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关注 科技 财经 汽车 房产 图片 视频 全国 福建

宁德

旗下栏目: 福州 厦门 泉州 莆田 宁德 漳州 龙岩 三明 南平

8位私募大佬:成长股牛市来了,科技股仍有上涨空间!(2)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采集侠 人气: 发布时间:2020-02-28
摘要:梁辉:科技板块会成为持续的热点,具有很大的上升空间,并不是昙花一现。但是科技行业的周期较短,技术更新快,大幅上涨之后估值又偏贵,因此必须对行业有非常深入的研究和理解,对优质公司有独特的辨别力,才能真

  梁辉:科技板块会成为持续的热点,具有很大的上升空间,并不是昙花一现。但是科技行业的周期较短,技术更新快,大幅上涨之后估值又偏贵,因此必须对行业有非常深入的研究和理解,对优质公司有独特的辨别力,才能真正把握住未来的投资机会。

  朱晓亮:科技股的估值要分类看,一类弹性特别强、爆发性特别高的高科技公司,不能光看静态估值,而是要看其动态估值。还有一些科技类公司,其业绩增速较高,但是弹性没有那么高,增长更多是持续和稳定的,这样的公司会看其PEG的演绎。贵不贵主要看对公司的理解有多深,能不能发现公司的某些变化及时做出反应。

  钟成:科技股的估值有自身的合理性,过于纠结静态估值只会让投资者错失方向性资产的巨大机会。最关键的是要判断公司本身是不是真成长,真科技,高估值最后也会被基本面的成长所消化。

  私募整体仓位偏高

  科技、医药仍是投资主线

  卢柏良:春节前我的老产品基本上都是满仓,新产品在春节后的第一天就全满仓了。这次产业升级是贯穿行情的主线,核心是技术。除了受疫情直接影响的行业外,行情结构与节前变化不大,主要看好新能源汽车、半导体链(包括云服务小链)、手机电子消费链、电动气链、创新药外包链。除此,券商行业逻辑强。股市处于长期慢牛的过程中,结构性机会很多,风险在于各个子行业本身,行业空间、趋势、公司竞争力的证伪是最大的风险。

  方磊:今年股市可能会延续向好的趋势,特别是成长股的表现相对来说会更好。我们重点关注5G产业链、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医药生物等方向。未来需要重点关注两个方面的风险,第一、需要警惕疫情冲击从短期转向长期,从而对于国内经济的影响超过市场预期。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逆周期调节的举措也在持续出台,疫情对经济造成超预期冲击的可能性不大。第二、中美贸易摩擦出现新的反复。

  向朝勇:我们始终看好A股长期的结构性慢牛行情,尽管目前被新冠疫情影响,经济短期受挫,但股市还是表现得相对乐观。基于对中国经济成功转型的信心,在判断没有大的系统风险前提下一直保持较高的仓位。朴石投资把握优质核心资产的长期投资机会,尤其是医药、消费、科技及金融行业的优秀龙头企业,其长期价值都比较大,尤其长期重点投资医药企业。

  吴伟志:我们的仓位在八成左右。目前A股整体估值还在合理区间,且目前政策也是偏积极,从而利好股市。A股仍然处在分化当中,我们看好的板块包括新能源汽车、车联网、智能汽车以及景气度出现拐点的周期行业,机会更多来自自下而上的精选个股。短期的风险在于上市公司公布一季报前夕,投资者可能会因为担心业绩低于预期。

  吕一闻:我们的股票仓位处于历史高位,七成多。A股整体估值水平来处于历史估值中枢偏下一点的位置,中期吸引力比较明显,机会大于风险。我们的组合结构延续了去年底以来的布局,以高科技制造板块为主,具体包括电子、通信、机械等行业,最近一个月增加了计算机和传媒行业的配置。中期成长股板块仍是主旋律,具体包括TMT、高端制造、医药和部分消费品行业,未来相当长时期内都会是我们研究和配置的重点。风险主要来自政策面,一方面货币政策的波动会在股市层面加倍放大,另一方面对于资本市场的定位、监管政策也是影响投资者风险偏好的重要因素,目前来看这两方面都比较友好。

  梁辉:我们的产品总体维持较高仓位,依然坚持全年科技股主线的判断,重点关注科技、新能源等领域;其他板块可关注传统经济中受疫情影响有限的行业以及未来受益于货币和财政政策加码的行业,周期性成长股可能存在机会。我们是成长价值均衡型的风格,目前在一些新兴领域做了比较多配置,比如软件、自主可控、电子、新能源汽车、芯片等。这些行业的公司经过一轮上涨之后估值确实有所抬升,但其成长空间大,行业利润率高,而目前市值都不大,潜在的增长空间和利润空间可观,存在很大机会。在具体选股上更倾向于龙头公司。市场短期可能的风险点在于金融市场流动性回笼带来的情绪上的影响,但如果后续货币政策无转向则很难成为市场的决定性因素。

  朱晓亮:我们旗下产品的仓位在60%-90%之间。整个经济的增速在变慢,市场贝塔的机会在变少,这个过程中最重要的机会来自于效率提升,那些能够对传统产业带来效率提升的行业,将是引领时代最重要的机会。未来的机会聚焦在三个板块:TMT、医药、消费。经济的风险主要来自于中国实体企业的杠杆率在全球较高,抗风险能力比较弱,第二个风险在于短期高通胀、稳增长和地产调控之间的矛盾。

  钟成:仓位处于满仓,主要看好5G终端和应用、半导体、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制造、医疗服务。

  A股是否开启牛市存在争议

  普遍看好结构性机会

  卢柏良:其实去年更像2013年行情,今年已经接近2014年的行情了。在去年我们就认为A股将迎来十年投资机会,因为我们看到了中国经济的转型升级强劲的势头。整体来看,2018年应该是探底的行情,2019年是反弹筑底的过程,但存在技术瑕疵,所以牛市去年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但今年因为疫情的影响,加快了去年的技术瑕疵修正,今年是万事俱备了。最重要的就是我们一定要抓住这次资本市场的主线、主方向,就是我们产业升级,产业升级的核心是技术。

  方磊:当前的市场环境和2013年确实有一定的相似性,比如所处的经济周期、政策导向以及产业周期等。但是,二者也存在着比较明显的差异:一是相比2013年,2020年 “压住房地产,强化经济结构调整” 的政策导向更加明确。二是相比2013年,2020年流动性有望更加合理充裕。三是相比2013年,2020年资本市场的监管体系、投资者等各方面也更加成熟。

  向朝勇:长期看好A股结构性慢牛行情。对于是否会出现2007年或者2015年的普涨疯牛行情,我们保持谨慎态度,朴石投资也不希望市场出现这种鸡犬升天的暴涨大牛市,其实这是A股市场不成熟的表现,2015年的教训不可谓不深。我们觉得随着A股监管的愈来愈成熟,A股价值投资理念的资金实力越来越强,A股一定会走出牛短熊长的怪圈,长期结构性慢牛行情一定会在A股变为现实。

  吴伟志:如果从股市四季循环的角度看,今年确实和2013年相似。按照我们的股市四季理论,我们认为从今年1月份开始A股已经开始进入“夏”,进入了牛市中期。

责任编辑:采集侠
首页 | 资讯 | 关注 | 科技 | 财经 | 汽车 | 房产 | 图片 | 视频 | 全国 | 福建

Copyright © 2015 新闻资讯门户站 版权所有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