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关注 科技 财经 汽车 房产 图片 视频 全国 福建

泉州

旗下栏目: 福州 厦门 泉州 莆田 宁德 漳州 龙岩 三明 南平

【全国媒体看邯郸】泉州晚报:邯郸,三千年古城正腾飞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采集侠 人气: 发布时间:2019-06-22
摘要:邯郸历史久远,文化深厚,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

近日,中国报业第三届融合创新大会、中国地市报研究会理事会年会暨全国媒体看邯郸活动在河北省邯郸市举行。来自29个省(区、市),包括泉州晚报社在内的230多家媒体的社长、总编、记者等380多人走进邯郸实地采访,领略这座城市的发展轨迹。

古城邯郸八千载文明璀璨夺目

邯郸历史久远,文化深厚,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

 赵武灵王之胡服骑射雕像,是勇于改革创新的象征。

赵武灵王之胡服骑射雕像,是勇于改革创新的象征。

早在8000年前,这里就有人类繁衍生息,孕育了新石器早期的磁山文化,开启了华夏农耕文明新纪元,粟(谷子)、家鸡和核桃三大发现,改写了世界粟作农业、家鸡驯养和核桃产地的历史。

3100年前,“邯郸”成为一座城市的名字,建城至今从未改变;2400年前,战国七雄之一的赵国建都邯郸,历158年之久;1800年前,曹操在邯郸南部的邺城(今临漳)营建邺都,邺城自此成为六朝古都;1000年前,北宋在邯郸东部的大名府建陪都“北京”,大名府名扬天下。

5A级景区、杨式武式太极拳发祥地—广府古城和练习太极拳的人们

5A级景区、杨式武式太极拳发祥地—广府古城和练习太极拳的人们

绵延8000余年的文明史和3100多年的建城史,孕育并积淀了大运河文化、北齐石窟文化、磁州窑文化、边区革命文化、成语文化等博大精深的文化脉系,近年来,更是获得“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历史名城”“中国成语典故之都”“国家园林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等众多美誉。

 

   制瓷工业与艺术完美结合的珍品—磁州窑

制瓷工业与艺术完美结合的珍品—磁州窑

大美邯郸人文厚重山水秀丽

邯郸历史遗存灿若繁星、俯拾皆是,全市现查明文物古迹1500余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8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4处、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50处、全国重点革命纪念建筑1处。

被誉为“华夏祖庙”的5A级景区—娲皇宫

被誉为“华夏祖庙”的5A级景区—娲皇宫

荣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的邯郸,拥有A级旅游景区28家,面积234平方公里,占全市面积的2%,其中5A景区2家、4A景区11家。一座座古迹遗址、陵墓祠堂、碑刻石窟,都向人们讲述着古城辉煌历史和灿烂文化。  

邯郸西部太行山绵延千里,巍峨耸立,峡谷幽长,满山遍野苍松翠柏,处处景观,包括京娘湖、七步沟、武当山、朝阳沟、长寿村、五指山等在内的七八家4A级景区,游客可以在此体验深山幽谷、禅宗佛教的宁静,也可戏水揽山、滑雪、泡温泉,尽情拥抱大自然。

“粮画小镇”—中国十大最美乡村之一的馆陶县寿东村,以粮画艺术为特色,吸引了八方游客。

“粮画小镇”—中国十大最美乡村之一的馆陶县寿东村,以粮画艺术为特色,吸引了八方游客。

邯郸有着绚丽多彩的民俗文化和民间艺术,磁州窑是中国古代北方最大民窑体系,冀南皮影、武安平调落子等102个项目列入国家级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邯郸土特产、邯郸名小吃、邯郸菜形成独特饮食文化。

现代邯郸复兴之城驶入快车道

作为河北省南部门户,邯郸占尽天时、地利、人和。“天时”,就是《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和《中原经济区规划》两大国家战略,都把邯郸定位为“区域中心城市”,使邯郸的发展具备了强大“国家动力”;“地利”,就是邯郸地处晋冀鲁豫四省交界,处在多个国家战略的衔接地带,是长三角、珠三角产业产品进京入冀的必经通道;所谓“人和”,就是全市上下团结一心、干劲十足,全面建设新时代富强邯郸、美丽邯郸。

        

在临漳县慈恒享美高新技术产业园,工作人员正在调试无人机。

在临漳县慈恒享美高新技术产业园,工作人员正在调试无人机。

一个发展动能实现脱胎换骨、经济运行列车驶入“高铁”时代的现代化新邯郸,已展示在世人面前。

总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的“城台上的美玉”—邯郸文化艺术中心

总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的“城台上的美玉”—邯郸文化艺术中心

责任编辑:采集侠
首页 | 资讯 | 关注 | 科技 | 财经 | 汽车 | 房产 | 图片 | 视频 | 全国 | 福建

Copyright © 2015 新闻资讯门户站 版权所有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