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关注 科技 财经 汽车 房产 图片 视频 全国 福建

南平

旗下栏目: 福州 厦门 泉州 莆田 宁德 漳州 龙岩 三明 南平

南平建阳建本雕版印刷技艺:刀走龙蛇 书香致远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采集侠 人气: 发布时间:2020-08-01
摘要:南平建阳建本雕版印刷技艺:刀走龙蛇 书香致远

  台海网7月31日讯 据东南网报道   7月23日,南平市建阳区召开建本研究保护研讨会,与会者热烈交流如何让建本雕版印刷技艺得到更好的传承、发展并走向大众。会上,建本雕版印刷技艺代表性传承人李国平的《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仿刻作品引起了大家的浓厚兴趣……

  福建印刷历史悠久,翻开历史,以建本为代表的福建刻本,是我国宋代以来最重要的古籍图书品种之一。然而,随着近代新印刷技术的普及,雕版印刷不得不走进历史,一个曾经兴旺的产业蜕变为亟待保护的传统手艺。建阳的建本匠人们正在思考如何通过创新与衍生,让建本文化焕发更强的活力。

南平建阳建本雕版印刷技艺:刀走龙蛇 书香致远

  在7月23日召开的建阳区建本研究保护研讨会上,参会人员共同研究欣赏传承人带来的建本作品。邓雪摄

  重拾遗落的文化珍宝

  在7月23日召开的建阳区建本研究保护研讨会上,参会人员共同研究欣赏传承人带来的建本作品。邓雪摄

  建阳的雕版印刷业始于五代,其中,建阳书坊在宋代享有“图书之府”的美誉,是全国三大雕版印书中心之一,刊印之书称作“麻沙本”,又叫“建本”,与“浙本”“蜀本”齐名。当时,闽北文教兴盛,民间文化教育氛围浓厚。以朱熹为代表的学者型私家刻书活动,丰富了建本刻书的内容与内涵。南宋时闽学兴盛,也促进了建阳印刷业的进一步发展。

  及至明代,仅在书坊一地,有名可考的书坊达三百余家。那时,建阳刻印的通俗讲史小说、农桑医算类书籍畅销全国,刻印量达全国“十之五六”。

  “建本分官刻、私刻和坊刻,其中又以私刻、坊刻为主,受市场经济的驱动明显。”李国平解释道,“坊间的书商们为获取利益的最大化,在书本刻印、排版方面都进行创新。”

  比如,建本首开先河,将正文与注疏刻在一起,大字刻正文,下刻小字为注释,往往分两小行与正文大字平行,上下对照方便阅读;还首创上图下文形式的书籍,又叫“全相”,即书中绘有人物绣像,与现代的连环画相似。为抢占市场,书商们还编印符合大众口味的图书。

  建本刻书除经史子集丛五部俱备外,童蒙读物、农书、医书等日用杂书也很多,特别是明代通俗小说刊刻蔚然成风。建本的行销天下,对中国汉文化、民间文艺、儒家经典、科学技术等方面的传播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但清代之后,由于兵灾和文字狱的打击,加上闽北相对闭塞的地理条件及经济文化逐步落后的影响,建阳书坊雕版印刷业迅速凋零。清末时仅有少数书院(祠堂)刻印一些族谱、家传书籍等。现藏于建阳区麻沙镇文化站的《天台山五佛菩萨真经》是有据可考的最迟的建本雕版,制作于1949年。

  时光流逝,建本一度淡出人们的视野,传人难觅。幸运的是,在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号召下,以建本为核心的福建传统印刷文化保护工作逐渐展开,在地方政府和建本爱好者的不断推动下,建本“融合发展”脚步也逐渐加快。2005年10月,“建阳建本雕版印刷技艺”列入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建本文化研究会、建本协会相继成立,并陆续评选出12名省市级代表性传承人。

南平建阳建本雕版印刷技艺:刀走龙蛇 书香致远

李国平进行建本雕刻。受访者供图

  孜孜不倦的建本匠人

  54岁的李国平,初中毕业即与木雕结缘,从事木雕工作已有三十余年。2015年,他被评选为建本雕版印刷技艺南平市级传承人。当时,会刻制雕版的匠人寥寥无几,但李国平没有故步自封,为了更好地恢复和保护建本雕版印刷技艺,他主动研究学习最传统的建本雕刻技艺。

  建本工序复杂,包含裁版、誊写、描画、校对、刻版、备纸、调墨、刷印、装帧等多道工序,其工艺的核心是雕版。

  “为了学习传统,我四处收集购置散落在民间的古书古版。”李国平告诉记者,目前他已有清代活字印刷雕版2套,不同朝代的古籍雕版逾200片。通过这些真材“史”料的研究,有木雕基础的李国平很快就基本掌握了古法,并探索雕刻了一批仿古作品,受到业内认可。

  “建本雕刻的讲究,从一块粗坯的选择开始。”李国平说,建本字体大多娟秀清丽,必须选用木质细腻的梨木、枣木、银杏木,以承载细小的笔画或线条。为了让木头不生虫、腐蚀,还需对粗坯进行蒸煮、晾晒、压平等数道工序。制作粗坯便需要近半年。

  雕刻更是精细活。眼下,李国平正在创作一幅“大藏经”建本雕版的仿刻作品,图案精细到1毫米内有4根线条。“目前最精准的机刻刀具,仅能做到每毫米2条线。因此,传统建本的雕版不是机刻能替代的。”运刀时,李国平每一下都要凝神屏气,力保不出任何差错。长年耗费精神的创作,已让他患上腰疾。

  对于建本匠人来说,技艺的独特之处,还在于刀锋之韵。古时候,技术最高超的工匠可以直接在雕版上刻反字,但这项绝技已经失传。常见的方法是:使用上过胶的木板,将写好的文字及图案内容反贴于木板之上。用平头棕刷,刷平纸张表面并压实、风干。为了将内容字体凸显,再用菜油涂于纸张表面,使过油的宣纸更加透明,字迹更加清楚,进而进行雕刻。但李国平观察后发现,这样的方法遇到文字复杂或字体小的情况,墨迹容易模糊,刻出的线条不够干脆有力。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他遍寻古籍,还拜访了故宫博物院的专家,总结出了更为妥善的方法。

南平建阳建本雕版印刷技艺:刀走龙蛇 书香致远

李国平为麻沙中心小学刻制的建本雕版教材。受访者供图

  创新发展之路任重道远

  “由于建本雕版印刷技艺非遗保护与传承工作相当繁杂,要求高、制作时间长,需要耗费相当的时间和精力,真正从事该项目的人群不多。”谈及建本的发展瓶颈,建阳区非遗保护中心主任黄辉耀如是说。

  为了推广传承建本雕版印刷技艺,地方政府与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建本爱好者们都在探索努力。黄辉耀认为:“建本需要与其他行业有机结合,互通有无,开发新型项目,带动产业经济发展。”

责任编辑:采集侠

最火资讯

首页 | 资讯 | 关注 | 科技 | 财经 | 汽车 | 房产 | 图片 | 视频 | 全国 | 福建

Copyright © 2015 新闻资讯门户站 版权所有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