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关注 科技 财经 汽车 房产 图片 视频 全国 福建

宁德

旗下栏目: 福州 厦门 泉州 莆田 宁德 漳州 龙岩 三明 南平

社区生鲜菜摊连锁将现沪上 30分钟买菜圈进一步缩短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采集侠 人气: 发布时间:2020-06-25
摘要:疫情之后,很多家庭主妇又恢复了买菜的习惯,但是他们的买菜习惯和之前有了变化:他们头一天晚上在网上付好菜钱,第2天在小区门口就能拿到前一天预定的各种新鲜的

疫情之后,很多家庭主妇又恢复了买菜的习惯,但是他们的买菜习惯和之前有了变化:他们头一天晚上在网上付好菜钱,第2天在小区门口就能拿到前一天预定的各种新鲜的蔬菜水果。

闵行某小区的生鲜服务群,每天15点后就开始热闹起来:群管理员发布最新活动公告:明早7点,小区门口广场线下新鲜农产品将送到:仙居杨梅、五芳斋粽子、阳山水蜜桃、梅花大排到了。群友则纷纷留言:“仙居杨梅要两盒”、“特价粽子别忘了给我留一份”、“宁德大黄鱼一箱”……小区居民在群里留好言、付好钱,第二天一早就能在小区门口拿到各自预订的农产品。

这就是出现在上海的又一种社区生鲜销售新模式——社区生鲜菜摊。记者获悉,社区生鲜连锁平台在各个社区内摆菜摊,每周在各个小区里巡回设摊,通过“线上预定+现场销售”的方式,把新鲜蔬菜、时令水果、肉蛋禽类和海鲜水产等送到居民家门口。目前,“好菜摊”已经与全市70多个小区签约,在10余个小区设摊,成为了上海市民买菜的新模式。

在上海,生鲜电商正助推生鲜消费能级提升,一个30分钟的卖菜圈已在沪上形成,上海成全球最便捷的买菜城市之一。随着社区生鲜菜摊的出现,30分钟的卖菜圈有望进一步缩短,市民买菜将更便捷。

半小时买菜圈形成

疫情让上海人的消费模式和消费场景出现了新的变化:居家消费和生鲜到家需求旺盛。今年第一季度,上海全市生鲜电商平台的交易额达到了88亿元,同比增加了167%,订单量增加了80%。在疫情较为严重的2月份,上海一些主流生鲜电商平台每天平均的订单量达到50万单,生鲜电商助推消费能级提升,一个30分钟的卖菜圈已在沪上形成,上海成全球最便捷的买菜城市之一。

生鲜电商正成为了竞争最激烈的一个战场,众多的品牌纷纷搅局:以谊品生鲜、苏宁菜场为代表的外来品牌,以盒马、叮咚买菜、本来生活为代表的线上流派,以徐汇铭言、长宁美天为代表的菜场升级,以联华系、永辉为代表的超市转型,以清美鲜食、光明随心订、万有集市为代表的跨界品牌,都在共同打造一个生鲜电商的市场。

据“好菜摊”创始人石一鸟介绍:“在疫情前经营着5家连锁生鲜超市,生意还不错。今年2月遇到疫情后,由于员工无法返沪导致门店无法开业。当时就开始与社区物业对接,组建小区业主群,通过线上小程序订购,再配送到小区。2-3月份社区配送业务还是风风火火的,俨然搭上了社区团购的车;可是没过多久,形势又开始急转直下,到了4月,疫情好转后,订单开始明显下滑,每个线上平台都在补贴发红包打价格战,而线下的门店也都是销售下跌。绕了一圈后发现,线上也好,线下也好,门店也好,前置仓也好,每一种都有自己的优点和不足。”

社区买菜三合一模式

如今,上海市民的买菜方式更加多元化:去菜场买菜、网上订菜送到家、团购买菜、月订或者年订菜等多种模式。对很多小区居民来说,他们希望能在小区门口就能买到菜,农产品一筐筐摆出来,放在小区门口,居民提前网上付好钱,来现场秤了拿走就行了。各种蔬果也没必要包装起来的,这样价格就能更实惠。居民每次来拿货时,顺便看看说不定还能多买几样。

