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关注 科技 财经 汽车 房产 图片 视频 全国 福建

莆田

旗下栏目: 福州 厦门 泉州 莆田 宁德 漳州 龙岩 三明 南平

选好农村“带头人”的莆田探索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采集侠 人气: 发布时间:2019-06-05
摘要: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全面建成农村小康,归根到底要依靠农村基层组织,要靠农村干部去组织、去落实。近年来,莆田市采取内育、外引、下派、横联等办法,多渠道选拔

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全面建成农村小康,归根到底要依靠农村基层组织,要靠农村干部去组织、去落实。近年来,莆田市采取内育、外引、下派、横联等办法,多渠道选拔农村“带头人”,不断增强村党组织的战斗力,演绎出一幕幕聚民气、兴经济、促和谐的生动实践。当前,我省村级组织换届选举已进入关键时期,各地可学习借鉴莆田市的做法,坚持标准,拓宽视野,真正把有事业心、责任心、公平心的优秀人才选拔到村干部队伍中来。

原标题:选好农村“带头人”的莆田探索

詹国强(右二)带领村干部考察花卉套种基地。

詹国强(右二)带领村干部考察花卉套种基地。

蒋将(右一)带着民情记事本下乡。

蒋将(右一)带着民情记事本下乡。

编者按:

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全面建成农村小康,归根到底要依靠农村基层组织,要靠农村干部去组织、去落实。近年来,莆田市采取内育、外引、下派、横联等办法,多渠道选拔农村“带头人”,不断增强村党组织的战斗力,演绎出一幕幕聚民气、兴经济、促和谐的生动实践。当前,我省村级组织换届选举已进入关键时期,各地可学习借鉴莆田市的做法,坚持标准,拓宽视野,真正把有事业心、责任心、公平心的优秀人才选拔到村干部队伍中来。

跨村任职——

增强组织活力 促进共同发展

走进莆田市城厢区华亭镇涧口村,只见连片的花圃基地郁郁葱葱,194套红瓦白墙的农家住宅错落有致,社区便民服务中心人员设施齐备……处处呈现出涧口中心村党委带领村民推进“幸福家园”试点建设带来的新气象。

涧口中心村党委是莆田市创新优化基层党组织设置而成立的全市第一个中心村党委。

中心村,顾名思义,就是在临近的几个村确定一个强村,以其为中心,成立党委,统一领导,形成以大带小、以强扶弱、以富帮穷的局面。

涧口、五云和隆兴3个村地域相邻、村情相近、人缘相亲、产业相似。2014年2月,在莆田市委组织部的指导下,城厢区抓住城乡一体化综合配套改革试点这一重要机遇,以党建引领为核心,打破原来以村为单位的党建模式,有效整合区域资源,成立中心村党委,下辖涧口、隆兴、五云3个村党支部,通过创新运作机制、整合优势资源、搭建服务平台等举措,带动3个村共同发展。

选好干部、配强班子,才能为共同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涧口中心村党委成立后,通过“党员个人自荐、普通党员推荐、群众代表推荐、包片工作队举荐、党组织举荐”报名方式,实行竞职者个人重大事项公示等创新做法,经过3个村联合召开党员大会选举产生了第一届中心村党委班子,涧口村党支部书记詹国强被推选为中心村党委第一任书记。

如何抓住这一契机,带领隆兴、五云两个山村一起造福群众?詹国强上任后,注重在建设“幸福家园”上引领,实现共同发展;在发展集体经济上引领,实现增收致富;在健全服务功能上引领,实现资源共享。他坚持3个村发展“一盘棋”思想,强化“涧口模式”的辐射作用,走出一条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新路子。如今,这里正发生深刻的变化。隆兴村、五云村均被列入莆田市“幸福家园”试点村。2014年,中心村花卉种植530亩,晚熟龙眼种植1400多亩,村集体年收入60多万元,群众人均纯收入7306元。当年度,涧口中心村党委被评为全省先进基层党组织。

