过度医疗受到遏制。

 

  数据显示,2012年,三明职工统筹医保基金结余2200余万元,到了2015年,三明职工医保基金结余1亿多元。

 

  与三明曾经所面临的情况类似,目前我国一些地方也需警惕医保基金收不抵支风险。放眼全国来看,我国卫生总费用已超过4万亿元,而且还在不断增长,医保支付压力巨大。

 

  这也给国家医保局提出问题,如何减少医保资金浪费,提高医保使用与管理效率?三明医改取得的成效明显,这或许是胡静林前往当地进行调研的原因之一。

 

  另一方面,尽管国家医保局是从国家层面实现“三保合一”,这与三明模式存在很大差别,但在一些专家看来,也吸收借鉴了三明医保体制改革探索的一些经验,具有很多相似之处。三明能够为前进中的国家医保局提供一些改革思路,这或许是胡静林第一站前往三明的又一原因。

 

  结合地方实际推广三明经验

 

  据三明日报报道,16日上午胡静林在当地出席座谈会时表示,要切实发挥全民医保在医改中的先锋作用。

 

  胡静林指出,福建和三明坚持问题导向,大胆创新、突出重点,采取整合城乡医保制度、改革药品招采机制、改进医保支付方式等措施,充分发挥了医保基金“战略购买者”的作用,有力促进了医疗、医保、医药“三医”联动,为各地推进医保工作提供了有益借鉴。

 

  南开大学卫生经济与医疗保障研究中心主任朱铭来对每日经济新闻(微信号:nbdnews)记者表示,医保在整个三医联动中应发挥引领性的作用,这是共识。过去医保只是一个简单的末端支付方,对前端药品的定价,招标采购没有完整的协商、管理、评估机制。国家医保局成立的核心目的,就是把相关职能进行合并,设立并完善支付标准并和医院形成协商机制,避免被动付费发生的矛盾,这也需要发挥医保“战略购买者”的作用。

 

  2017年年底,人社部医保司司长陈金甫曾撰文指出,基于价值导向的医保战略性购买,核心机制是以医保资源为支点、以医保支付方式为杠杆、以利益激励为传导动力。这就需要破除传统的行政管理思维,构建以社会协商为基础、利益博弈机制为遵循的共同规则,并相应建立新的评价体系和专业支持体系。

 

责任编辑:采集侠
首页 | 资讯 | 关注 | 科技 | 财经 | 汽车 | 房产 | 图片 | 视频 | 全国 | 福建

Copyright © 2015 新闻资讯门户站 版权所有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