很多小区居民的想法,也让石一鸟有了全新的灵感,把送货变成了销售机会,节省包装和加工环节进一步降低农产品价格。于是,在上海很多小区里就出现了“好菜摊”,社区买菜可通过固定一周两次摆摊、“线上预订+小区提货”、现场销售三合一的模式。

“没想到人们非常欢迎,一大早就开始排队等着我们,半天时间能有两百多位顾客,销售额动辄上万元,每次商品都基本卖光,中午前肯定清空。大家也都踊跃地加入到小区买菜群里来,会提前把紧俏货、线上专享货通过小程序做预订,也会自发地在群里分享自己的烹饪体验和感受,有不好的也会反馈我们直接快速处理,总之效果非常好。”石一鸟介绍说道。

菜摊如何和生鲜电商错位

建立从田头到餐桌的生鲜供应链,就是一场品牌农业的革命,随着消费观念的改变,消费者对农产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比如产品可追溯、绿色安全等。同时,品牌电商通过品质严格把控、营销方式创新、精细化运营等,也帮助了一些农产品实现了差异化竞争,促进了品质消费的升级。

在生鲜电商如火如荼之际,社区菜摊连锁真的能够搞起来吗?如何与盒马、叮咚买菜以及菜场超市竞争,获得自己的一席之地?

社区销售,都是固定客群,靠的是口碑的信任维系。而采购、仓储、配送每一个环节的成本都很高,专业度很强。石一鸟介绍说:“我们不仅在一批市场有自己的采购和仓配,而且在崇明、松江等处都有自己独特的特色农产品渠道,也有自己的供应链追溯管理系统。所以我们也是在做源头农户、农产品与终端社区、终端消费者的对接。我们做加盟,就是想从供应链能力上赋能给菜摊这种最小的经营实体。”

同时,社区生鲜菜摊,其实就是一个迷你的移动门店。没有标准化的管理,客户体验就不会好,效率也不会真正提高,最后其实还是赚不到钱。因此,“好菜摊”一开始就按照打造“样板摊”的要求来规范化标准化运营。记者看到,“好菜摊”《标准化运营手册》足足20页纸,涉及订货、选品定价、现场陈列、现场道具、人员管理、卫生管理等。在现场收银智能终端里,会员、促销、支付,线上与线下是无缝打通的。消费者曾经买过什么、有多少积分、是否有优惠券可以使用?一打开就能清楚看到。

在“好菜摊”的社区群众,还有线上的小程序,小程序上“线上专享品”专门做了区分,小区居民可以通过小区拼团、量贩低价、预售这些线上功能来购买。在徐汇一个已开通服务的小区微信群里,记者还看到了群里面还时不时在做新品直播。

面对超级价格敏感者

在所有的消费群体中,社区消费群体属于超级价格敏感者,为了1毛钱的差价,他们就可能会奔跑于不同的超市里。那“好菜摊”如何以价格优势来吸引消费者?如何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赢得自己的生存空间?

记者在一个700户的小区的“好菜摊”采访,3个工作人员干一上午,平均每次销售额大约1万元,毛利润有2500元。去掉所有费用和人工,还有盈利。而25%的毛利,在社区客户看来,觉得商品25%的毛利,这样的定价觉得商品还是挺便宜的。

对于生鲜而言,库存意味着品质下降、周转变慢、损耗增加,这些都是无形的成本会体现在商品售价上。为了降低库存和损耗,“好菜摊”的IT系统会根据历史数据,计算推导出下次订货的数量、品种、价格,再结合现场情况,让每次的销售都实现半日清空。

责任编辑:采集侠
首页 | 资讯 | 关注 | 科技 | 财经 | 汽车 | 房产 | 图片 | 视频 | 全国 | 福建

Copyright © 2015 新闻资讯门户站 版权所有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