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举全县之力集全民之智 安溪年底欲实现全面脱贫 从国家贫困县到全国百强县67名,近年来,安溪的巨大飞跃有目共睹,安溪的追赶之路却极其不易,极不平凡。安溪,这个拥有120万人口的闽南山城在华丽转身的背后,有着太多成长的故事。近日,东南网记者走进安溪,探索党的十八大以来,安溪的转型崛起历程。 [详细] 相关阅读: 淘汰落后产能腾笼换鸟 让高新产业走进安溪 打开“一带一路”茶香通道 让安溪茶走向世界 2、泉州开展打击“沙霸”、“搬霸”违法犯罪专项行动 近期,针对泉州中心市区个别新建住宅小区存在“沙霸”、“搬霸”问题,泉州市委、市政府和市公安局领导高度重视。为保持对“沙霸”、“搬霸”违法犯罪持续打击,泉州市公安局决定即日起至2017年12月31日,在全市公安机关组织开展打击“沙霸”、“搬霸”违法犯罪专项行动,切实维护广大群众合法权益。 [详细] 3、泉州陆续划定各申遗遗产点遗产区缓冲区 保护更加到位 日前,在石狮的石湖码头丁字坝东侧附近,施工人员安装了一块刻有“古泉州(刺桐)史迹遗产区界桩 泉州市人民政府立”字样的界桩,这块编号尾数为“A001”的界桩,与其他界桩、界碑一起,将遗产区与周围环境区隔开。 记者了解到,泉州市16个 “古泉州(刺桐)史迹”申遗遗产点已陆续启动界桩、界碑安装。目前,石湖码头、六胜塔、德济门、天后宫等多处遗产点周边的界桩、界碑安装工程业已完毕。预计本月底,所有界桩、界碑安装均将结束。 [详细] 4、“晋江经验”:丰富新内涵 续写新篇章 17日,福建日报长篇通讯《改革争先 击水中流——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的探索与实践改革篇》刊发。通讯将“晋江经验”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在当地干部群众和企业家群体中引发热议,为处于申办2020年世界中学生运动会热潮中的这座体育产业之城又添“一把火”。大家纷纷表示,这不但是对晋江的肯定,更是极大鞭策。 “在倍感振奋的同时,更深知使命光荣、责任重大。我们将以此作为新起点,继续把‘六个始终坚持’和‘正确处理五个关系’作为改革发展的行动指南和制胜法宝,开拓进取、不懈努力,在加快推进国际化创新型品质城市建设中,不断丰富发展‘晋江经验’,为再上新台阶、建设新福建作出新的更大贡献。”晋江市委书记刘文儒说。 [详细] 5、今年上半年泉州完成工业投资826.36亿元 居全省首位 今年以来,泉州坚持将创新驱动摆在经济发展全局的核心战略位置,着力以激发创新原动力推动工业企业升级转型,工业投资持续高速增长。全市上半年累计完成工业投资826.36亿元,同比增长30.9%,投资总量位居全省首位,占全省工业投资比重将近五分之一,同比增速较全省平均水平高11.6个百分点。 [详细] 6、低保兜底筑牢生活屏障 泉州74372人享受低保 记者从泉州市民政局了解到,今年泉州市大力实施兜底脱贫工程,对确实无法通过开发性扶贫措施实现脱贫的贫困人口,全部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农村低保标准(5040元)和现行市定扶贫标准(4846元)已达到“两线合一”。截至6月底,全市共有74372人享受低保,其中农村低保户达63374人。 [详细] 7、泉州对台交流实施“三大行动” 为了充分发挥泉州历史文化、多元文化的资源优势和对台独特人文区位优势,增强对台民间交流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泉州市对全市涉及“民间信仰、宗亲宗族、青年交流”等对台交流活动进行整合,出台《泉州市对台交流“共筑精神家园”“共续血脉亲情”“共促交流融合”三大行动规划实施方案》,围绕三大行动规划,策划开展一系列泉台交流活动。 集中统筹全市民间信仰、宗亲、文化、艺术等资源优势,对于每年涉及三大交流板块的重点交流活动实施项目化管理,整合好一系列主题突出、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影响深远的泉台交流活动,进一步打响泉台“民间信仰、宗亲宗族、青年交流”三个特色鲜明、影响广泛的交流品牌,使泉台民间信仰交流更具影响力,宗亲宗族交流更具凝聚力,青年交流更具吸引力。 [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