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宁德6月26日电 (舒存达)2019年文化遗产进校园——“廊桥申遗、全民介入”闽浙木拱廊桥天下高校巡回展26日走进武汉大学,进一步传承弘扬中华优异传统文化。 该巡回展24日起走进武汉,已先后走进武汉的中国地质大学和中南民族大学。现场,一幅幅精致的廊桥图片,一个个出色的廊桥故事,一段段精妙的非遗演出,吸引了浩瀚高校师生前来观光。 此次巡回展由闽浙两省七县(浙江泰顺县、庆元县、景宁畲族自治县,福建寿宁县、屏南县、周宁县、政和县)结合建议,除了向大学捐赠廊桥模子,还进行木拱廊桥营造武艺模拟制作展演、国宝廊桥修复与结合申遗主题陈诉等,让专家学者一同介入廊桥申遗,助力闽浙木拱廊桥早日成为世界文化遗产。 主理方暗示,闽浙木拱廊桥天下高校巡回展旨在让更多人直观地熟悉廊桥、周全地相识廊桥,从而深深爱上廊桥,越发自动介入到文化遗产掩护中来,让廊桥通过高校这个平台走出大山、走遍天下、走向世界。 廊桥,也称虹桥,是一种“河上架桥,桥上建廊,以廊护桥,桥廊一体”的陈腐桥梁样式,被誉为世界桥梁史上的“活化石”。据考据,浙南、闽东地域生存较好的古代廊桥有100多座,个中列入国保的就有33座。 浙南、闽东七县的民众自古交往亲近,风尚习惯相似,各自有着深挚的文化积淀。对于糊口在廊桥周边的人而言,桥不仅仅是跨越河道的交通东西,更像是一个交流中间,他们在廊桥上交流商业、演出庆祝、祭奠祈福。千百年来,与之伴生而出的提线木偶戏、药发木偶戏、碇步舞龙等非遗传承至今。 申遗,是掩护好廊桥遗产、弘扬好廊桥文化的紧张途径。早在2004年,闽浙七县就启动结合申遗事情,并取得了阶段性结果。2017年7月,闽浙七县在寿宁县签订《中国闽浙木拱廊桥掩护与申遗同盟协定》,配合推进木拱廊桥掩护与申遗。 专家指出,申遗是鞭策文化遗产掩护最直接、有用的手段。加快申遗,要加大研究力度,存眷制作情况,使木拱廊桥的内在不停富厚;增强掩护,提防天然打击和工钱粉碎,确保遗产延续,争夺“弯道超车”。(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