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关注 科技 财经 汽车 房产 图片 视频 全国 福建

宁德

旗下栏目: 福州 厦门 泉州 莆田 宁德 漳州 龙岩 三明 南平

旧貌换新颜 下党脱贫攻坚取得重大突破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采集侠 人气: 发布时间:2020-07-22
摘要:华广网由中国华艺广播公司主办,博览天下、透视台海、关注两岸,为全球华人提供大陆、台湾、两岸、港澳及华人世界的新闻资讯和广播节目。

旧貌换新颜 下党脱贫攻坚取得重大突破

华广网7月20日讯(记者 吕博航)20日下午,福建省“决胜全面小康 决战脱贫攻坚”主题记者见面会于宁德市寿宁县下党乡露天艺术广场举行,这是福建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首次将省级发布平台下沉到乡村一级,见面会上,6位来自下党乡基层一线的干部群众代表通过亲身经历向大家讲述了摆脱贫困的下党故事。

寿宁县下党乡,古时又称党川。这个位于福建闽东与浙西交界处的小山乡,虽常年云雾飘渺,青山如黛,风景如画,但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却因地处山区,交通极其不便,经济发展落后,居民生活十分困苦。据了解,1988年元月下党乡成立时,其中10个建制村有8000多人口,但没有公路、没有自来水、没有电灯照明、没有财政收入、没有政府办公场所,是真正的“五无乡镇”。

针对这个情况,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期间,曾三进下党乡调研指导扶贫工作,其后更是多次对下党的发展表示关切。而下党人民在各级各部门的关心帮助下,在一任接着一任干部群众的带动下,不懈奋斗,用30多年的时间实现了下党“天堑变通途、旧貌换新颜”的转变。

旧貌换新颜 下党脱贫攻坚取得重大突破

下党乡党委书记项忠红

对于以前的下党,现任下党乡党委书记项忠红这样介绍, 以前的下党是“贫困”代名词,最显著的标志是当时没有一寸公路,群众生产生活全靠肩挑背驮,当时的群众存在着“三怕”:一怕生病,二怕挑化肥,三怕养大猪,因为猪养太大,就会运不出去。也没有电灯,百姓家里用火篾、油盏照明。农民人均年纯收入不足200元,生活困顿之下,很多年轻人就纷纷出走他乡谋出路。

旧貌换新颜 下党脱贫攻坚取得重大突破

寿宁县民宿茶叶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王明秀

寿宁县民宿茶叶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王明秀就是当时出走的年轻人之一,按照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6年前,他还是一名资“资深北漂”。在2013年,回家的王明秀看到了家乡巨大的改变,于是作为土生土长的下党人,他便下定决心回老家创业,次年,他便踏上返乡之路。在村干部的帮助下,王明秀将目光放到了茶叶上,他采用“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来发展茶叶产业,逐步吸纳普通农户参与合作,扩大种植面积,并打造了“下乡的味道”这一产业品牌。他的这些举措使得种植的每亩茶园的收入从2000多元增加到了6000元,社员收入翻倍,村集体年增收10万元以上。带动入社的31户贫困户全部脱了贫。 “这一切离不开团队以及村民们的持续发力,但更离不开党和政府的政策带来的红利”,王明秀这样说道。

旧貌换新颜 下党脱贫攻坚取得重大突破

下党乡退休干部刘明华

刘明华是下党乡原党委副书记,现在是“难忘下党主题馆”的讲解员。从1987年就来到了下党,开始建乡筹备,他见证了33年下党的变化。而在去年7月,看着下党翻天覆地的变化,他便与几个乡亲合计,给习近平总书记写了封信,向他报告下党脱贫的喜讯。没想到,信寄出去后,习近平总书记回信了,并在信中鼓励下党人民要坚定信心、埋头苦干、久久为功,持续巩固脱贫成果,积极建设美好家园,努力走出一条具有闽东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下党的变化是干出来的!幸福是奋斗出来的!” 刘明华最后这样说道。

据介绍,2019年,下党累计接待游客18.3万人次,为村民直接增收900多万元,全乡建档立卡贫困户117户508人全部脱贫,100多名青年人返乡创业。农民的人均纯收入也从1988年的186元增长至2019年的14777元,增幅达70余倍。脱贫攻坚的进程中,下党已经走出了具有自身特色的一条致富之路。

责任编辑:采集侠
首页 | 资讯 | 关注 | 科技 | 财经 | 汽车 | 房产 | 图片 | 视频 | 全国 | 福建

Copyright © 2015 新闻资讯门户站 版权所有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