詹国强介绍,中心村党委通过明确职责界限、细化工作分工,使3个村在接受中心村党委领导的同时,又拥有独立的村民自治、民主管理权利,原有的行政区域、债权债务、干部配置和待遇等保持不变,主要解决仅靠本村党支部无力解决的难题,切实做到对各村工作“服务不干预、帮办不包揽”,实现“既统又分”的目的。同时,建立中心村党委理论学习、联席会议、民主议事、经费保障等制度,每周至少召开一次集中学习会,每月至少召开1次联席会议,统筹协调、平等协商3个村抱团发展等事项。3个村土地流转、计划生育、项目建设等重点工作,按照征求意见、议事决策、任务分解、公开承诺、组织实施、考评奖惩“六步工作法”进行规范运作。中心村党委成功地将涧口村幸福家园建设的成功经验运用到隆兴村、五云村,目前又对宫利村支部班子进行考察,只要条件成熟,就将吸纳进中心村党委。

城厢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陆建琪说,探索建立中心村党委工作新模式,起到了带动发展、带动服务的作用,其做法值得肯定,经验可复制、可推广。

涧口已成为莆田市城乡一体化“幸福家园”试点典型,涧口中心村党委的成功实践还辐射到莆田市其他县区。目前,仙游县榜头镇坝下中心村、秀屿区东峤镇上塘中心村、城厢区凤凰山街道办事处坑坪中心村党委也有序运行中。

人才回归——

拓宽选拔渠道 注入源头活水

之前的秀屿区东庄镇锦山村,班子“软”、制度“散”、经济“穷”、环境“乱”。如今,锦山村成了莆田市美丽乡村建设示范点,村容村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获得了村民点赞。大家都说,现在有了一个能率领群众奋勇向前的好带头人,他就是村党支部书记吴金城。

锦山村上一届支部书记因病去世后,村党组织一度不完整。为了健全组织、稳定班子、拓展事业,2011年,村里的党员、老协会会员、村民代表热情邀请富有管理经验的民营企业家吴金城回村任职。为了让这位在外企业家回归治村,有村民甚至用起激将法:“你就是在外多赚个一两百万元又有啥名声?回村为村民们做些实事,还更有招牌!”

回村之前,吴金城长年在福州等地经营木材、物业、服装、超市等,事业有成。一头是蒸蒸日上的生意,另一头是村民们的深情召唤,他着实也犹豫过,而内心那股党员理应“对党忠诚,为民奉献”的强烈使命感,最终让他下定决心回村干一番事业。他坦言:“在东庄镇,经济能人多,但我真心实意想改变村里散乱局面。”

2012年村级组织换届,吴金城被推选为村支部书记。初上任,他面临的是不同于企业管理的“一团乱麻”。最让他头疼的是,村里矛盾纠纷多,竟达上百起,村民法制观念淡薄。

如何才能改变局面呢?他率先公开承诺:“不乱花村里一分钱,不拿村里一块地,不沾亲带故谋私利!”在召集村民、党员和老协会会员代表进行协商后,制定了建房、道路改革等推进新农村建设的一揽子措施,表决通过“村规民约”,使诸多纠纷迎刃而解,特别是成功调解了一起持续了20年的道路纠纷,还拆了自己表哥围墙,虽然其表哥在与邻里纠纷中占理。

村里外出务工经商人员多,为了保民安、稳人心,吴金城带头和村“两委”成员一起巡逻。同时,成立巡逻队,筹建电子监控网络化平台,在村口、主要通道乃至房前屋后都安装了监控探头。

村里在外党员占大半,他常打电话与在外党员拉家常,聊政策,问生意,道村情。同时,建立流动党员微信群,在网上开展“三会一课”等活动。每月召开一次以上党员会议,改变了之前党员基本不开会等组织涣散现象。

责任编辑:采集侠
首页 | 资讯 | 关注 | 科技 | 财经 | 汽车 | 房产 | 图片 | 视频 | 全国 | 福建

Copyright © 2015 新闻资讯门户站 版权所有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