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月,为进一步提升群众反诈防骗的常识意识,泉州市公安局泉港分局在全省首个开设“86666110莉莉警官防骗咨询专线”,为群众提供全天候24小时的“一对一”防骗咨询在线服务。同时,依托该专线拓展出涵盖微博、微信、线下互动等“反诈防骗宣教矩阵”,从源头上精准防范遏制电信网络诈骗案件的发生,提升群众安全感与满意度。 近年来,泉港区以“治安最安全、执法最满意、社会最平安”吉祥泉港创建为抓手,推动更高水平平安综治建设。 如何有效破解电信网络诈骗这一社会反映强烈的痛点顽疾,切实保护好群众的“钱袋子”? 日前,林先生欲网贷1万元,缴纳了888元会员费后,APP贷款软件立即显示入账1万元。当他准备提现时却显示失败,对方表示其登记银行卡号有错误,需要缴纳3000元处理费。紧接着,对方说林先生贷款已经成功,如果不按期还款,其征信将受影响,还会牵连小孩子今后就业等。林先生便慌了,很纠结要不要缴纳3000元处理费。第二天,林先生便拨打了“防骗咨询专线”。 听完林先生述说后,泉港公安分局民警王莉莉当即告诉他,这是典型的网络贷款诈骗,并详细讲解此类案例骗术。随后,帮助他查询了其贷款APP软件情况,再次明确告知他遇到的正是网络贷款诈骗,林先生才恍然大悟,避免了财产损失。 “如果群众防骗意识高了、识别能力强了,对诈骗的免疫力就上去了,发案率自然就会下降。这比我们事后再去打击、挽损要好得多。”泉港区副区长、公安分局局长王艺彬说道。 反诈防骗,预防为先。为此,泉港公安分局从防骗咨询服务和常识普及上做文章,以“创建一条防骗咨询专线、打造一把反诈宣传利器”为工作理念,开展全民反诈大宣传活动,进而预防和减少群众钱财损失。 防骗专线主要受理群众接到的有关电信网络诈骗的可疑信息。群众拨打专线时,由女警官王莉莉在线一对一实时交流,提供专业、快捷的防骗咨询服务,点对点告知诈骗分子的惯用伎俩,帮助群众分析具体情况。防骗专线全天候24小时提供人工点对点咨询服务。 近日,泉港的许女士述说,她不久前接到一通电话,对方自称是公安局的,说许女士涉嫌在外省洗黑钱。许女士根本没有去过外省,但对方说她丢失身份证了,可能被人用去办卡了。许女士的身份证确实于2019年12月丢失过。对方与其谈话3个小时后,让许女士感受到自已有洗不清的罪名。 当对方叫她把银行卡资金转移至对方安全帐户时,许女士才感到不对劲,便向防骗咨询热线咨询。经过莉莉半个多小时的耐心解释劝说,她才彻底明白对方是冒充公检法的骗子。 “不法分子之所以能诈骗得手,主要原因就是博取了受害人的信任。所以,我们做反诈防骗工作,就是要与群众建立‘亲切感’,把群众被骗走的‘信任’从不法分子手中赢回来!”泉港公安分局党委委员、政工室主任林炳坤说,由女民警王莉莉专职负责掌线,就是为了把“值得信赖的贴心人”这一形象树立起来。 “如果群众每次打进来的电话是不同人接听,彼此之间就很难建立熟悉感,相关问题来龙去脉的了解也容易脱节。”王莉莉说,自己每天要接到十几通电话,她一边用“拉家常”式的口吻与他们建立亲切感,一边运用专业知识分析判断问题,及时准确地帮助群众拆穿骗子伎俩,避免上当受骗。 据了解,为了能用最快速度识破各类骗局,泉港公安分局还专门给王莉莉开设了“干货”满满的进修课——哪些是老套路、有什么新变种、个人信息当如何保护、常见的APP陷阱有哪些……在王莉莉背后,是整个分局反诈精英们的教学与支招。 据统计,防骗咨询专线开通以来,共接到群众咨询电话515个,其中省外咨询电话22个,共向314人解答关于电信网络诈骗疑问事项,成功劝阻82人被骗,及时为群众止损达200多万元。 “如果收到一些不明信息或链接网址,不要随意点击,可先向专线民警莉莉咨询,她会为大家详细解析,帮大家辨别真假。”日前,在泉港山腰街道新宅村的反诈防骗“小课堂”上,几位曾经受骗的当事人正向群众现身说法。之后,挂村“警长”又把一些常见的诈骗手法剖析给群众听。 类似这样的反诈防骗“小课堂”每周都会在泉港区的各村居开讲,并延伸进了校园、厂房、企业、车站等场所。除线下反诈防骗活动外,泉港积极拓展线上宣教渠道,打出了一套“线上村镇全覆盖、线上多端齐发力”立体化传播组合拳,有效夯实了“横跨村镇、纵贯老幼”的反诈防骗“大纵深阵地”。 目前,作为一条公益服务专线,“莉莉警官防骗专线”逐渐形成独具特色的反诈防骗“战斗力”。下一步,该区将不断丰富以“线”带面反诈宣传工作法,释放多元宣教的“集群”效应,持续掀起全区全民反诈防骗宣传热潮,奏响服务群众、守护平安的和谐强音。 原标题:《【护航】泉州泉港:开通公益防骗咨询,24小时全天候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