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月1日起,柏历(Julian Blissett)出任通用汽车全球执行副总裁兼通用汽车中国公司总裁,掌管通用汽车在中国的业务运营。 英国人柏历在上海已经度过14年。2014-2019年他担任上汽通用执行副总经理,这段经历被他形容为自己职业生涯中的高光时刻,“极具挑战也非常充实”。彼时凯迪拉克品牌还需全部从美国进口,包括他本人在内的团队推动了国产化进程,同时,通用的经销商网络得以扩大,企业多元化的电气化战略开始实施。 上海成为柏历人生中待得最久的城市,是仅次于伦敦的“第二故乡”,他的儿子们都在上海成长。柏历中文不错,自称是“半个中国通”,曾凭借为上汽通用做出的巨大贡献两次获得由上海市政府颁发的白玉兰奖。 新总裁走马上任,但今年并非中国汽车市场和通用汽车的好时局。通用汽车近年间已宣布退出西欧、澳大利亚、印度、泰国等多个表现不佳的国际市场,专注中国和美国市场。 在柏历初至中国的2006年,车市一片蓬勃,当年通用在中国市场的汽车产销总量达到88万辆,同比增长32%;2014年他出任上汽通用执行副总经理,通用在华销量约354万,同比增12%,销量达到高位,增速开始变缓;而2019年,车市整体低迷,通用在华销量为309万辆,甚至低于五年前的水平,同比2018年下滑15%,并连续两年下滑。 一面是中国市场的销量下跌,一面需要大量资金投入的电动化浪潮势不可挡。今年3月4日,通用汽车CEO玛丽·博拉(Mary Barra)在通用汽车EV Day上宣布了较为激进的转型战略:未来五年将在电动汽车和自动驾驶汽车项目上投资200亿美元,到2025年,在中美两国的电动车年销量将达到100万辆。 通用汽车的长期战略要如何执行、短期内如何消解疫情的负面影响,都是考验人的重任,柏历坦言,这份工作没有压力是不可能的。 今天柏历接受了出行一客在内的媒体采访,分享疫情对中国车市的影响、通用未来对中国的巨大投入、通用的电气化与智能网联决心。 电动车平台入华?和宁德时代深化合作? YES!YES!YES! 记者:近期中国市场消息频出,比如大众对江淮的股权收购、比亚迪为福特供应动力电池、戴姆勒计划投资中国电池制造企业等。通用是否会加速动力电池产业链的本土化布局? 柏历:通用汽车曾在多个场合清晰地表达过,我们未来将会把包括工程、采购、制造等方面的优势资源集中投入到电动车和新一代电动车平台的开发。我可以透露的是,我们将来在中国生产和销售的电动车中,包括电池和驱动等主要的零部件都会在本土生产。 记者:Ultium电池作为第三代全球电动车平台的核心,未来在中国市场是否会寻求和本土企业进行合作以规避政策风险和降低成本? 柏历:答案是肯定的(YES!YES!YES!)。BEV3平台会进入中国。我们与全球领先的电池制造商宁德时代也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我本人曾经去过宁德,未来还将保持紧密合作。 我们的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玛丽·博拉女士此前宣布,通用汽车未来5年内在电动车领域的投入将占公司总体资源的一半以上。这足以证明我们在电动车领域的坚定决心。 记者:通用汽车在3月的电气化活动上宣布在2025年将实现中国和美国电动车销量合计100万辆的目标。同月,据路透社报道,在通用汽车和福特面向2026年的生产规划中,皮卡和SUV仍为主流。这是否意味着通用汽车未来电动车销量主要将来自中国? 柏历:这样的说法并不准确。皮卡在美国是一个非常具有地域特色的产品。这个细分市场见证了通用汽车巨大的成功,也将成为我们广泛电气化布局的一部分。例如,在今年的超级碗广告中,我们展示了悍马电动皮卡。悍马品牌在北美具有很高的消费者认知度。 我们深刻地认识到各个市场都呈现多样化的消费偏好,并具有区域化特色。在某些地区,对于电动车的接受度就非常高,而在其他地区则还有提升的空间,中国和美国都是这样。我们对纯电动的未来充满信心,通用汽车的下一代电气化技术会在美国和中国同时落地。 记者:对于像通用汽车这样的大型车企来说,电气化转型是否尤为困难?面对特斯拉等品牌在中国市场的崛起,通用汽车是否感到压力? 柏历:不论是在全球市场还是中国市场,竞争者层出不穷,不仅包括传统车企、初创车企,还有来自其他行业的科技企业陆续加入竞争行列。通用汽车见证了全球汽车行业的变革,面对竞争,我们一贯保持包容和开放的态度,也必须正视竞争。 我对通用汽车在电气化领域的战略规划和技术储备都充满信心。首先,我们面向电气化转型的决心非常坚定。未来5年,我们会把超过50%的资源投入这一领域。另一方面,得益于通用汽车多年来在整车开发方面的深厚积累,我们有能力整合各方优势资源,打造满足消费者需求的优质产品。此外,未来的产品还将融入包括自动驾驶在内的更多前沿科技。Cruise自动驾驶技术和Super Cruise超级智能驾驶系统正代表了我们在自动驾驶领域的技术实力。 五个品牌同样重要,之间有竞争但是可控 记者:近两年中国汽车市场面临下行压力,您上任后是否感觉到挑战?之后有哪些新的想法或举措来促进销量和市场增长? 柏历:毫无疑问,职位越高,责任越大。挑战当然是有的,我和前任总裁紧密合作,确保平稳过渡,并为在中国市场的长期发展做好战略布局。 从今年第一季度始,我们迅速采取了多种措施应对疫情和经济下行的影响。其一,在最短时间内将线下营销转为线上,通过直播等线上方式与消费者保持密切沟通;其二,通过有效举措优化成本开支,保持公司运营良好;其三,积极响应政府的激励措施,助力提振消费信心。 同时,我们不断推出高质量的产品满足消费者日益升级的需求,包括凯迪拉克CT4、别克GL8 Avenir艾维亚、雪佛兰开拓者等,进一步优化产品布局。长期而言,我们看到了很多后疫情时代的增长机会。无论是对宏观经济、行业还是自身业务的发展,我们都充满信心。 记者:在长期战略会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在短期内您的工作重点有哪些?未来工作可能面临哪些难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