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考虑到不同省份间的住宅套均面积差异,以上结果还会有所变化。由于2018年各省市的住宅套均销售面积数据尚未发布,我们以2017年的数据为依据来进行测算。测算对比发现,除少数几个省份排名未变化外,大多数省份排名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调整,调整的主要原因是不同省份间住房套均面积差异较大,例如云南、浙江的套均住房面积在120平方米以上,而海南、辽宁、黑龙江、重庆、广西等省份的套均面积不足95平方米。 对比两种计算结果的排名,天津排名与海南互换,广东与浙江的排名互换。云南由于住宅套均销售面积偏大(2017年套均面积为121.5平方米,占各省市首位)的影响,排名出现明显上升,由此前的排名第15位提升至第8位,上升7位,江苏、山西等省市也受相同的因素影响排名有所提前,而重庆、黑龙江、辽宁、广西等省市区受套均销售面积低于平均水平的影响,房价收入比排名有所下降。 从上表可以看出,如果以不同的方法来计算各省区的房价收入比,其结果会出现一定的偏差。因此,进行地区比较分析时,利用相同的套均面积和户均规模来计算房价收入比必须十分谨慎。 由于同一地区的住宅套均面积和家庭户均人口规模具有相对的稳定性,波动幅度不大,因此对于同一个地区而言,设定统一的套均面积标准和户均人口规模标准来计算房价收入比并进行时间序列分析是可行的。 从各省市房价收入比的变化趋势(2006-2018年)来看,各地整体基本呈现出先升后降再升的态势,不同地区变化的时点有所区别。其中天津、广东、河北的最低点出现在2012年,北京、湖北、辽宁、上海、河南的最低点出现在2014年,其余省份多在2015年和2016年。下图是2006年-2018年部分重点省市区的房价收入比变化情况,从图中可以明显看出,房价收入比相对较高的地区,不同年度间波动幅度较大,而房价收入比相对偏低的地区,其波动幅度也较小。 如果以2018年各省市区的房价收入比与此前年份相比,由于选取年份不同,其结果也大相大相径庭。如果与2017年相比,甘肃、天津、河北、广西等省市区房价收入比出现下降,其余27个省市区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上升,其中海南、云南、重庆、上海、陕西等省市上升幅度较大。如果与2015年相比,则甘肃、宁夏、福建3个省区下降,其余28个省市区保持上升,其中北京、天津、海南、西藏等省市区升幅较大。将对比时点进一步拉长,与2010年相比,则有22个省市区房价收入比保持下降,其中降幅明显的有海南、浙江、贵州、宁夏、辽宁、安徽等省市区,其余9个省市区房价收入比出现上升,其中上升幅度较大的有天津、云南、西藏、湖北、河北等。 三、城市级层面:城市差异巨大,超过八成城市房价收入比小于8,深圳、三亚、厦门、北京等城市超过20 从城市层面看,因2018年仍有大部分城市商品住宅均价数据尚未发布,我们先以2010年-2017年全国281个地级以上城市(不包括十堰、鄂州、三沙、安顺、曲靖、玉溪、保山、昭通、丽江、普洱、临沧、拉萨、日喀则、昌都、林芝、山南等16个城市)的数据进行分析,然后再对2018年已发布数据的108个城市进行单独分析。 分析2010年-2017年281个城市的房价收入比数据发现,不同城市房价收入比差异较大,最小的为3左右,最大的则超过30,城市间分化明显。下表是房价收入比不同区间的城市个数及占比情况。 分区间看,多数城市的房价收入比在8以内,2017年有83.3%从属于这一区间,在房价收入比的合理范围内。但少量城市的房价收入比较高,超过10倍以上,且这些城市的数量在近两年仍有增加的趋势,是房地产调控的重点。 2017年,城市房价收入比大于10的城市个数有17个,与2016年持平,比2015年增加4个,分别是深圳、三亚、厦门、北京、珠海、上海、杭州、天津、东莞、海口、汕头、廊坊、广州、太原、合肥、石家庄、南京等。从城市分布上看,主要集中在长三角区域(3个)、珠三角区域(5个)、京津冀区域(4个)以及海南省(1个),在此区域以外的城市有厦门、太原、合肥、石家庄4个城市。以上17个城市也是近年来房地产调控的重点城市。 从趋势上看,与2016年相比,2017年有61.9%的城市房价收入比上升,其中上升幅度较大的有三亚、杭州、中山、海口、石家庄、太原等城市,上升数值均超过了2个点。有38.1%的城市房价收入比出现下降,其中下降幅度较大的城市有南京、上海、福州、儋州等城市,降幅超过1个点。 从2018年108个城市的房价收入比数据来看,有19个城市房价收入比超过10,其中深圳、三亚、厦门仍位居前三位,有22个城市房价收入比在8-10之间,有34个城市房价收入比在6-8之间,还有33个城市房价收入比在6以内,其中嘉峪关、呼伦贝尔、大庆、毕节、巴中等城市房价收入比较低,分别为3.27、3.66、4.49、4.65、4.68。 从2018年108个城市的变化趋势看,有85个城市房价收入比上升,其中眉山、汕尾、福州、厦门等城市上升幅度较大,超过2个点,其余23个城市房价收入比出现下降,其中三亚、汕头降幅明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