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税降费,就是用政府收入的“减法”换取企业效益的“加法”、市场活力的“乘法”。税收监测数据显示,全国重点税源企业信心指数止落回升,从2018年四季度的121.16上扬至2019年一季度的125.23,回升了4个点,显示企业投资意愿增强,预示二季度企业生产经营将呈向好态势。 付树林:感谢蔡司长的介绍。下面进入答问环节,请记者朋友们提问。 有请中央电视台记者。 一、中央电视台记者:今年以来,国家推出了一系列小微企业普惠性税收减免措施,备受社会关注。请问蔡司长,就首季申报情况来看,减税效果如何? 蔡自力:小微企业数量大、分布广、类型多,是促进创业创新和保持就业稳定的主力军。国家推出小微企业普惠性税收减免政策,着力于增强小微企业发展动力,激发微观主体活力,提振市场信心,推动形成积极的社会预期。 小微企业普惠性减税政策涉及增值税、企业所得税和地方“六税两费”,覆盖了小微企业大部分主要税种。一季度,小微企业普惠性政策新增减税576亿元,其中提高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起征点新增减税149亿元,放宽小型微利企业标准和加大企业所得税优惠力度新增减税287亿元,地方“六税两费”减征政策新增减税140亿元。 从首季情况看,主要特点有:一是普惠效果好。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起征点由3万元提至10万元后,享受增值税减税纳税人新增330万户,与3万元以下免税原政策叠加后达到2900多万户;小型微利企业标准大幅提高后,享受企业所得税减税纳税人新增29万户,与原小型微利企业标准叠加后达到399万户,占一季度全部盈利企业的94%;享受“六税两费”减征政策的纳税人为1392万户。 二是减免幅度大。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起征点从3万元提高到10万元后,新享受政策的纳税人户均减免增值税超过4500元,远大于3万元起征点时的1200余元;小型微利企业标准放宽和加大优惠力度后,小型微利企业户均减免所得税达13521元;享受“六税两费”减征政策的纳税人户均新增减税1007元。 三是民营经济是受益主体。民营经济享受新增减税493亿元,占全部新增减税额的85.6%。 从首季申报情况看,小微企业普惠性减税明显减轻了其税收负担,有利于激发市场活力,更好地发挥小微企业促创业、稳就业的重要作用。 付树林:请记者朋友们继续提问,有请经济日报记者。 二、经济日报记者:个人所得税改革一直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自2018年10月1日起个税改革已经实施了6个月,今年以来减税情况如何? 蔡自力:税务机关紧紧围绕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全力确保个人所得税政策红利释放到位。 今年一季度,个税改革累计减税1686亿元,人均减税855元。其中,第一步改革翘尾减税1540亿元;第二步改革即专项附加扣除政策实施三个月,新增减税146亿元,惠及4887万纳税人,共有2000多万纳税人因享受专扣政策而无需缴纳工薪所得个人所得税。两步改革因素叠加,累计已有9163万人的工薪所得无需缴纳个人所得税。 同时,专项附加扣除减税政策的指向性、规律性开始显现。以年龄区间为例,36至50岁的人群是政策享受主力,占比达5成,绝大多数集中在赡养老人、住房和孩子教育,人均月新增减税348元,是获益最大的群体。35岁以下的年轻人群体,六成集中在住房租金或住房贷款支出,人均月新增减税249.6元。50岁以上群体,特点也很鲜明,以赡养老人居多,人均月新增减税229元。 总体来看,本次个人所得税改革提高了起征点,优化了税率结构,设置了专项附加扣除,减税红利既覆盖了更广泛的人群,又较好地体现了个性化和差异化,其积极效应将进一步显现。 付树林:请记者继续提问,有请新华社记者。 三、新华社记者:深化增值税改革降低增值税税率是今年减税降费政策的“重头戏”,请问税务部门采取了哪些措施确保4月1日企业“开好票”?5月份是深化增值税改革实施后首 个申报期,税务部门将如何确保企业“报好税”? 付树林:我来回答您的问题。深化增值税改革从4月1日实施,实施当日企业能按降低后的税率开出增值税发票,是改革平稳起步的重要标志。为确保企业“开好票”,从3月5日《政府工作报告》公布改革内容到4月1日正式实施,不到一个月的时间,税务部门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是明确操作措施。3月20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增值税改革具体政策当日,税务总局即与财政部、海关总署一起印发政策规定。3月21日,税务总局连续下发3个文件,其中专门制发《关于深化增值税改革有关事项的公告》,对纳税人在改革前发生的业务,改革后发生调整如何开具发票问题进行明确;印发《2019年深化增值税改革纳税服务工作方案》,就开展业务学习培训、推进政策宣传辅导、确保简明易行好操作等出台具体措施;印发《关于做好深化增值税改革第一阶段“开好票”相关工作的通知》,就完成开票软件升级等问题作出具体规定。 二是确保软件升级。税控开票软件及时升级到位是“能开票、开好票”的重要前提。软件升级涉及到“两端”,不仅要求税务局端及时完成相关系统升级,还须提示提醒纳税人端完成税控开票软件升级操作。我们坚持改革措施制定与业务需求完善同部署、齐推进。一方面,在最短时间内完成了软件开发、测试和定版工作;另一方面,坚持“让信息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原则,税务部门对99.6%的纳税人采用在线方式升级开票系统,纳税人“足不出户”即可完成操作;对极少量离线开票的纳税人,采取上门辅导等方式帮助纳税人升级到位。 截至3月28日,全国应升级939万户一般纳税人开票软件全部升级到位。4月1日改革实施首日至今,全国各地区纳税人均顺利开出了新税率增值税发票,深化增值税改革第一阶段“开好票”工作已经平稳有序运行。 下面我回答您的第二个问题。 “开好票”是基础,“报好税”是关键。为做好5月首 个纳税申报期各项准备工作,4月12日税务总局印发了《关于做好2019年深化增值税改革第二阶段“报好税”相关工作的通知》,明确了具体措施和工作要求,主要是做好“两更新、两辅导、两核实”。“两更新”,即更新完善申报表、更新升级征管系统。我们发布了《关于调整增值税纳税申报有关事项的公告》,对增值税申报事项进行整合完善,指导各地税务部门按照规定时间节点,完成电子税务局等相关信息系统中纳税申报功能改造升级。“两辅导”,即规范开展政策辅导、细致开展申报辅导。我们进一步加大政策辅导力度,广泛征询纳税人和基层税务机关意见,编写了200个政策问题解答口径,确保有问必答;开展有针对性的申报辅导,帮助纳税人掌握新申报表填报口径,确保纳税人会申报。“两核实”,一是对生产、生活性服务业纳税人行业归类进行申报前初核、申报期复核,确保纳税人享受加计抵减政策优惠;二是对所有行业一般纳税人申报数据进行校核,防止出现纳税人因申报错误不能正确享受政策优惠等情形。 请记者继续提问,有请央广经济之声记者。 四、央广经济之声记者:社保费关系企业负担和百姓切身利益,5月1日实施降低社会保险费率政策,我想请主持人介绍一下,税务部门在征管服务方面采取哪些措施来确保政策顺利落地? |