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关注 科技 财经 汽车 房产 图片 视频 全国 福建

三明

旗下栏目: 福州 厦门 泉州 莆田 宁德 漳州 龙岩 三明 南平

2019三明市梅列区中小学招生办法发布 报名时间及程序介绍(2)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采集侠 人气: 发布时间:2019-06-02
摘要:4.确定名单。7月28日,区教育局根据各小学报名登记申请情况确定招生名单。若报名登记申请入学学生少于申请学校招生计划数,由学校全部接收;若该校梅列户籍的片内生多于申请学校招生计划数,将采取电脑随机派位产生

  4.确定名单。7月28日,区教育局根据各小学报名登记申请情况确定招生名单。若报名登记申请入学学生少于申请学校招生计划数,由学校全部接收;若该校梅列户籍的片内生多于申请学校招生计划数,将采取电脑随机派位产生学位,超出的学生统筹安排到其他有学位的城区学校就读。因城市扩容等因素,在必要时候,将按有关程序对现有招生片区进行调整。

  5.公布名单。7月30日,各小学公布由主管教育局核准的新生名单,并发放入学通知书。

  6.办理入学。8月30日,新生凭入学通知书到学校办理入学手续,逾期不保留学位。

  (五)招生计划

2019三明市梅列区中小学招生办法发布 报名时间及程序介绍

  二、初中招生

  (一)入学对象

  具有梅列区户籍或常住梅列区的外户籍应届小学毕业生。

  (二)招生计划

  继续执行2017年梅列区初中学校划片招生办法。

2019三明市梅列区中小学招生办法发布 报名时间及程序介绍

  (三)招生程序

  1.报名登记。6月5日前,各小学召开毕业生家长会,向家长宣传小升初招生办法,组织填写《小学毕业生免试就近入学报名登记表》。

  2.资格审查。6月6日至15日,区教育局到市区各小学对《小学毕业生免试就近入学报名登记表》进行审核,市局直属小学由市、区两级教育行政部门共同进行。

  不属于市区各中学对口招生学校的小学毕业生,有以下情形,可于7月1日至5日到居住地教育行政部门申请参加梅列区中学录取:(1)其法定监护人在2019年7月1日前购买市区住房,并做到户籍、房产、实际居住“三统一”;(2)符合以下条件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①学生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在梅列市区实际居住一年(含一年)以上。②学生父(母) 或其他法定监护人在梅列区务工一年(含一年)以上。③学生父(母)按照规定参加我市(区)社会保险,近一个年度在梅列区缴交社会保险。

  外地户籍小学毕业生需回户籍地初中就读,可于7月1日至5日到梅列区教育局初招办申领填写《小学毕业生升初中跨县(市、区)录取申请表》,办理有关手续。

  3.确定名单。7月20至28日,主管教育局根据各小学招生区域实行对应升入对口初中的办法,生源需要调剂且又涉及市局直属学校的,由市、区两级教育行政部门统筹研究解决,确定学生录取学校。7月30日,各中学公布录取学生名单,并发放入学通知书。

  4.办理入学。8月底,新生凭入学通知书到学校办理入学手续。

  三、有关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教育局、各中小学要加强对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工作的领导,实行“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负责。要明确工作目标,落实工作责任,强化过程管理,加强协调配合。建立科学有序的工作推进制度、划片决策制度、入学监督制度、信息公开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根据福建省实施消除义务教育阶段大班额专项规划,2019年秋季学期起,义务教育起始年级班额原则上不超过50人,原有大班额比例逐步下降,基本达到消除大班额专项规划进度要求。

  (二)规范招生行为。实施“阳光招生”,各中小学不得进行任何形式的考试或面试,做到按划片就近免试入学。继续贯彻执行《关于福建省贯彻〈军人子女教育优待办法〉的实施办法》(政联〔2013〕1号)、《关于做好高层次人才子女就读中小学和幼儿园工作的通知》(闽教基〔2015〕34号)、《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公安英烈和因公牺牲伤残公安民警子女教育优待工作的通知》(公政治〔2018〕27号)、《关于进一步加强台商子女在闽就读服务工作若干意见的通知》(闽政办〔2017〕210号)等文件,规范落实照顾优待政策。严格按照规定条件和程序招收政策性照顾对象,不得随意扩大照顾范围,并交由招生委员会集体研究决定。

  (三)加强宣传引导。教育局、各中小学要利用报纸、电视、网络、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多种方式进行政策宣传和解读,使之家喻户晓,让社会支持、家长理解,积聚工作正能量。要倡导科学教育理念,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努力营造免试就近入学工作良好的社会环境和舆论氛围。教育局和中小学校要通过多种形式主动向社会公开相关信息,设立工作咨询电话、监督举报平台,接受社会监督。

  (四)强化监督问责。各中小学要严格落实国家和省、市有关招生纪律,即:严禁无计划、超计划组织招生,招生结束后,学校不得擅自招收已被其他学校录取的学生;严禁提前组织招生,变相“掐尖”选生源;严禁任何学校收取或变相收取与入学挂钩的“捐资助学款”;严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以各类竞赛证书、学科竞赛成绩或考级证明等作为招生依据;严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设立任何名义的重点班、快慢班;严禁出现人籍分离、空挂学籍、学籍造假等现象,不得为违规跨区域招收的学生和违规转学学生办理学籍转接。要成立编班领导小组,采用电脑随机编号编班,加强责任督学对学校编班工作的指导和监督,确保编班公平公正。要明确教育行政部门在纠正违规招生行为等方面的监管责任,以及校长是招生工作第一责任人责任。要主动会同教育纪检机构加强学校招生入学工作的监管,畅通举报渠道,认真核实群众信访投诉,严肃查处顶风违纪招生及乱收费行为,提高对违规招生治理和防控能力。对违反招生入学和学籍管理等有关规定的单位和个人,应严肃追究相关人员和领导责任。

责任编辑:采集侠
首页 | 资讯 | 关注 | 科技 | 财经 | 汽车 | 房产 | 图片 | 视频 | 全国 | 福建

Copyright © 2015 新闻资讯门户站 版权所有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