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关注 科技 财经 汽车 房产 图片 视频 全国 福建

南平

旗下栏目: 福州 厦门 泉州 莆田 宁德 漳州 龙岩 三明 南平

南平洋口油纸伞:七十多道工序撑起一道古韵风景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采集侠 人气: 发布时间:2019-05-31
摘要:洋口传统油纸伞曾获省工艺美术百花奖 “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古镇、雨巷、古色古香的油纸伞

洋口传统油纸伞曾获省工艺美术百花奖

洋口传统油纸伞曾获省工艺美术百花奖

  “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古镇、雨巷、古色古香的油纸伞,这样的风景,在多年前的江南并不鲜见。数百年的历史长河中,油纸伞也以独特的魅力,一直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油纸伞源于中国,因其历史悠久、古典怀旧、寓意吉祥,深受人们喜爱。中国最出名油纸伞出自八个地方,顺昌洋口即是其一。据传,洋口制伞始于清乾隆年间,已有200余年历史。

  传统油纸伞的制作过程非常繁琐,全部依赖手工完成,民间有谚语:“工序七十二道半,搬进搬出不肖算”。也就是说,制作一把油纸伞,要经过车制伞头伞把、熨伞柄、剖制伞骨、钻孔、开槽、杀蛀、穿伞骨、开纱、褙伞、熬桐油、油伞、刷漆、穿头发线与绵纱线等七十多道工序,而且每道工序都很考究。

  洋口油纸伞用料也相当讲究,须选顺昌多年的老竹,仁寿、洋墩一带出产的上等桐油,蛟溪一带的野柿子油和尤溪棉纸等上好原料。

  中式的油纸伞图案以传统国画常见题材为主,如花鸟、山水等,也有以古典文学名著内容如《红楼梦》、《西厢记》的情节为题材,亦有不画图而在伞面直接写上书法的,古韵悠长。

  制伞手工技能要求高,对制伞人的技巧经验也有不低的要求。一把好纸伞,反复收撑不起顶、不断线、不裂槽,以大风逆吹,伞柄不折、伞骨完好,长时间泡在沸水中,不脱骨、纸不烂。可见,每把纸伞都凝聚了无数匠人的心血,亦散发着中国油纸伞独有的文化气息。

  上世纪20年代初,洋口产的油纸伞,是福建纸伞“三口”名牌之一(另两个为水口、闽清口)。制伞业已初具规模,最高年产量达五万多把。赣东南一带姑娘出嫁曾以有此随嫁为荣。

  随着工业化大生产的到来,布质折叠伞迅速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其方便轻巧、牢固耐用、便于携带,价格便宜,都是油纸伞无法比拟的。因而上世纪70年代开始,洋口的传统油纸伞逐渐被轻巧美观的布伞和折叠伞取代。

  上世纪80年代,洋口的传统油纸伞还曾获得福建省工艺美术百花奖。但也是在这个时期,集体性质的洋口油纸伞停止了生产。而今,失去市场的油纸伞和许多传统物品一样,更多是作为一种文化收藏,或是诸多影视剧里的经典道具。 (朱玲)

责任编辑:采集侠

最火资讯

首页 | 资讯 | 关注 | 科技 | 财经 | 汽车 | 房产 | 图片 | 视频 | 全国 | 福建

Copyright © 2015 新闻资讯门户站 版权所有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