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广网9月16日讯(记者 洪莉萍)16日下午,福建省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宁德专场在福建省政府新闻发布厅召开。宁德市委书记郭锡文,宁德市委副书记、市长梁伟新,宁德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曾智勇,围绕“继续发扬滴水穿石精神,奋进新时代建设新宁德”介绍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宁德市委书记郭锡文向记者介绍,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和福建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宁德人民弘扬“滴水穿石”精神,艰苦创业、克难奋进,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历史性变化。 郭锡文表示,历史上,闽东工业基础薄弱,交通落后,信息闭塞,不通高速,更没有铁路,从福州到宁德就要走4个小时,正如习总书记在《摆脱贫困》一书中所指出的“人们说起闽东,便是五个字:‘老、少、边、岛、贫’”。“老”:是革命老区,是中央红军长征前全国八大主要革命根据地之一。“少”:是全国最大的畲族聚居地,畲族人口20万,占全国的1/4、全省的1/2。“边”:位于闽浙交界,地处台海一线。“岛”:境内大小港湾29个,岛屿643个,其中有居民岛38个,岛上居民7.6万人,共设3个乡镇、53个建制村。“贫”:经济欠发达,曾是全国18个集中连片贫困区之一。 郭锡文指出,新中国成立70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宁德历届党委、政府团结带领广大干部群众艰苦创业、克难奋进,唱响了“弱鸟先飞、滴水穿石”的奋斗赞歌,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是综合实力变强,丰满了“弱鸟的羽翼”。70年来,宁德经济实力大幅跃升,2018年全市GDP和财政收入达到1942.8亿元、200.77亿元,分别比1950年增长了420倍、5396倍。二是人民生活变富,踏上了“幸福小康路”。70年来,群众生活越过越好,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978年的98元提高到2018年的16147元。屏南县、霞浦县、古田县、寿宁县4个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实现脱贫“摘帽”。三是产业结构变优,奏响了“经济大合唱”。70年来,三次产业全面发展,与1950相比,2018年一产比重下降了60.3个百分点,第二、第三产业比重分别提高了37.2和23.1个百分点。2018年,农林牧渔业增加值增长4.3%,增速居全省第二位;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2%,增速居全省首位;服务业增加值增长9.7%,增速居全省首位。四是城乡面貌变美,实现了“旧貌换新颜”。70年来,交通路网穿山越海,城乡面貌焕然一新,全市建成区面积从4.3平方公里,扩大到近120平方公里,其中,中心城区建成面积扩大到34平方公里,锂电新能源小镇成为全省唯一入选第一轮全国特色小镇典型经验名单,一座宜业宜居宜游的新兴港口城市加速崛起。 回顾70年发展历程,郭锡文认为让全体闽东人民最引以为傲的是,1988年5月到1990年5月习总书记曾主政宁德,在宁德工作期间,习总书记以“摆脱贫困”为工作主线,带领闽东人民艰苦创业,掀开了闽东发展史上的崭新一页,给我们留下了极其宝贵的思想财富、理论财富和精神财富。 郭锡文强调近年来,宁德始终沿着习总书记为闽东发展指引的方向,滴水穿石、久久为功,感恩奋进、坚定前行,特别是1988年以来的30多年,全市GDP、工业总产值、财政总收入、农民收入分别年均增长12.3%、21.4%、17.5%、13.2%,成为宁德有史以来发展质效最好、城乡面貌变化最大、民生改善最快的一个阶段,实现了后发展地区奋发赶超的新跨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